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桓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纹理分析在鉴别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MRI纹理分析在眼眶良恶性肿瘤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0月经桓台县人民医院术后病理或随访证实的76例眼眶肿瘤患者,其中良性组45例,恶性组31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和MR增强检查并提取扫描图像中病变的纹理特征,选择最具有鉴别瘤价值的参数进行眼眶良恶性肿瘤特征分类,统计误判率并与医师读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鉴别眼眶良性与恶性肿瘤时,来自压脂T2WI图像纹理特征鉴别能力最佳。在纹理特征参数选择方法中,FPM选择的纹理特征参数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误判率最低,为2.6%~18.4%;其次是交互信息(MI),为3.9~28.9%;Fisher系数和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的误判率接近,均为5.3%~34.2%。纹理特征分类分析方法中,PCA区分眼眶良恶性肿瘤的误判率(3.9%~15.8%)明显低于RDA(6.6%~34.2%)、NDA(2.6%~34.2%)和LDA(5.3%~26.3%)。影像医师的误判率为23.7%(18/76),高于采用纹理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图像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不同序列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方法在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效能是不同的,推荐使用压脂T2WI图像的FPM联合NDA方法。
- 肖兴爽李曦张艳玲张文倩于志涛
- 关键词:纹理分析磁共振成像眼眶恶性肿瘤
- 结膜上穹隆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技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 结题报告编号:YYWS1634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1选题的理论意义上睑下垂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按发病原因分为肌源性、腱膜性、神经源性、机械性以及假性;在排除额肌作用下...
- 刘爱英张艳玲张文倩李平平李曦
- 文献传递
- 山东省桓台县盲与低视力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调查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的残疾人的等级分布、主要致残原因及性别差异,为地区防盲、治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并明确诊断的视残患者560例。记录患者的眼部情况,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废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明确致残原因。不同致残原因所致盲和低视力频数分布的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男性299名和女性261名,性别没有明显差异。560名视残患者中盲442例(78.93%),其中一级372例(66.43%),二级70例(12.50%);低视力118例(21.07%),其中三级50例(8.93%),四级68例(12.14%)。白内障22例(3.93%),其中盲4.1%,低视力3.4%。盲与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的构成不完全相同(χ2=32.79,P<0.01)。致盲病因主要为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9.4%)、视网膜、色素膜病变(23.5%),而致低视力病因主要为视网膜、色素膜病变(32.4%)、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3.7%)。结论桓台县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确定的视力残疾中盲患者明显多于低视力患者,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视网膜、色素膜病变分别是致盲和低视力的首要原因,其中白内障所占比率已明显下降。
- 张艳玲肖兴爽李曦巩梅华
- 关键词:残疾人低视力
-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早期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为白内障手术并发症,近年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其发病率有所下降,目前大多数统计显示其发病率为0.05%~0.13%[1],但其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严重损害眼内结构及视力,治疗棘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2月共计3 681例白内障手术病例资料,
- 李曦肖兴爽
- 关键词:白内障眼内炎万古霉素头孢他啶
- 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2009/2011年740眼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术后低视力48眼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占22.9%(11/48),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变占20.8%(10/48),年龄性黄斑变性占18.8%(9/48),视神经萎缩占16.8%(8/48),其它占20.8%(10/48)。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术后低视力主要原因是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但手术对有眼底疾病的白内障仍有重要临床意义。
- 刘爱英李曦
- 关键词:白内障低视力
- 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共计86只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包括眼内出血型42只眼(48.9%)、房角挫伤型21只眼(24.4%)、晶状体源性15只眼(17.4%)、炎症粘连型8只眼(9.3%)。根据致病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79只眼眼压被控制,成功率为91.9%;72只眼(83.7%)的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14只眼(16.3%)视力下降。结论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机制复杂,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张艳玲李平平李曦
- 关键词:眼外伤青光眼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