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作士

作品数:29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颅脑
  • 8篇重型
  • 8篇颅脑损伤
  • 8篇颅内
  • 8篇脑损伤
  • 7篇手术
  • 6篇血肿
  • 6篇术后
  • 6篇内压
  • 6篇重型颅脑
  • 6篇重型颅脑损伤
  • 6篇颅内压
  • 6篇骨瓣
  • 5篇引流
  • 5篇裂伤
  • 5篇脑挫裂
  • 5篇脑挫裂伤
  • 5篇开颅
  • 5篇减压术
  • 5篇额叶

机构

  • 29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9篇李作士
  • 14篇郑烈辉
  • 10篇江楠
  • 9篇蔡少明
  • 8篇洪映标
  • 6篇黄正华
  • 5篇蔡丹辉
  • 3篇林东洋
  • 3篇陈文延
  • 3篇孙勤鑫
  • 2篇黄敏东
  • 2篇邱礼明
  • 1篇方懿珊
  • 1篇陈曼华
  • 1篇陈善成
  • 1篇林嘉瑜
  • 1篇邱平华
  • 1篇王鹏飞
  • 1篇黄伟鹏
  • 1篇姚细芬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1
  • 7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侧血肿再次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李作士郑烈辉蔡少明洪映标黄正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再次手术脑水肿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侧血肿再次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对侧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正确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9-2013-07收治的4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病人出现迟发性血肿并均再次开颅手术,清除对侧血肿。术后追踪随访10个月~2 a。其中良好,正常生活9例;轻中残,生活能自理23例;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急性颅脑损伤一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侧出现继发迟发性血肿有预见性因素及一定的临床特点。对有预见因素者应在术前考虑到一侧开颅清除血肿后对侧出现迟发血肿的可能,术前谈话应提及,并做好对侧开颅的准备,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复查头颅CT ,若病情需要则须果断手术,以免贻误病情。
李作士林东洋
关键词: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
重症脑室出血的救治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回顾分析重症脑室出血病人的抢救治疗结果,进一步加深认识并总结经验。方法对24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及早诊断,尽快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联合间断脑脊液置换,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观察疗效。结果本组24例病人恢复情况满意,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对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应及早诊断,尽早行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灌注冲洗,联合间断脑脊液置换,药物缓解脑血管痉挛,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作士郑烈辉蔡少明洪映标黄正华
关键词:重症脑室出血外引流尿激酶脑脊液置换脑血管痉挛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巨大颅骨缺损早期成形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开颅去大骨瓣减压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5例脑外伤或自发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并去大骨瓣的患者(骨窗大小≥10cm×12cm),在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按术后修补时间早晚进行分组比较,根据生活指数量表(RFLI),对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患者较6个月后修补患者近期及远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大骨瓣减压患者由于颅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梯度不断改变,加之骨窗大,皮瓣失去支撑作用,在恢复期更容易引起颅内容物受压甚至移位,影响脑功能的恢复,故应及早行颅骨修补。
洪映标蔡少明李作士孙勤鑫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术生活质量
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改良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形成翼点大骨瓣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7年来对50例额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设计组24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形成翼点大骨瓣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方法;对照组26例采用额部开颅单纯额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选择标准,无明显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及在伤后12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设计组在治愈率、伤残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设计组在手术时除能够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外,尚能较快促进脑疝的恢复,及时解除脑组织对脑干的压迫,更好地缓解脑肿胀,保证脑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流,缩短脑水肿时间,从而缩短病程时间、减少并发症,较高提高生存质量。
郑烈辉李作士蔡少明黄正华黄伟鹏
关键词:脑挫裂伤开颅术后大骨瓣额叶额骨
单孔反向双管涡流模式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快速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对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经单孔反向双管涡流模式快速冲洗引流治疗,观察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8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拔管时间平均2.7 d,复查头颅CT未见明显积气,未见引流管插入脑组织或出血等。2例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经复查见血肿对侧小灶梗死,给予扩张脑血管活血化瘀及针灸治疗后亦能生活自理。结论单孔反向双管涡流模式快速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引流管留置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作士
关键词:单孔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86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时期分超早期组和早期组,其中超早期组47例,早期组37例,均行脑出血血肿钻孔引流术。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为19.14%,早期手术组为30.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访:超早期手术组30例中生活自理的的有24例,占80%;早期手术组20例中生活自理的的12例,占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脑出血患者,应尽可能在6h内行超早期颅内血肿钻孔抽吸引流术。
黄正华李作士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手术手术时机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IV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50例脑室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为(4.13±0.68)分,对照组GOS评分为(3.34±0.63)分;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病死率为16.67%(4/24);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积水2例(7.69%),颅内感染2例(7.69%);对照组术后发生脑积水7例(29.17%),颅内感染3例(12.50%);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且方法简便、损伤轻微,能够有效降低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
蔡丹辉江楠李作士
关键词: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腰大池引流
引流灌注冲洗治疗铸形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李作士郑烈辉蔡少明洪映标姚细芬邱礼明
关键词:脑室引流脑室灌注脑室冲洗尿激酶
模拟颅内压包扎治疗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12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探讨通过模拟颅内压包扎方式防治颅脑外伤行开颅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有效性,为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一种简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颅脑外伤行开颅减压术后出现硬脑膜下积液患者,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包扎膨出的减压窗,要求覆盖全部骨窗面,同时保持适当的压力,给硬脑膜下积液以类似于颅内压大小的压力,分别于加压包扎后1、2、3、4周复查头颅CT,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价硬脑膜下积液的转归.结果 12例患者中.弹力绷带加压后1、2、3、4周复查头颅CT,均提示硬脑膜下积液呈进行性减少趋势.其中2周后积液基本吸收6例,3周后积液基本吸收4例,4周后积液基本吸收1例,仍有部分积液残留1例.没有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模拟颅内压包扎方式治疗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江楠郑烈辉李作士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加压包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