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波

作品数:2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6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政治
  • 5篇政治思想
  • 4篇淮南子
  • 4篇《淮南子》
  • 2篇社会
  • 2篇天子
  • 2篇穆天子传
  • 2篇古籍
  • 2篇《穆天子传》
  • 2篇辨伪
  • 2篇辨伪学
  • 1篇道教
  • 1篇读史
  • 1篇新学
  • 1篇修养
  • 1篇修养论
  • 1篇训诂
  • 1篇阎若璩
  • 1篇姚际恒
  • 1篇应然

机构

  • 20篇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李少波

传媒

  • 7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青海民族学院...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中国土族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7
  • 5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成就及其内在缺陷
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就因'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而绝意于科举,投身于对明末现实政治的思考,探求社会的长治久安之策。他认定空谈无益于政治状况的改良,故一生不喜空论,讲究实学。他对明末社会问题的认识是深刻的,所提政治主张的...
李少波
从《读史方舆纪要》看顾祖禹的建都思想被引量:1
2018年
在《读史方舆纪要》中,顾祖禹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一定是在具体的地域中展开的。对于人类的政治活动与军事活动而言,地利是重要的凭借。故在选择都城时,必须重视地利问题。他认为,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具体的地利也不断变化。地利也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如何利用地利,让其有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这需要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正确,则地利可以得到发挥,反之,则可以导致地利的不存。"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无于亡。"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而都城的设置,作为王朝的重大政治举措,都与当时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局面息息相关,所以"审天下大势"就是必须的。他综合各地的形胜并结合历史讨论,从而肯定了"建都之地,关中为上,洛阳次之,燕都又次之"的主张。
李少波
关键词:《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始于社会化而终于自然化——《淮南子》的学习与修养论
《淮南子》认为,就人的修养而言,道德是前提,知识和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淮南子》认为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性的不足。学习和修养是人的社会化所必须的,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成就功业。由于许多客观条件非人力所能控制,仅靠学习和修...
李少波
关键词:淮南子修养
文献传递
《大学衍义补》廉政思想试探被引量:1
2013年
廉政建设是《大学衍义补》一书中的重要内容,邱浚主张为政当以爱民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政者应该做到爱民、养民、富民。邱浚认识到人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所以主张选官一定要慎重对待。邱浚主张为政应当分职任事,反对专权和独治。邱浚认为,为政者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义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他认为保证为政者的物质利益也是应该的,厚禄均俸是健康政治所必须的条件。
李少波
关键词:明代廉政思想
传统中国社会中以名为教机制的内在缺陷
2007年
以名为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但传统以名为教的运行机制中含有诸多内在缺陷,是造成社会上名不符实泛滥和人格分裂普遍化的重要原因,曾对人的思想起到禁锢作用。
李少波
关键词:政治思想
清初古籍辨伪学偏差辨析被引量:1
2015年
清初之辨伪学气魄大、口气大、胆子大、论断绝对化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有的学者进行综合考辩,考辩对象涉及四部群书,大多数学者是在读书中提出疑问,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促进了辨伪的不断深化。但是,清初辨伪学中存在着以虚律实,以应然否认实然;先入为主,无视不利证据;前提主观,论证不严密;证据不足,结论武断等方面的缺陷也是极为明显的。
李少波
关键词:清初辨伪学阎若璩姚际恒
《新学伪经考》古籍辨伪平议
2015年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讨论古文经真伪的辨伪学的专著。但《新学伪经考》中的辨伪并非客观的学术研究,而是思想家手中论证自己先验思想正确性的工具和打击论敌的武器。这样的辨伪事实上背离了辨伪学应然性要求,步入了歧途。其文与学术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损于学术品德之客观与诚信。既有伤于学术,无益于思想建设,政治亦不享其利。康有为在历史上自有其地位,然不在其《新学伪经考》。
李少波
关键词:《新学伪经考》辨伪学今文经学
土族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和宗教——互助东沟乡大庄村调查记
2005年
李少波
关键词:农业生产宗教关系降水量牧业县城
顾炎武政治思想的成就及其内在缺陷
<正>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就因"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而绝意于科举,投身于对明末现实政治的思考,探求社会的长治久安之策。他认定空谈无益于政治状况的改良,故一生不喜空论,讲究实学。他对明末社会问题的认识是深刻的,所提政治...
李少波
《淮南子》的社会变迁论被引量:1
2010年
《淮南子》对社会变迁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即从人性、政治、生产力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变迁的性质,并描绘了人类社会理想的图景。同时,《淮南子》还肯定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对君主的认识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深化。
李少波
关键词:淮南子社会变迁历史人物理想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