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5篇雨水
  • 12篇城市
  • 6篇污染
  • 5篇雨水径流
  • 5篇海绵
  • 4篇城市雨水
  • 3篇调蓄
  • 3篇雨洪
  • 3篇雨水管
  • 3篇雨水管理
  • 3篇水管
  • 3篇热污染
  • 3篇径流
  • 2篇生物滞留
  • 2篇水质
  • 2篇排水
  • 2篇温度
  • 2篇内涝
  • 2篇降雨
  • 2篇合流制

机构

  • 24篇北京建筑大学
  • 4篇中国城市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北京首创生态...
  • 2篇深圳市城市规...
  • 2篇中国生态城市...
  • 1篇亚太建设科技...
  • 1篇奥本大学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北控技术服务...

作者

  • 27篇李小静
  • 22篇李俊奇
  • 8篇王文亮
  • 6篇宫永伟
  • 4篇孙瑶
  • 3篇宋瑞宁
  • 3篇戚海军
  • 2篇李海龙
  • 2篇刘超
  • 2篇任心欣
  • 2篇张昱
  • 1篇王文海
  • 1篇车伍
  • 1篇袁冬海
  • 1篇卜琳
  • 1篇任婕
  • 1篇李小宁
  • 1篇王凤蕊
  • 1篇刘迪
  • 1篇梁晓莹

传媒

  • 6篇给水排水
  • 6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环境工程
  • 3篇建设科技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水工业市场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雨水管理标准剖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5
2014年
我国城市雨洪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基于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理念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法规与标准。然而,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雨水管理技术体系与标准仍不完善。在阐述美国城市雨水管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雨水管理标准体系构成、控制指标、制定原因、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多目标、多层次的雨水控制利用标准制定的几点建议。
李小静李俊奇王文亮
生物滞留设施对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的削减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径流热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生物滞留是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不同填料的生物滞留实验,在人工模拟均匀降雨的条件下,探究了在不同降雨特征下不同填料生物滞留设施对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滞留设施热负荷削减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炉渣、石英砂、陶粒、沸石;径流温度越高,所携带的热量越大,生物滞留设施的径流热污染负荷削减率也越高;体积削减对生物滞留设施削减雨水径流热污染的贡献大于热交换。
张珊李俊奇李小静孙瑶
关键词:生物滞留雨水径流热污染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馆区域(TCF Bank Stadium)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案例研究
2015年
为探索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综合利用情况,本文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馆工程为例,介绍了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在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低影响开发目标的实现方法及途径,并分析了该工程中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创新性和效果,最后总结了低影响开发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启示及建议。
梁晓莹宫永伟李俊奇王文亮刘超李小静
关键词:案例分析
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发展
2024年
合流制溢流即未经处理的雨污废水直接流入受纳水体,是造成受纳水体污染和城市内涝的主要来源。首先,对合流制溢流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简要梳理了源头控制、处理设施、调蓄设施、雨天合流雨污水处理最新技术及其控制效果,以及合流制溢流控制实时控制、监测和预测的智能控制方法。合流制溢流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都是必要的,随着监测、降水预报、城市水文和水力模型及实时控制技术的成熟,合流制溢流系统向实时控制和模型优化预测策略发展。
李俊奇李小静王文亮王二松蔡然
关键词:实时控制
城市内涝成因分析与防治系统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城市内涝灾害的成因包括多个方面,涉及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运行维护等,从规划入手构建大排水系统是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排水防涝系统,首先要完善地下排水管渠系统。但内涝问题的根本解决,应是“地上与地下并重”,也就是要强调雨水的蓄、渗、滞、用与排并重.
李俊奇李小静
关键词:内涝雨水排水调蓄防洪排涝
北京典型汇水区域雨水径流温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城市化发展导致不透水地表面积率大幅攀升,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夏季城市汇水区域地表产生高温径流后汇入下游受纳水体所造成的雨水径流热污染,对水生态、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尤为突出。选取北京市典型汇水区域,对2021—2022年多场降雨径流出流温度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对气象因素、下垫面温度及管道内径流热量等数据进行同步采集,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季降雨常出现雨水径流温度升高现象,降水量小于12.5mm、降雨历时短于250 min的降雨场次更易于升温,升温幅度最高可达4.1℃;径流温度升高往往出现在径流过程初期,温度达峰平均时间为38 min;径流是否升温与降雨强度峰值位置之间没有明显关系;气温、不透水地表初始时刻温度、降雨历时及降水量是雨水径流温度的极显著影响因素(P<0.01);降雨期间气温、降雨历时、不透水地表初始时刻温度和管道内壁温度4个指标,可以基本解释研究区域96.7%的径流温度输出情况。
李子牧李俊奇李璟李小静
关键词:雨水径流多元线性回归
美国金县合流制溢流控制政府监管案例介绍
2022年
以金县西点污水处理厂流域合流制溢流控制为例,介绍了华盛顿州环保局在排放许可管理体系下,过程管理、结果考核、系统研究相结合,对金县开展管网系统、CSO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系统化运行维护、动态监测、排放达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的做法。着重介绍了合流制溢流控制相关的监测、报告与记录、处理厂处理能力保持、合流制溢流与西点污水处理厂雨季运行等内容。
王文亮张昱于利鹏蔡然李小静
关键词:政府监管
海绵城市建设在中国:十年耕耘,百城绽放
2024年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我国应对城市水管理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在30座城市实施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建设,并在“十四五”期间确定了60座条件优越、积极性高、具有突出特色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力求推动更广泛的实施和应用。回顾了我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1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策略与措施,以及在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以及增强水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未来方向、潜在挑战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李俊奇李小静刘迪薛重华
关键词:雨水管理水安全
渗透铺装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渗透铺装在部分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城市雨洪调控的技术之一,渗透铺装不仅可以削减雨水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还可以有效地控制部分城市非点源污染,改善径流水质。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情况,从渗透铺装对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净化方面介绍了渗透铺装在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渗透铺装对雨水径流中的总悬浮固体、磷、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氮的去除效果不稳定。最后,对渗透铺装的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宋瑞宁宫永伟李俊奇李小静
关键词:城市非点源污染水质
海绵城市监测和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5
2022年
海绵城市监测与评估涉及科学、技术、工程、设备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现阶段监测评估工作面临一定的困惑和挑战。根据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评估实践,分析海绵城市监测评估中在监测目的、监测方案、评估分析方法、模型率定和验证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及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针对建设,片区、项目、设施等不同尺度,从效果评估、科学研究、模型率定、运行维护等方面对监测目的和内容进行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核心指标应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内涝积水点消除比例、内涝防治标准达标情况、天然水域面积变化率等,鼓励采用“监测+模型”的评估方式。
孙瑶李小静李俊奇王文亮薛重华王建龙王文海
关键词:数据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