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波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关节
  • 6篇关节镜
  • 5篇膝关节
  • 3篇性关节炎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骨性
  • 3篇骨性关节
  • 3篇骨性关节炎
  • 3篇骨折
  • 3篇关节炎
  • 2篇韧带
  • 2篇手术
  • 2篇双钢板
  • 2篇肘关节
  • 2篇肱骨
  • 2篇肱骨干
  • 2篇膝关节损伤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内固定术

机构

  • 14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李洪波
  • 9篇唐智明
  • 7篇廖新根
  • 4篇龚飞鹏
  • 4篇陈宗和
  • 4篇余欢
  • 3篇李建飞
  • 3篇李宇旭
  • 3篇肖裕华
  • 2篇李绍琴
  • 2篇吴梨华
  • 2篇陈刚
  • 1篇胡国柱
  • 1篇龙智生
  • 1篇喻惜华
  • 1篇胡国风
  • 1篇杨春丽
  • 1篇杨文凯
  • 1篇陈钢
  • 1篇廖新根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固定物置入分期矫形治疗重度僵硬脊柱侧凸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重度脊柱侧凸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研究表明分期矫形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分析分期矫形在治疗重度脊柱侧弯中的疗效。方法:对10例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凸分期矫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12岁。冠状面Cobb角110°-180°,平均140°,矢状位后凸Cobb角50°-100°,平均75°,均采用1期前路松解,2期行Halo-plevic环牵引,3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物治疗。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期前路松解及2期牵引治疗术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90°,矫正率为35.7%,矢状位Cobb角50°,矫正率为33.3%;3期截骨矫形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40°,矫正率为71.4%,矢状位Cobb角35°,矫正率为53.3%。结果说明对于重度僵硬脊柱侧凸畸形,分期矫形治疗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龙智生陈钢陈宗和李洪波喻惜华肖裕华龚飞鹏李宇旭唐智明李建飞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脊柱侧凸牵引术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7年
目的对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共8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后踝固定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的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在治疗当中采取后踝固定治疗方式,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李洪波唐智明廖新根于欢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
关节镜下胸骨钢丝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23例
2008年
李洪波陈宗和龚飞鹏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
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远端1/3关节外骨折14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肱骨干远端1/3关节外骨折患者采用上臂下段后正中切口,纵行切开肱三头肌,直视下复位骨折,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结果14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23周,平均11.5周。均未出现术后骨化性肌炎、关节粘连、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按Morrey标准评定:优10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平行双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并早期行肘关节主动伸屈功能锻炼,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
李绍琴肖裕华李建飞陈宗和陈刚李洪波李宇旭龚飞鹏
关键词:双钢板内固定术
膝关节镜配合风湿康冲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风湿康冲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口服风湿康冲剂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至少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术后6个月和1年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术后1年临床综合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MMP-13、IL-1和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试验组MMP-13和IL-1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年试验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风湿康冲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安全性高。
廖新根李洪波唐智明胡国柱余欢吴梨华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镜清理术临床疗效
保留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骨关节炎近期疗效前瞻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比较后交叉韧带保留型(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CR型假体)和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cruciate-substituting,PS型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对照研究80例膝,随机分成两组(PS型假体组和CR型假体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KT-1000测量膝后向位移的最大距离、膝关节AK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PS型假体组和CR型假体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血量各指标(总失血量、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关节活动度,伸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1000测量膝后向位移的最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AKS评分(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假体治疗重度骨关节炎均能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PS型假体在手术时间、膝屈曲上较CR型假体略显优势,但后向稳定性稍差。
廖新根唐智明吴梨华兰敏余欢李洪波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形成中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通路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在分子水平研究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的机制。方法建立新西兰兔创伤后膝关节外源性挛缩模型,左膝经手术导致关节内骨折,并以克氏针固定8周为实验组,未经手术的右膝为对照组,以模拟人肘关节外源性挛缩。使用Agilent兔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兔膝关节囊基因表达谱,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关节囊基因表达谱筛选挛缩关节的关节囊中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注释及功能分析,并采用Real-time RT-PCR验证部分差异基因。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基因表达谱相比较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90个,其中表达上调21个,表达下调69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生化过程中主要参与调节外部的刺激反应、调控脂多糖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正性调节生物刺激反应,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离子及ATP的结合,在细胞成分中主要参与构成胞质膜小泡。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的通路共有31个,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通路(rheumatoid arthritis)、吞噬小体通路(phagosome)、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等。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Acta2、MMP2及KGF 3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均表达上调。结论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的关节囊与正常关节囊相比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在关节挛缩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分析出的相关信号通路可为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余宝富曾红唐智明廖新根余欢夏国明黄黛翠李洪波
关键词:关节挛缩肘关节创伤
骨性关节炎中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骨性关节炎中关节镜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进行检查,开展关节清理手术治疗。对患者关节镜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骨性关节炎,经过关节镜治疗以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并且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加,术后均没有发生关节活动障碍以及其他并发症。在膝关节评分中,患者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关节镜,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看到膝关节的功能障碍部位病变程度,从而给予患者镜下的清理和治疗,有创面小,治疗效果好,恢复快的特点,疗效显著。
李洪波唐智明廖新根于欢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关节镜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症
2007年
对12例(14膝)因股骨髁间窝撞击症致膝屈曲畸形的膝关节进行关节镜清理术加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术后疗效: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最大改善角度20°。认为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是诊断和治疗股骨髁间窝撞击症的良好方法。
李洪波杨春丽胡国风
关键词:关节镜
手术重建半月板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比较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患者行不同后根重建技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MMPRT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1、2、3、4和5组,其中1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3例,2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33例,3组(“pull-out”技术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29例,4组(“pull-out”技术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29例,5组(单纯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口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和半月板外突距离,以及末次随访时半月板后根愈合状态。结果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2、3和4组患者Lysholm和IKD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较其他组患者明显改善(均P<0.05);2、3、4和5组患者K-L分级大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K-L分级优于其他组患者(均P<0.05);各组患者半月板外突距离均小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半月板外突距离小于其他组患者(均P<0.05);1组患者半月板后根完全愈合率高于3、4和5组患者(均P<0.05)。结论MMPRT进行手术重建半月板后根,可明显改善术后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疗效。对比其他治疗方式,肌腱加强固定MMPRT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抑制膝关节退变和半月板外突的进展。
兰敏聂思廖新根李洪波
关键词:肌腱移植仙灵骨葆胶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