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山
-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锦州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地方性克汀病病理人类学的研究
- 1992年
- 本文用人类学的方法对55例地克病病人做了103项指标的测定,同时选择了同性别、同民族、同出生年月、居住及生活条件相似的55例健康人做对照组。经过计算机筛选变量、做了判别分析,得出了判别函数和临界值。结果表明,本文正常人与华北汉族的体质特征最接近。地克病病人的身材矮小,一方面来源于坐高,另一方面来源于下肢长。全头高与正常人相近。鼻高、骨盆宽、头耳高、容面高、鼻梁深、头宽对鉴别病人和正常人具有显著意义。
- 席焕久李泽山王辉亚谷学静
- 关键词:克汀病判别函数
- 猫升结肠传入和传出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和定位—HRP法研究
- 1992年
-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猫升结肠传入和传出神经的支配节段性分布。结果如下:1、猫升结肠的感觉神经来自双侧胸_(5_)腰_5和骶_(2_3)脊神经节和双侧结状神经节,右侧占优势。高峰区在胸_(12_)腰_2节段脊神经节,标记细胞以右侧占优势。2、升结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来自腹腔—肠系膜前节、肠系膜后节双侧胸_(7_)腰_4椎旁节。3、升结肠副交感神经低位中枢位于双侧迷走神经背核,在闩上1.5mm,闩下0.8mm范围内,标记细胞位于核的外侧部。
- 王娟李泽山崔广治周桂芬谷学静
- 关键词:升结肠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HRP
- 猫颈部食管的交感神经支配—HRP法
- 1991年
- 用5只猫于左侧颈部食管壁内注入 HRP 溶液,通过 HRP 逆行追踪法研究颈部食管的交感神经支配,结果表明:1.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直接分布到食管壁内,其标记细胞位于双侧脊髓的胸1~3节段,以胸2节段最多(占标记细胞总数的66.45%),注射侧占优势。标记细胞主要位于中间带外侧核(约占95.02%),其次为侧索、中介核、前角腹后外侧核。其细胞形态不一,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占标记细胞总数的90.4%)。2.支配颈部食管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位于星状神经节(约占61.99%),余者位于双侧颈前、中和2~5胸交感节内、以小细胞最多。
- 边冠鹤王少梅李泽山周桂芬
- 关键词:食管交感神经HRP法
- 全文增补中
- 猫颈部食管传出神经元的起源—HRP法研究
- 1991年
- HRP 注入猫左侧颈部食管壁后,在两侧面后核,脊上核、背内侧核和同侧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中间带、疑后核和副神经脊髓核出现 HRP 逆行标记细胞标记细胞在迷走神经背核内的分布具有定位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颈部食管传出神经元的分布具有即弥散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本文并对所标记各核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 边冠鹤李泽山王少梅周柱芬
- 关键词:食管传出神经元HRP
- 大鼠肌皮神经感觉纤维损伤后脊髓胶状质内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 1998年
-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肌皮神经感觉纤维损伤后脊髓胶状质内结构的改变:髓鞘板层散乱;轴突终末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线粒体发生变性;轴浆之中出现嗜锇的物质,髓样小体的出现.
- 王虹周锡顺李泽山
- 关键词:脊髓胶状质超微结构
- 成人颅骨的角度测量与性别、年龄的判别被引量:7
- 1990年
- 本文按不同的性别和年龄,测定了180例干燥颅骨的十一个角度项目。发现颅骨的两项角度值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六项角度值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根据测量结果,本文探讨了颅骨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变化规律。
- 秦书俭李泽山
- 关键词:颅骨性别年龄
- 猫降结肠传出和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HRP法研究被引量:1
- 1988年
-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猫降结肠的传出和传入神经元节段性分布,结果表明:1.猫降结肠的副交感中枢位于双侧骶髓1—3节段,左侧占优势。标记细胞主要位于网状核,其次为中间带外侧核,细胞均为中、小型。2.在双侧腰髓1—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见到许多标记细胞。3.降结肠感觉神经纤维来自双侧T_(13)—L_(5)和L_(7)—Co_(1)脊神经节,其细胞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以中,小型细胞为主。4.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经Lissauer束进入骶髓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粗大的外侧束和较细的内侧束。外侧束到达脊髓灰质Ⅴ、Ⅶ层和灰质后连合,内侧束到达后角灰质第Ⅱ、Ⅲ层。
- 王少梅李泽山边冠鹤
- 关键词:降结肠HRP
- 猫食管颈段的神经支配——HRP法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HRP注入猫食管颈段左侧壁后:1.于两侧面后核、脊上核、背内侧核和注射侧的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中间带、疑后核和副神经脊髓核出现HRP逆行标记细胞,以面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内的标记细胞数最多,迷走神经背核内的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闩上、下部。2.两侧脊髓T_(1~3)节段出现被标记的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注射侧占88.96%),以T_2节段最多(66.45%),主要位于中间带外侧核(95.02%),余者位于外侧索、中介核、前角背外侧核。此结果说明,食管颈段壁内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节前神经元分布。3.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双侧星状神经节(61.99%)和颈前、颈中、T_(2~5)交感干神经节。4.注射侧的结状神经节和C_(1~8),T_(1~5)脊神经节(C_6、T_2节最多)出现标记细胞,两者分别占72%、28%(2.6∶1),表明食管颈段的感觉以迷走神经传入为主。
- 边冠鹤李泽山王少梅周桂芬
- 关键词:神经支配食管HRP法
- 猫结肠各部感觉神经支配的比较—HRP 法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用 HRP 法研究猫结肠各部的感觉神经支配,实验结果表明:结肠三部分的感觉神经来源有二:一、双侧结状神经节;二、双侧胸、腰、骶脊神经节。各部分结肠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内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即升结肠来自 T_5—L_5和S_(2-3)脊神经节(共16个节段)、高峰区在 T_(12)—L_2节段。横结肠来自 T_8—L_5和 L_7—S_3脊神经节(共15个节段)。高峰区在 T_(13)—L_4节段。降结肠起源于 T_(13)—L_5和 L_7—Co_1 11个脊神经节,高峰区为 L_(3-4)和 S_(1-4)节段。各部分结肠均受双侧结状神经节和脊神经节支配,但升结肠以右侧占优势,降结肠以左侧占优势,横结肠则两侧标记细胞数无显著差异。2、脊神经节和结状神经节中的标记细胞,均以中、小型为主,细胞形态多为椭园形、园形,在节内呈弥散性分布。3、降结肠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经 Lissauer 束进入脊髓 S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粗大的外侧束和纤细的内侧束,外侧束到达脊髓灰质Ⅴ、Ⅶ层和灰质后连合,内侧束到达后角灰质第Ⅱ、Ⅲ层。
- 边冠鹤李泽山王少梅王娟孙平
- 关键词:结肠感觉神经HRP法
- 全文增补中
- 国人上肢长骨滋养孔的调查研究
- 1982年
- 本文测量了210对共420侧成人干燥上肢长骨标本,观察了各骨干滋养孔的数目、位置及方向。1.肱骨滋养孔的数目、位置、方向均较恒定,420侧中无一例缺如,其中以一孔者居多,占80.56%,距肱骨上端平均距离为15.77厘米,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异。滋养孔在纵向上多集中在肱骨的中1/3,占90%以上。在横向上分布多集中在内侧面和前内侧面,共占81%以上。肱骨滋养孔的方向均向肘。2.桡骨滋养孔的数目、位置、方向较肱骨更恒定,一孔者占97.10%,距上端距离平均为8.91厘米,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异。滋养孔在纵向上多集中在中1/3,占61.80%,上1/3者占36.90%,在横向上多集中在前面和内侧面,共占79.15%。桡骨滋养孔方向全部向肘。3.尺骨滋养孔的数目、位置和方向也较恒定。一孔者占94.30%,距上端平均距离为9.81厘米,多位于中1/3,占78.02%,位于上1/3者占21.80%,横向上多集中在前面和前内侧面,二者共占76.26%。尺骨滋养孔的方向全部向肘。
- 边冠鹤王风林孙风云赵宝东李泽山
- 关键词:滋养孔长骨尺骨上肢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