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硝唑联合头孢曲松用于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治疗疗效及护理对策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在围手术期应用奥硝唑联合头孢曲松的感染治疗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时段内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应用奥硝唑抗感染治疗40例(归入对照组),应用奥硝唑+头孢曲松治疗40例(归入研究组),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率、治疗前后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体温、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感染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治疗前,两组的IL-6、IL-8、CRP水平、体温、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6、IL-8、CRP水平、体温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奥硝唑+头孢曲松,并配合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感染,可降低感染发生几率,且不良反应风险低,取得显著的疗效,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
- 詹文元肖辉李玲
- 关键词:奥硝唑头孢曲松急性阑尾炎护理对策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的定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移植不同细胞数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及移植后不同时间内ADMSC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内的定植情况。方法实验分两部分:(1)不同时间细胞定植(时效):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对照组1(Ctrl1)、肺动脉高压组1(PAH1)、正常肺动脉压移植组1(Ctrl1-ADMSC)和肺动脉高压移植组1(PAH1-ADMSC)。PAH1和PAH1-ADMSC腹腔注射野百合碱。Ctrl1-ADMSC和PAH1-ADMSC于野百合碱注射2周后移植1×10~6/mL ADMSC。各组分别于移植1、3、7、14和21d后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取肺组织切片并予滂胺天空蓝和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ADMSC在肺血管的定植。(2)不同数量细胞移植与定植的关系(量效):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移植组2(Ctrl2-A)、肺动脉高压移植组2(PAH2-A)。PAH2-A腹腔注射野百合碱。2周后各移植5个不同细胞数量(A0:0、A1:5×10~5、A2:1×10~6、A3:5×10~6、A4:1×10~7/mL)的ADMSC,21d后观察mPAP及ADMSC的定植。结果(1)PAH1-ADMSC中肺血管中定植的ADMSC呈时间依赖性减少[1~21d分别为(12.00±3.29)、(7.00±1.69)、(5.50±1.41)、(4.13±1.25)、(1.75±0.71)个]。与PAH1比较,PAH1-ADMSC的mPAP在移植7d后降低[(23.36±2.47)比(27.37±2.18)mm Hg,P<0.05]。(2)PAH2-A中肺血管定植的细胞数呈细胞数量依赖性增加[0、(3.13±1.25)、(7.00±2.00)、(13.25±1.91)、(22.00±8.05)个];对比移植细胞数为0的PAH大鼠,移植(1~5)×10~6时,PAH大鼠的mPAP显著降低[(28.6±3.0)、(26.0±1.7)比(39.8±1.8)mm Hg,P<0.05]。结论ADMSC可定植于肺血管内,并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的mPAP;最佳移植数为(1~5)×10~6/mL。
- 李玲李玲郑武洪练桂丽许昌声王华军林志鸿谢良地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肺动脉高压野百合碱定植
- 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对肺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分化成中性粒细胞,MGG染色分析其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11b及CD18的表达。采用总外泌体试剂盒分离提取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技术鉴定外泌体的形态与大小。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析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GG染色结果显示NB4细胞经ATRA诱导后分化成中性粒细胞,且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及CD18表达明显升高。电镜下观察到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大小为40~100 nm,形态呈双层膜,中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证实,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比NB4细胞源性外泌体能更明显地增强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能明显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 李玲陈佳豪陈发林陈良远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外泌体肺腺癌迁移
- 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比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采取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Ⅲ)、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非运动症状(静息运动阈值)、运动症状(10 m折返运动用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Ⅲ、FSS、ESS、HAMA、HAMD评分及静息运动阈值、10 m折返运动用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Ⅲ、FSS、ES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运动阈值较治疗前均降低,10 m折返运动用时较治疗前均缩短,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分别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更能改善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缓解疲劳、嗜睡症状,减缓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非运动症状及运动症状,且安全可靠。
- 苏清平黄炼红徐维葛舒颖陈可爱陈恩玉游娜李玲上官豪陈剑豪
- 关键词:帕金森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康复新液联合甲硝唑及强脉冲光疗法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甲硝唑及强脉冲光疗法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0月收入的106例玫瑰痤疮患者,将其按照收入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联合强脉冲光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康复新液、强脉冲光疗法联合治疗玫瑰痤疮疗效显著,可降低面部皮损程度,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李玲
- 关键词:玫瑰痤疮康复新液甲硝唑
-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激状态及术后疗效的影响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激状态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术前应激状态、术后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轻术前应激状态,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 李玲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优质护理应激状态血压
- 一组感染性疾病展示
-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全身多发丘疹、结节、溃疡2个月余,于2018年8月就诊。2月前,患者全身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结节,未予重视,部分结节表面溃疡。病程中低热、自觉乏力、咳嗽、咽部不适,视物模糊感。患者为男性同性恋者...
- 张丹群李玲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评价对采取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该院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质量,穿刺成功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林云华李玲肖辉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效果
- 急诊输注盐酸莫西沙星在胃肠道、中枢神经及肝胆系统方面不良反应的分析及用药护理
- 2021年
- 目的分析急诊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的胃肠道、中枢神经及肝胆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对比其用药后3个方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用药护理。结果胃肠道方面不良反应,20~50岁患者发生几率相对更大;中枢神经系统方面不良反应,61~70岁、71~80岁两个年龄段发生几率相对较大;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用药30 min后发生人数最多,用药后2 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比最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盐酸莫西沙星输注治疗,虽可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症状,但易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此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相应的用药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度。
- 陈芝薇高碧华李玲
- 关键词:急诊盐酸莫西沙星用药护理
- 干预措施对唑来膦酸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和满意度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干预措施对唑来膦酸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并评价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接受唑来膦酸的骨质疏松患者共156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对其进行分组,单号者78例归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双号者78例归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接受唑来膦酸的骨质疏松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董雅萍詹文元刘梅李玲
-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质疏松药学干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