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和应用
- 石墨烯量子点(GQDs)是由单层sp2 杂化碳原子组成的具有六方点阵蜂窝状的二维结构,表面具有大量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因此在生物成像、光催化、燃料电池、抗氧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李妍孔文慧王应敏王力锋
- 关键词:含氧官能团抗氧化DPPH自由基
- ZnS纳米粉体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如何有效消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有毒物质以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可见光光催化材料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ZnS是一种Ⅱ-Ⅵ族直接宽禁带半导体,其中立方相和六方相的禁带宽度分别为3.72eV和3.77eV,可以响应紫外光的...
- 韩成功张波萍李妍葛振华赵金仙
- 碳热还原法结合冰模板法制备氮化硼-碳化硼复合多孔陶瓷被引量:1
- 2017年
- 以六方氮化硼(h-BN)、氧化硼(B_2O_3)和石墨(C)为原料,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甲基纤维素(MC)为分散剂、聚乙烯醇(PVA)为结合剂,通过冰模板法以及碳热还原过程制备了BN–B4C复合多孔陶瓷。结合碳热还原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变化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 350℃时,热力学计算得到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的CO分压为1.45×10~6,此时产物的XRD结果中出现B4C新相,说明在1 350~1 550℃的烧结温度和氮气气氛条件下,石墨可将B_2O_3还原成B4C,得到产物的体积密度和气孔率分别为0.22、0.26、0.28 g·cm^(–3)和94.65%、92.24%、92.10%。产物的微观结构由直通孔结构和部分树枝状孔结构组成,这些多孔结构为碳热还原反应产生的CO气体逸出提供了快速通道。
- 石存兰薛文东刘晓光李妍李勇孙加林
- 关键词:碳热还原法
- Ag_2S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光热治疗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光热治疗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低副作用的癌症治疗方法,治疗中使用的纳米光热剂的制备和性能是决定光热治疗效应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热解和表面配体置换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得到二氢硫辛酸(DHLA)修饰的Ag_2S纳米晶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光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显示浓度大于40μg/mL的Ag_2S纳米晶在波长为980 nm、功率密度为5 W/cm^2的红外激光照射下对宫颈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果,且光热稳定性良好。Ag_2S纳米晶的光热效应与其良好的荧光成像功能相结合,可实现光热治疗的可视化和精准化。
- 邓立儿李妍巩蕾王佳
- 关键词:可视化
- 不同元素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光致发光行为被引量:2
- 2019年
- 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quantumdots,GQDs)作为一种新型石墨烯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其独特的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特性以及低毒性的本质,在生物成像以及医学分析等领域展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制备的GQDs存在发光效率低、发光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发光调控手段等问题.为提高GQDs的PL性能和进一步明确其发光机理以及增加发光调控手段,本文以电化学法和水热法制备了GQDs以及Cl, N, P, S 4种元素掺杂的GQDs,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不同元素掺杂的GQDs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缺陷,分析了杂原子在GQDs中的位置以及成键模式.通过荧光光谱仪测试了其PL性能并分析了各种GQDs的发光增强和减弱机制.Cl以及N的掺杂能够形成发光中心,提高GQDs的发光强度,相比未掺杂GQDs,Cl-GQDs发光强度增加了1倍;S元素的掺杂则形成少量猝灭中心,发光强度较未掺杂GQDs略有下降;而P的掺杂形成大量猝灭中心,导致P-GQDs几乎无发光.
- 王应敏景宇宇王力峰孔文慧王森王钊李妍鲁启鹏
- 关键词:光致发光发光中心猝灭中心
- 快速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氧化硅陶瓷被引量:6
- 2016年
- 为制备氧化硅多孔陶瓷,尝试了快速冷冻干燥法,探索了氧化硅浆体的分散剂和pH值对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0.1wt%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时,孔壁处团聚现象明显;改用聚甲基丙烯酸钠团聚显著减少。主要原因是氧化硅表面的Si-OH可能与六偏磷酸钠络合成Si-Na_4P_6O_(18)^-,但其在水中易断裂,减弱了颗粒之间排斥力,未能抑制团聚;而聚甲基丙烯酸钠吸附在氧化硅表面,可能形成Si-C_4H_5O_2等空间位阻抑制团聚。在聚甲基丙烯酸钠的基础上再调节浆体pH值至~10使氧化硅的zeta电位达到^-60 mV,可更好抑制团聚。综上所述冻干法适合制备开口通孔结构的多孔氧化硅陶瓷。
- 刘晓光薛文东李妍石存兰李勇孙加林
- 关键词:团聚H值
- 将应用实例引入无机材料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无机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融合的课程。选取恰当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弄懂知识点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笔者结合近十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通过科研引入教学的实例介绍,浅谈了科研成果如何服务于教学。
- 李妍葛强
- 关键词:无机材料科教融合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 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增强的Cu/ZnO复合薄膜
- ZnO禁带宽度为3.37eV,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是一种优良的光学材料。但是,由于其光吸收局限在紫外光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并且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复合率高,使得其光催化性能受到抑制。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掺杂改...
- 赵金仙张波萍李妍
- Na/K比对(Na,K,Li)NbO_3压电陶瓷的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在1 040℃下烧结2 h制备了(Na_xK_(1-x))_(0.945)Li_(0.055)NbO_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Na/K比对陶瓷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x=0.50~0.51时样品呈正交相(O),x=0.51~0.54时样品由正交相(O)转变为正交相-四方相(O-T)共存。介温谱显示O-T相转变温度随Na/K比的增加由75℃降低至室温,所有样品的居里温度T_C保持在460~470℃。随Na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呈减小趋势,剩余极化强度P_r从13.6μC/cm^2减小到6.2μC/cm^2,矫顽场E_c基本保持不变。由于O-T相共存,d_(33)和k_p在x=0.53处分别达到最高值263 pC/N和0.387。Li掺杂明显减低O-T相变温度,Li掺量高于0.05后改变Na/K比可获得具有多形态相变特征的陶瓷样品,且Li含量越高,可出现多形态相变的成分中Na/K比越小。
- 赵笑昆张波萍秦海霞赵磊朱立峰李妍
- 关键词:压电陶瓷铌酸盐电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