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蓉 作品数:9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大豆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黑农26号”的胚胎学进行了观察,主要结论是:1.雄性的孢原为表皮下列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多数为四面体形四分体,少数为两侧对称形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表面具三个萌发孔;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为分泌型,其细胞始终保持单核。2.单室子房,2—4个胚珠,弯生,厚珠心;亚表皮下分化出多个大孢子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多数为直线形排列,少数为“T”字形排列;蓼型胚囊。3.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柄在胚发育的主要阶段长期存在;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 李慧蓉 田国伟 申家恒关键词:大豆 胚胎学 小孢子 雄配子体 番茄下胚轴系列切段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Ⅲ 不定芽的发生 被引量:1 1993年 离体条件下,番茄幼苗下胚轴系列切段在有外源IAA、玉米素和TIBA时,其不定芽的发生表现出:1.外源IAA和玉米素均促进不定芽产生,玉米素作用大于IAA;TIBA具有较强的促进生芽效应。2.切段形态学两端不定芽形成存在极性现象,IAA和玉米素均可减弱这种极性表现,而TIBA在削弱极性方面作用不显著。3.下胚轴系列切段中不同切段在外源IAA、玉米素、TIBA刺激下,形成不定芽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讲其中部切段为敏感区,上、下部切段敏感性差。 李慧蓉 梁海曼关键词:番茄 下胚轴 离体培养 不定芽 玉米幼叶及其不同叶区对2,4-D的反应(简报) 1992年 离体培养的玉米幼苗叶对2,4—D的反应表现为:较早形成的叶,其反应叶区较小,较晚形成的则增大;近叶基的叶区的反应能力较远叶基的强;启动叶细胞反应的最佳2,4—D浓度是2~6mg/L,低浓度只能启动近叶基和晚形成的细胞反应,随着浓度的增高,反应向叶尖方向推移,高浓度则抑制反应。 李慧蓉关键词:2,4-D 愈伤组织 玉米 幼叶 禾谷类植物幼叶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992年 以玉米、谷子等禾谷类植物幼叶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对统计某叶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确定组织的分生状态是必需的。在制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李慧蓉关键词:禾谷类 叶细胞 有丝分裂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叶发育方式 被引量:1 1993年 叶侧生于茎上并与茎共同构成植物的枝条;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体最富有特征的结构部分之一。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两大类群,人们观察它们的叶,发现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又是与这两类植物的叶发育方式相关联的。 李慧蓉关键词: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发育 禾本科植物叶培养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综合介绍国内外对未本科植物叶进行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和方法,并论述了这种培养的反应特点友其在理论和应用上的意义。 李慧蓉关键词:禾本科 番茄下胚轴系列切段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1992年 番茄下胚轴系列切段在离体培养中,在外源IAA,玉米素和TIAB刺激下,其愈伤组织诱导表现如下:1.切段两端愈伤组织生长明显受外源IAA影响,随IAA浓度增高,两端愈伤组织大小趋于相等;IAA浓度变化不能改变两端愈伤组织质上的差异;胚轴不同部位切段间愈伤组织生长略受低浓度IAA的影响。2.外源玉米素对切段两端愈伤组织生长和质的作用较小,略影响胚轴不同部位切段间愈伤组织生长。3.外源TIBA明显促进切段上端愈伤组织生长,并改变上端愈伤组织质地。4.外源IAA与TIBA有削弱胚轴切段极性现象的作用,而外源玉米素则无此效应。 李慧蓉 梁海曼关键词:番茄 下胚轴 愈伤组织 离体培养 番茄下胚轴系列切段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Ⅱ.根的发生 1993年 番茄幼苗下胚轴系列切段在离体培养及外源IAA、玉米素和TIBA诱导下,其根的发生情况如下:1.外源IAA促进生根,并随浓度升高效应加强。2.外源玉米素对生根影响不大。3.TIBA影响生根,其效应与外源玉米素浓度相关。4.下胚轴系列,第1-3切段难以被启动生根;第4-8切段对外源IAA反应敏感;第9-13切段反应复杂。 李慧蓉 梁海曼关键词:番茄 下胚轴 离体培养 2,4-D在玉米幼叶培养中的歧义作用 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报道,在玉米幼苗第二片叶的组织培养中:1.接近叶基的细胞对2,4-D敏感性强,而离叶基较远的细胞对2,4-D敏感性则相对弱;2.在0.02—6mg/L浓度下,2,4-D能刺激细胞进行分裂,而在20—40mg/L浓度时,2,4-D则起抑制作用;3.离叶基21mm以上的叶细胞失去对各种浓度2,4-D的反应能力;4.2,4-D诱导的愈伤组织,大多是由一些原先处于抑制状态的根原基形成的。 李慧蓉关键词:玉米 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