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荔

作品数:75 被引量:57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综合征
  • 29篇卵巢
  • 28篇多囊
  • 28篇多囊卵巢
  • 28篇多囊卵巢综合
  • 28篇多囊卵巢综合...
  • 28篇卵巢综合征
  • 25篇子宫
  • 15篇子宫内膜
  • 15篇内膜
  • 15篇宫内
  • 15篇宫内膜
  • 11篇胰岛
  • 11篇胰岛素
  • 11篇微波
  • 10篇去除术
  • 10篇子宫内膜去除...
  • 9篇胰岛素抵抗
  • 8篇微波子宫内膜...
  • 8篇宫腔

机构

  • 66篇广东省妇幼保...
  • 13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澳门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东莞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四会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9篇李荔
  • 14篇罗喜平
  • 10篇毛玲芝
  • 9篇曾俐琴
  • 9篇彭秀红
  • 7篇陈伟芳
  • 7篇李洁明
  • 6篇范保维
  • 6篇张江宇
  • 5篇胡克
  • 5篇和秀魁
  • 4篇邓群娣
  • 4篇张婧
  • 4篇陈文静
  • 3篇江雪芳
  • 3篇曾静
  • 3篇莫蕙
  • 3篇周娜
  • 3篇文斌
  • 3篇李屹

传媒

  • 12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妇幼临床...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智慧健康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患者性功能及生存质量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月经过多患者治疗术后性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以新的视角寻找月经过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试198例治疗组(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组)和165例对照组(普通传统子宫切除术组)术前以及术后6、24、60个月的各项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种量表评估都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随访所有量表评估得分均显著优于术前。治疗组术后的BISF-W、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月经过多患者性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正向影响。
李荔罗喜平陈伟芳曾俐琴和秀魁
关键词:月经过多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应用现状及基础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李荔罗喜平
关键词: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ASHERMAN综合征操作时间安全性热损伤
地屈孕酮治疗痛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评估地屈孕酮治疗痛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研究。108例痛经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地屈孕酮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地屈孕酮组于月经周期第5~25天,口服地屈孕酮10 mg,每天2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开始持续至下次月经第3天,口服桂枝茯苓胶囊0.93 g,每天3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主要研究结果为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次要研究结果为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COX痛经症状评分(CMSS)、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糖类抗原125(CA125)、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其他研究结果包括额外获益和药物安全性。结果意向性分析与遵循研究方案分析数据集结果均显示,两组治疗痛经1、2、3个月经周期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时间越长VAS评分下降越明显(P<0.05),且地屈孕酮组VAS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CMSS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地屈孕酮组CMSS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中,地屈孕酮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7个维度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4个维度评分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125、IL-6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地屈孕酮组月经周期、经期较治疗前缩短,经量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地屈孕酮组药物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69%(17/52)、28.85%(15/52),两组均未发生血栓等严重药物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结论地屈孕�
李碧钦张颖周祖妹金文艳李荔周嘉禾张小伟许秋仪池瑞招李金艳马娟
关键词:地屈孕酮痛经有效性视觉模拟评分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临床及代谢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临床及代谢特征,寻找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疾病的管理与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的111例PCOS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内膜正常组(PCOS-N组)74例和子宫内膜病变组(PCOS-EH组)37例,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人体学测量指标及生化指标,寻找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相关高危因素。结果PCOS-N组患者中,增殖期61例(82.4%)、分泌期13例(17.6%);PCOS-EH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20例(54.1%)、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13例(35.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8.1%)、子宫内膜癌1例(2.7%)。PCOS-EH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甘油三酯(TG)、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2h胰岛素、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均高于PCO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EH组中糖耐量异常(IGT)、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HA)的发生率均高于PCOS-N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PCO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有超重或肥胖、IR、IGT、DM、HA(P<0.05),OR值分别为3.07、3.52、2.78、3.80、15.81。结论IR、HA、超重或肥胖是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危因素,应重视对PCOS患者的体格检查及糖代谢筛查,适度放宽诊断性刮宫的手术指征,预防PCOS子宫内膜增生病变。
李小芳胡克李洁明蔡仁燕陈秋平周香城周嘉禾钟明琳张小伟李荔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病现状,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GAD⁃7、PHQ⁃9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睡眠问卷对患者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采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62例入组患者中,有80例(30.5%)出现焦虑症状,76例(29.0%)出现抑郁症状。睡眠障碍(OR=3.544,95%CI:1.641~7.652)是PCOS患者抑郁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睡眠障碍(OR=3.938,95%CI:1.804~8.597)与WHR异常(OR=94.904,95%CI:1.328~6780.675)是PCOS患者焦虑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结论PCOS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是引起PCOS患者抑郁及焦虑出现的危险因素;腰臀比异常是PCOS患者焦虑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重视PCOS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
谭秋晓张红梅李洁明陈志静张小伟李荔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睡眠障碍
高频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宫腔影像随访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随访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后宫腔影像改变情况;评价MEA宫腔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在2000~2008年349例行MEA手术患者中术后随机抽取53例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患者MEA术后宫腔内膜的破坏、宫腔粘连的形成及组织愈合的情况;同时随访患者术后月经改变情况,探讨术后宫腔形态的变化与患者术后月经情况的联系。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术后8年。结果:共53例MEA术后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术后3个月内宫腔内主要为坏死脱落的内膜组织及退变的平滑肌,患者月经改变为不规则点滴出血;术后半年,宫腔内可见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改变,患者表现为规律的少量月经或闭经;术后1年以上,宫腔内主要为瘢痕组织覆盖,而患者月经改变主要为闭经;术后2年以上,宫腔镜检查可见不同形态的宫腔粘连。共28例(52.8%)发生术后宫腔粘连,其中1例表现为宫颈管粘连,12例(22.6%)发生宫底部位灶性粘连,11例(20.7%)形成管状宫腔,双侧宫角均封闭,4例(7.5%)宫腔完全粘连、闭锁。此28例患者中,22例月经表现为闭经,4例表现为不规则的点滴出血,2例出现月经减少。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宫腔形态改变差异十分显著,患者术后月经改变与术后宫腔形态改变密切相关。术后行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对MEA术后各种阴道出血进行鉴别。
李荔罗喜平陈伟芳曾俐琴彭秀红
关键词: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宫腔粘连宫腔镜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中高频微波对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高频微波对组织的影响,评价MEA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因月经过多药物治疗无效而行MEA治疗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334例,年龄29~59岁,合并子宫腺肌病59例,术后随访患...
李荔罗喜平曾俐琴
文献传递
宫腔微创技术治疗月经过多的规范化系列研究
罗喜平李荔张小庄谭晓嫦赵春梅孙小丽廖碧翎曾俐琴毛玲芝林小红范保维薛素华文斌蔡怡
月经过多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药物方法效果欠佳,副作用大;子宫切除术效果明确,但创伤大,而微创治疗因为简单、有效、副作用及风险小,由于医疗水平、临床经验等限制,普及和开展现状不理想。该项目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制定...
关键词:
关键词:月经过多微波治疗子宫内膜去除术
硅胶子宫托与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应用《盆底症状问卷调查表-简要版》(PFDI-20)和《盆底疾病对病人的影响问卷调查表》(PFIQ-7)比较硅胶子宫托和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有症状、要求治疗的121例POP-QⅡ~Ⅳ度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硅胶子宫托组和手术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Y形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阴道植入盆底网片,阴式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高位骶韧带悬吊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及阴道封闭术; 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年的PFDI-20和PFIQ-7调查问卷评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121例 POP 患者中,自愿选择硅胶子宫托者 53 例,1年佩戴成功45例,手术者 68 例,共113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两组治疗前PFDI-20、PFIQ-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组内比较治疗后1 年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阴道肿物脱出及泌尿道症状缓解明显;治疗后1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硅胶子宫托治疗POP可以明显改善脱垂及相应的泌尿生殖道症状,保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与手术治疗后一致;对于POP初始治疗硅胶子宫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陈伟芳麦碧李荔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生活质量手术治疗
肠道菌群经肠-脑轴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以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目前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近年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可能经肠-脑轴参与该疾病的发病。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对肠-脑轴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陈志静欧燕兰杨滢李荔
关键词:肠道菌群多囊卵巢综合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