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彤玲
-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与水质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
- 1995年
-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与水质环境的关系张美婷,王玉佩,朱彤玲,韩英俊(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研究所)1流行区域面积及发病特点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病。1989年7月中旬,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小南河渔场养成期的二龄白鲢开始出现少量死亡...
- 张美婷王玉佩朱彤玲韩英俊
- 关键词:淡水养殖鱼类出血病水质环境
- 鲤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 Kitauei Egusa 1981)病发病机制及血液学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通过对鲤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 Kitauei Egusa 1981)病临床组织病理及血液学的观察分析表明,该病是以病原体在肠组织定植发育形成包囊导致肠道严重损伤,吸收障碍,营养不良,造成严重贫血为主要病理特征;并呈现出渐进性的病理学改变过程。揭示了该病发病死亡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王玉佩李军王蓉许杰邓威朱彤玲
- 关键词:鲤鱼组织病理
- 天津地区暴发性鱼病病原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 1997年
- 本文报道了对天津地区鲢、鳙鱼出血病病原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提示了该病的发生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为防治该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玉佩韩英俊李秀梅孙金生朱彤玲付金山林春友程文英
- 关键词:病原流行病学暴发性鱼病鱼病
- 天津地区几种有害藻类对鱼的影响及防治
- 2002年
- 天津地区池塘养殖用水主要分为淡水、半咸水、海水及井水,由于水资源缺乏,水质富营养化,易产生大量有毒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虾的生长,甚至引起养殖种类中毒死亡,给渔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现将几种主要有害藻类的生物学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 许杰王玉佩朱彤玲李军王蓉邓威
- 关键词:有害藻类三毛金藻养殖种类半咸水水质富营养化微囊藻
- 警惕本市鲫鱼暴发性溃烂病的流行
- 2003年
- 2003年4月份以来。天津市静海县、东丽区、宝坻区牛家排镇、武清区上马台镇、大港水库、西青区青凝候村、南河镇等地池塘均发生大面积暴发性鲫鱼溃烂病,发病面积达数千亩,部分池塘鲫鱼发病率达100%。该病发病快、蔓延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给渔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 邓威许杰朱彤玲
- 关键词:溃烂病暴发性三代虫烂鳃锚头蚤气单胞菌
- 沙门氏菌对鱼类的致病作用及治疗试验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用沙门氏菌 5 0 115号菌对银鲫 (Caiassius auratus gibelio)及小白鼠 (km)攻毒 (7.5× 10 8个菌感染 )成功 ,而且鱼对该菌比小白鼠更敏感 ,症状更突出 ;银鲫的 2 4 h L D50 为 3× 10 7个 / m L;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红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对该菌有抑制作用 ;把二氯异氰尿酸钠、痢特灵、红霉素 ,三种药物按 0 .4 mg/ kg、1m g/ kg、0 .4 mg/ kg三种剂量对病鱼进行药浴 ,并结合投喂相应药饵 ,治愈率分别为 6 0 %、10 0 %、80 %。
- 王玉佩韩英俊李军邓威朱彤玲许杰
- 关键词:致病作用沙门氏菌银鲫攻毒试验
- 天津市及周边地区鱼饲料卫生学指标调查
- 2001年
- 1996~1997连续两年,对天津及周边地区鱼用饲料进行了卫生学指标调查,分别检验测定了成品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及饲料原料—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参照国家颁布的饲料卫生学标准,成品颗粒饲料细菌总数超标为73.1%。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9.2%;动物性饲料原料细菌总数超标占70%,沙门氏菌检出率占30%;植物性饲料细菌总数超标的为42.9%,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4.3%,而发酵产品,酵母粉、酒精蛋白粉、细菌总数超标的为100%,沙门氏菌检出率100%。表明天津市及周边地区鱼饲料污染的严重性。同时对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 王玉佩韩英俊李军朱彤玲邓威许杰
- 关键词:鱼粉卫生学
- 2002年天津地区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病害调查研究
- 2003年
- 2002年5月至9月对天津主要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及发病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自5月底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7、8月份进入发病死亡高峰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池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NH_3浓度升高和溶氧含量降低,水质恶化,水体中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白对虾体质和抗病力下降,以致诱发病毒性白斑综合症的发生,造成白对虾的大量死亡。本文对疾病病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养殖模式,水质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讨论。
- 李军王蓉许杰邓威朱彤玲
-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病害白斑综合症
- 鱼饲料中棉籽粕用量的试验研究
- 2001年
- 1997~1999年连续三年,对加入不同量棉籽粕饲料的鲤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网箱饲喂试验,同时进行组织学细胞学观察分析,确定了棉籽粕饲料生产上的适宜用量范围和合理的使用方法,研制开发出了提高棉籽粕用量降低其毒性的加强型添加剂,使每公斤饲料价格降低0.08~0.10元,经济效益显著。
- 王玉佩李军韩英俊朱彤玲邓威许杰冯鹤鸣郭世宣
- 关键词:鱼饲料
- 饲料污染对鱼的致病作用调查研究
- 2000年
- 1996~1998年连续三年,我们进行了饲料微生物污染对鱼类的致病作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饲料污染对鱼有直接的致病作用,可导致投饵型鱼类如鲤、鲫、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发病,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发病种类为典型的肠炎病,并可诱发出血性败血病.病程表现为急性暴发型和慢性型两种。鱼病发生的起病缓急与饲料污染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饲料污染越严重,微生物细菌总数含量越高,鱼的发病症状越重,死亡量越大。当饲料中细菌总数超过1.0×10~6个/克细菌时,可以判定为诱发鱼病的主要指标。本文还对不同类型饲料污染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探讨。
- 王玉佩李军韩英俊邓威朱彤玲
- 关键词:鱼饲料污染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