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和义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湍流模型
  • 2篇窄缝通道
  • 2篇热工水力
  • 2篇自然循环
  • 2篇环形窄缝通道
  • 2篇换热
  • 2篇换热特性
  • 1篇单相流动
  • 1篇堆内
  • 1篇堆芯
  • 1篇对流换热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析
  • 1篇性能分析
  • 1篇严重事故
  • 1篇一体化
  • 1篇蒸汽发生器
  • 1篇直流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作者

  • 11篇曾和义
  • 2篇苏光辉
  • 2篇秋穗正
  • 1篇巩成
  • 1篇彭常宏
  • 1篇郭赟
  • 1篇夏庚磊
  • 1篇董化平
  • 1篇贾斗南
  • 1篇宋磊
  • 1篇彭天骥
  • 1篇邱金荣
  • 1篇郭赟
  • 1篇胡文超

传媒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核动力工程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形窄缝通道单相流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对环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理论模型预测环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流动阻力特性。根据该模型,对窄缝宽度分别为1.0、1.5、2.0mm环形通道内单相湍流流动摩擦阻力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且窄缝间隙大小对环形窄缝通道内流动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随着间隙的减小,摩擦阻力系数相应减小。间隙对流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还依赖于Re大小,其影响随Re的减小而降低。
曾和义曾和义秋穗正苏光辉
关键词:环形窄缝通道单相流动
欠热沸腾诱发自然循环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最佳估算程序RELAP5为基本分析工具,对自然循环系统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系统的不稳定性边界。研究发现自然循环对过冷沸腾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稳定性一般发生在低欠热沸腾区,气泡脱离壁面和凝结时的扰动可能是自然循环系统不稳定性的诱因,系统驱动力、阻力和流量之间的相位差使振荡得以维持和发展。
彭天骥邱金荣郭赟曾和义
关键词:自然循环过冷沸腾RELAP5
IRIS反应堆严重事故下堆内自然循环及下封头失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使用REALP5/SCDAP分析了IRIS堆汽轮机停机和部分失流事故导致的严重事故进程及缓解措施。分析结果表明IRIS堆内水装量大,使得堆芯较长时间处于淹没状态,事故发生后近7个小时堆芯开始裸露,10小时后堆芯开始损坏。对于不卸压不安注的情况,压力容器会完全干涸,堆芯和蒸汽发生器之间形成蒸汽自然循环流动,堆芯温度缓慢升高,低熔点的控制棒金属首先熔化落入下腔室并加热下封头,使得下封头底部区域发生蠕变断裂失效。在不卸压的情况下一个上充泵的安注流量就能够缓解事故。
胡文超彭常宏郭赟曾和义
板状燃料组件入口堵流事故下流场和温度场的瞬态数值计算被引量:16
2014年
板状燃料组件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深燃耗等特点,故被广泛应用在一体化反应堆和实验用研究堆中。在堆芯窄矩形流道中,冷却剂一般采用自上向下的强迫循环方式。在某些事故工况下,譬如由于燃料元件的辐照肿胀、堆内材料碎片或异物随冷却剂循环流入堆芯,可能引发堵流事故。该事故将造成燃料板失冷,板温升高,可能导致局部冷却剂蒸干,威胁燃料包壳的完整性,甚至造成放射性外泄,引发严重事故后果。本文采用CFD软件ANSYS FLUENT 12.1对板状燃料组件在入口95%部分堵塞和全部堵塞的工况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计算中考虑了冷却剂和燃料板的流固耦合传热问题,并对所得三维流场、温度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宋磊郭赟曾和义
关键词:热工水力CFD
环形窄缝通道湍流流动换热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对双面加热环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流动换热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理论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窄缝宽度分别为1.0、1.5、2.0 mm的环形通道单相湍流流动换热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内外加热热流密度比对环形窄缝通道内的湍流流动换热过程有显著影响,在双面加热情况下,窄缝对流动换热过程强化与否,取决于内外管加热热流密度比及流动状态,即Re大小。
曾和义秋穗正苏光辉
关键词:环形窄缝通道换热特性
网格质量对数值模拟的影响
利用FLUENT软件对圆管内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标准两方程湍流模型中近壁区域不同处理方法对网格设置质量要求及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质量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都有着非常重大影响。在数值模拟...
曾和义
关键词:FLUENT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湍流模型在堆芯热工水力性能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正三角形布置堆芯棒束燃料通道内冷却剂充分发展湍流流场模拟,对比分析了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湍流模型对复杂流道内湍流流场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湍流模型选取的不同对模拟结果有着显著影响,由于堆芯几何结构复杂,冷却剂流动为复杂三维流动,湍流呈高度各向异性。基于各向同性假设的湍流模型不能准确捕捉堆芯内冷却剂的二次流现象。基于求解雷诺应力输运方程的雷诺应力模型(RSM)能够较好地预测复杂流道内的二次流。本工作的研究结果为复杂流道流动换热模拟及深入研究分析堆芯热工水力性能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指导。
曾和义郭赟
关键词:湍流模型二次流数值模拟
方腔内液态金属钠自然对流换热特性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对方腔内液态金属钠层流自然对流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瑞利数对方腔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腔体局部换热系数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表明,当瑞利数较大时,如大于103,瑞利数对方腔内液态金属钠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瑞利数逐渐减小,无论是腔体侧边换热系数,还是腔体底边换热系数,均与纯导热情况下计算结果间的偏差逐渐减小,表明腔内换热机理逐渐以导热过程为主。
曾和义董化平董化平
关键词:方腔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信号分析技术在海洋条件下并联双通道两相流不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2011年
海洋条件下具有并联通道的两相流动系统有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并联流道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取决于每个通道的固有特性和工作条件。海洋条件对并联通道不稳定性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其流量振荡曲线非常复杂。本文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FFT)对不同海洋条件下的流量振荡曲线进行分解,得到了系统的基本运行工况和固有特性。研究表明,可以利用该方法得到海洋条件对并联通道不稳定性的精确影响。
郭赟巩成曾和义夏庚磊
关键词:两相流动信号分析
网格质量对数值模拟的影响
FLUENT 软件对圆管内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标准两方程湍流模型中近壁区域不同处理方法对网格设置质量要求及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质量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都有着非常重大影响.在数值模拟过...
曾和义
关键词: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