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孟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热应力
  • 3篇钨酸锆
  • 3篇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梯度薄膜
  • 2篇热应力场
  • 1篇低熔点合金
  • 1篇韧性
  • 1篇熔点
  • 1篇溅射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合金
  • 1篇合金成分
  • 1篇CU
  • 1篇MN
  • 1篇冲击韧性
  • 1篇磁控
  • 1篇磁控溅射
  • 1篇N-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篇李孟伟
  • 4篇程晓农
  • 3篇严学华
  • 3篇李军
  • 2篇徐驰
  • 1篇顾冬青
  • 1篇黄照军
  • 1篇赵国平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铸造
  • 1篇全国功能陶瓷...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u-Zn-Sn-Mn低熔点合金的设计
2010年
根据铜合金相图,设计不同成分的Cu-Zn-Sn-Mn低熔点合金,并利用差热分析仪以及力学检测设备等研究了成分对合金熔点、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60Cu-Zn-2Sn-4Mn成分的合金熔点最低,综合性能最佳,合金的熔化温度为813.9~864℃。
黄照军程晓农顾冬青赵国平李孟伟
关键词:合金成分熔点冲击韧性
铜/钨酸锆功能梯度薄膜的热应力场特征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铜/钨酸锆缓和热应力功能梯度薄膜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梯度薄膜的层数N,成分分布指数P,梯度层厚度Hf,基片厚度Hm与纯铜层厚度Hc,以及不同工作环境温度θ对薄膜热应力分布的影响。由热力学计算可知:梯度层数越多,缓和热应力效果越好。考虑到制备工艺复杂程度,参考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当N≥5,P=1时,可以减小热应力最大值,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基体与梯度层的界面处;当N=5,2≤P≤3,热应力最大值位于梯度层内;适量增加梯度层厚度Hf和基片厚度Hm有利于减小热应力最大值,此梯度缓冲层在室温到α相钨酸锆陶瓷的相变温度(120℃)区间内,对于各厚度的功能铜层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徐驰严学华李孟伟李军程晓农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热应力场
不同层Cu/ZrW_2O_8梯度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2011年
采用ZrO2、WO3复合氧化物和Cu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法,通过改变溅射功率在单晶硅基片上分别制备1、3、5层Cu/ZrW2O8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不同层薄膜的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采用划痕仪和应力测试仪分别测量薄膜的结合力和热应力。结果表明:未退火处理的薄膜为非晶态钨酸锆和铜的复合薄膜;在Ar2气氛中750℃退火处理3 min后的薄膜结晶度良好;5层膜中首次出现棒状ZrW2O8晶粒,且5层膜的表面和三维形貌最佳,膜基结合力最大,缓和热应力效果最好。
李孟伟严学华程晓农李军
关键词:梯度薄膜磁控溅射钨酸锆热应力
铜/钨酸锆功能梯度薄膜的热应力场特征有限元分析
本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铜/钨酸锆缓和热应力功能梯度薄膜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梯度薄膜的层数N,成分分布指数P,梯度层厚度Hf,基片厚度Hm与纯铜层厚度Hc,以及不同工作环境温度θ对薄膜热应力分布的影响。由热力学计算可知:梯度层...
徐驰严学华李孟伟李军程晓农
关键词:功能材料梯度薄膜热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