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妍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儿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螺杆菌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杆菌感染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单纯型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 1篇蛋白
  • 1篇丁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 1篇遗传性

机构

  • 8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8篇李妍
  • 5篇赵煜
  • 5篇李娟
  • 5篇张书红
  • 4篇刘风林
  • 2篇司徒爱明
  • 1篇李静
  • 1篇王婧
  • 1篇张琳
  • 1篇李伟

传媒

  • 3篇第十届全国儿...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2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为BRG组,1 749例无胆汁反流的胃黏膜炎症患儿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分级(轻度、中度、重度)将BRG患儿分为3组,根据胆汁反流程度(Ⅰ度、Ⅱ度、Ⅲ度)将BRG患儿再分为3组,对各组间HP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BRG组HP感染率为46.12%(119/258),高于对照组的34.02%(595/1 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G组中病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为40.86%(38/93)、45.53%(56/123)和59.52%(2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5)。BRG组中按胆汁反流Ⅰ度、Ⅱ度和Ⅲ度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7.32%(53/142)、53.68%(51/95)和71.43%(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2,P<0.01)。结论在儿童患者中HP感染是BRG的致病因素之一,随HP感染率增高,胆汁反流程度加重。
赵煜张书红刘风林李娟李妍
关键词:胆汁反流胃炎病情分级
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因分析
<正>目的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只有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逐步寻找诊断线索明确病因,方能做出正确诊断。以期合理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婴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的诊疗...
刘风林司徒爱明李妍李娟
文献传递
粪便钙卫蛋白在婴儿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食物过敏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以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肠道症状多见,多为非IgE介导,早期诊断困难,获得耐受的相关机制仍不清楚,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亦无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寻找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帮助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粪便钙卫蛋白具有抗细菌降解的作用,在肠道中不容易被分解,因而能够真实反映肠道的炎症程度,较其他炎症指标更具有肠道特异性。文章就粪便钙卫蛋白在非IgE介导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作一综述。
李妍赵煜
关键词:食物过敏钙卫蛋白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有消化系统表现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被引量:1
2016年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町为常染色体屁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以轻微摩擦或碰掩后即可引起皮肤或黏膜水疱及大疱为特点,根据水疱/大疱病变发生的位置小同,可分为单纯型(病变位丁表皮内)、交界型(病变位于基底膜透明层)及营养不良捌(病变位于坫底膜致密版下方真皮质)。
李伟赵煜张书红李娟李妍张琳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性皮肤病营养不良表皮内单纯型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能够缩短患儿临床体征改善时间,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李妍
关键词:特布他林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
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少见疾病20例并文献复习
<正>目的了解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少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口鼻腔出血与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与诊断,尽快减轻患儿痛苦,挽救患儿生命。方法呕血是儿童常见的重要的临床症状,除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等消化系统...
张书红刘风林司徒爱明李娟李妍
文献传递
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儿童胃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儿童胃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50例EG儿童作为研究对象(EG组);同时选取胃镜下病理活检嗜酸性粒细胞(EOS)<10个/高倍视野(HPF),总免疫球蛋白E(IgE)正常的同年龄段急性肠胃炎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EOS计数、总IgE水平,胃镜检查其黏膜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RC)检测两组患儿VIP及VPAC1、VPAC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的相关因素。结果EG组外周血EOS、EOS%、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G组胃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结节样隆起或增生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EG组儿VIP及VPAC1、VPAC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VIP及VPAC1、VPAC2 mRNA是EG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VIP、VPAC1及VPAC2是EG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与儿童胃黏膜EG的发生、发展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
王婧赵煜张书红李妍李静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胃黏膜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正>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2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为BRG组,1749例无胆汁反流的胃黏膜炎症患儿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分级将BRG患儿分为3组,根据胆汁反流分度将B...
赵煜张书红刘风林李娟李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