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奇松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籽粒
  • 3篇蛋白
  • 3篇水稻
  • 3篇籽粒灌浆
  • 3篇灌浆
  • 3篇灌浆期
  • 2篇蛋白组
  • 2篇蛋白组学
  • 2篇叶片
  • 2篇籽粒灌浆期
  • 2篇间作
  • 1篇氮肥
  • 1篇氮肥运筹
  • 1篇蛋白磷酸化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表达
  • 1篇地黄
  • 1篇电泳
  • 1篇豆科
  • 1篇豆科作物

机构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武夷学院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李奇松
  • 7篇林文雄
  • 4篇陈军
  • 4篇李忠
  • 4篇张志兴
  • 3篇黄锦文
  • 2篇郑家团
  • 2篇陈龙怀
  • 1篇李振方
  • 1篇贾小丽
  • 1篇张奇
  • 1篇熊君
  • 1篇陈鸿飞
  • 1篇吴杏春
  • 1篇林世圣
  • 1篇张重义
  • 1篇林茂兹
  • 1篇陈裕坤
  • 1篇戴林泉
  • 1篇方长旬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杂交水稻籽粒灌浆期叶片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
2011年
为明确超级杂交水稻高产形成的分子机理,以超级杂交水稻"Ⅱ优航2号"为试验材料,杂交水稻"汕优63"为对照,运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比较分析了籽粒灌浆过程中两种不同"源"类型杂交水稻叶片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类型水稻叶片蛋白中共有22个蛋白点出现显著差异表达,其中有20个蛋白功能得到鉴定。通过对差异蛋白功能及表达丰度的分析,相对于"汕优63","Ⅱ优航2号"在灌浆期光合代谢、抗逆反应、基因转录表达、细胞生长、能量代谢等生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优势,是其叶片在籽粒灌浆期"源"优势的主要体现。本研究从差异蛋白水平明确了航天超级杂交稻高产形成的"源"特征,丰富了籽粒灌浆的"源、库、流"理论,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黄锦文李忠陈军张志兴李奇松郑家团林文雄
关键词:超级杂交水稻籽粒灌浆期叶片蛋白组学
茶多酚抗菌活性及其在水果复合保鲜剂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绿色环保等特点,开发一款含茶多酚高效的天然水果复合保鲜剂。通过比较茶多酚、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确定茶多酚的抑菌浓度;并进一步研究了茶多酚与被膜剂(巴西棕榈蜡和商业化被膜剂)复合保鲜剂在柑橘保鲜中的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4、0.6和1.0 g·L^(-1),其抑制细菌效果显著优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而茶多酚对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基于抑菌试验结果,复合保鲜剂中的茶多酚添加浓度确定为0.8 g·L^(-1)。柑橘保鲜试验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商业化被膜剂(CP)、商业化被膜剂+茶多酚(CP-TP)、巴西棕榈蜡(ZL)、巴西棕榈蜡+茶多酚(ZL-TP)处理均具有保鲜效果。含巴西棕榈蜡的处理的柑橘硬度和保水能力显著高于含商业化被膜剂的处理;ZL处理的果皮抑菌率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CP处理;茶多酚能显著提高巴西棕榈蜡保鲜剂的抑菌率,维持维生素C含量和降低水果呼吸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棕榈蜡+茶多酚复合涂剂的保鲜效果最优。
李奇松李奇松叶江华张奇张奇
关键词:茶多酚抑菌水果保鲜
地黄自毒物质提取及其生物指标测定被引量:25
2010年
连作障碍在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栽培中尤其明显,同一地块上种植一茬地黄后,须经8-10a后方可再种。从怀地黄主产区河南省焦作地区采集种植1a地黄的茬后土壤,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地黄土壤自毒物质并利用生物测试确定抑制率最强的土壤提取液作温室栽培实验以确定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土壤提取液和根系分泌物进行比较,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技术鉴定地黄连作自毒物质的化学成分。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水和甲醇提取的地黄茬后土壤自毒物质对地黄生长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在培养器中加入浓度0.5g/mL的水和甲醇提取液对地黄胚根的抑制率分别达17%和26%,当浓度增至5.0g/mL时,抑制率增加到70%以上。盆栽结果显示甲醇提取的自毒物质导致地黄地上部叶绿素含量减少,根系活力下降,明显抑制了地黄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加剧了地黄膜质过氧化,以及引起地黄植体内生长素类激素含量下降。高效液相色谱法显示土壤提取液和根系分泌物具有相似图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共检测到6个特征物质:香草酸、D-甘露醇、二十六烷酸苯羟基乙酯、毛蕊花糖苷、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
李振方齐晓辉李奇松戴林泉林茂兹张重义林文雄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自毒作用自毒物质
硅营养对UV-B辐射条件下水稻酚类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为研究硅营养对UV-B辐射条件下水稻苗期叶片酚类代谢的影响,设置了双因子6个水平组合的实验,两个因子分别是硅营养和UV-B辐射。结果表明:在缺硅营养和UV-B辐射胁迫下,Lemont的硅营养吸收能力和生理利用率都比Dular强。加硅营养条件下,UV-B辐射胁迫促使Lemont叶片的酚代谢酶含量和物质极显著增强,其中与对照比PAL、PPO、CAT、POD活性的增幅分别为22.59%、21.18%、18.13%和30.55%,总酚、绿原酸和类黄酮含量的分别增加11.17%、18.76%和8.47%。Dular叶片除POD活性极显著下降外,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缺硅营养条件下,不同UV-B辐射均使两个供试水稻叶片的所测酚代谢酶活性和物质含量下降,在UV-B辐射共同胁迫下,Lemont表现出较Dular强的酚类合成能力。综上所述,硅营养有利于水稻酚类代谢物质的积累,以减少UV-B辐射的伤害。Lemont与Dular之间硅营养特性的不同,可能是引起两个供试水稻的酚类代谢差异,从而表现出对UV-B辐射抗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吴杏春陈裕坤李奇松方长旬熊君林文雄
关键词:硅营养UV-B辐射水稻
间作麦冬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间作麦冬对春季茶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茶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间的互作机制,为茶园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地梯田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分析茶树单作、茶树—麦冬间作及茶园空地土壤(CK)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丰富度差异。【结果】相对于单作,间作麦冬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下同),以及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pH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单作和CK,间作麦冬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土壤速效营养、有机质和土壤相关酶呈显著正相关;芽单胞菌门与速效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绿湾菌门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LEfSe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中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罗丹诺杆菌科(Rhodanobacteraceae)、褚氏杆菌属(Chujaibacter)、伯克氏菌科未分类菌属(unidentified_Burkholderiaceae),以及放线菌门中的放线菌门未分类菌纲(unidentified_Actinobacteria)为间作茶园土壤样本的标志性微生物,且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和单作处理。【结论】茶园间作麦冬可诱导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能富集更多参与土壤营养循环和拮抗病原菌的有益细菌,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茶树的抗病性。
李奇松李奇松刘江西朱捷文史凌珊蔡普默张见明贾小丽
关键词:间作细菌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结构茶园高通量测序
超级稻“Ⅱ优航1号”和“Ⅱ优航2号”源、库、流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探讨超级稻高产机理,选用2个航天育种获得的超级杂交水稻组合"Ⅱ优航1号"和"Ⅱ优航2号",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源、库、流特性进行研究。2个超级稻组合籽粒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Fv/Fo、qp)均显著大于对照("汕优63");与对照组合相比,2个超级稻组合的弱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长,灌浆充分,且库容、填库能力和茎鞘物质运转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较大的库容及较好的源、库协调性是超级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2个超级稻组合之间,"Ⅱ优航2号"的茎鞘物质运转率以及填库能力大于"Ⅱ优航1号",因此"Ⅱ优航2号"的产量略高于"Ⅱ优航1号"。
张志兴李忠陈军李奇松陈龙怀郑家团黄锦文林文雄
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品种金恢809灌浆期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籽粒灌浆期叶片的代谢情况对水稻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双向电泳技术探讨了两种不同氮肥施用比例下,籽粒灌浆不同时期叶片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共检测到32个出现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27个在后期适当增加氮肥施用比例的处理下上调表达,5个下调表达。依据蛋白功能可以将鉴定到的蛋白分为5大类即光合代谢(12个)、抗逆反应(5个)、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5个)、细胞生长和分化(5个)、假想蛋白(5个)。为了进一步明确氮肥调控对灌浆期叶片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叶片光合以及保护酶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增加水稻生育后期的氮肥施用比例,延缓了叶片中叶绿素以及可溶性蛋白在籽粒灌浆期的降解,延长了叶片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SOD、POD和CAT在灌浆后期的活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生理指标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差异蛋白组学结果的可靠性,说明后期增加氮素的供应确能有效地促进叶片灌浆期正常的生理代谢。本研究在蛋白水平和生理指标水平,为进一步揭示氮肥调控措施对水稻灌浆代谢机制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志兴李忠陈军李奇松陈龙怀陈鸿飞黄锦文林文雄
关键词:籽粒灌浆叶片蛋白氮肥
玉米/豆科作物间作系统中不同互作因子对群体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明确在间作条件下不同互作因子(地上部互作、根系竞争、土壤环境改良)对不同复合群体的生态效应。【方法】以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组合为研究对象,设置了间作无隔、间作网隔、间作全隔和3种作物的单作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间作处理的种间竞争关系和互作因子的产量贡献率。【结果】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均能提高群体产量,其中玉米增产起到主要作用,不同作物的竞争力排序为玉米>大豆>花生;地上部互作效应主要体现在提高了两种间作组合中玉米的产量,其产量贡献率分别为15.83%(玉米/大豆)和15.98%(玉米/花生),但却显著抑制了花生的产量(-11.42%);根系竞争对玉米/大豆间作组合的单一作物和群体产量均起到负效应(玉米-2.87%、大豆-5.35%、群体-4.52%),而对玉米/花生间作组合的玉米和群体产量起到正效应(5.88%和0.80%);土壤环境改良对两种间作组合中各作物产量均表现出正效应,可显著提高间作系统的产量和稳定性。【结论】不同间作组合之间,由于作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各互作因子对间作群体产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其中土壤环境改良对玉米/豆科间作系统的增产及稳产起到主要作用。通过量化不同互作因子对间作作物产量形成的生态效应,可为优化间作的田间作物配置和管理提供依据。
李奇松李奇松叶江华罗晓棉林文雄
关键词:玉米花生间作种间竞争
水稻籽粒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及其蛋白组学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5
2012年
探讨适用于籽粒蛋白组学研究的策略,对深入研究籽粒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比了3种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优化了双向电泳中自制管胶一向的等电聚焦条件和IPG干胶条一向的等电聚焦时间,以MALDI-TOF/MS、Western blot和磷酸化蛋白组学3个重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对胶内蛋白质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提取法最适用于籽粒蛋白组学的研究;电泳条件优化后,得到了较优的2-DE图谱;胶内蛋白点适用于质谱分析、蛋白表达量验证(Western blot)及籽粒蛋白的磷酸化组学的研究。本研究为下一步在蛋白组水平上分析籽粒发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奇松陈军林世圣李忠张志兴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籽粒蛋白组学双向电泳蛋白磷酸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