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轶平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麻疹
  • 2篇麻疹病
  • 2篇麻疹病毒
  • 2篇基因
  • 1篇电离
  • 1篇性别
  • 1篇血清型
  • 1篇药物
  • 1篇疑似
  • 1篇疑似病例
  • 1篇疑似患者
  • 1篇疫史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物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诊断血清
  • 1篇志贺菌
  • 1篇质谱
  • 1篇人间

机构

  • 7篇太原市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7篇李轶平
  • 6篇王骥涛
  • 3篇梁丽绒
  • 2篇张晓华
  • 2篇左芝红
  • 2篇张晓林
  • 1篇檀晓娟
  • 1篇郭建娥
  • 1篇郭晓黎
  • 1篇郜慧
  • 1篇张燕
  • 1篇许文波
  • 1篇梁忠义
  • 1篇张勇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太原市肠道病毒A71型基因特征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太原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中,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Type A71,EVA71)的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集太原市HFMD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EV核酸。然后随机选取11株EVA71阳性标本进行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VP,编码区基因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与其他48株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EV71代表株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太原市11株EVA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C4a进化分支,但11株EVA71在VP1编码区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5.7%~100.0%和99.0%~100.0%。在亲缘进化树中显示,这些EVA71处在不同的簇中,表现为11株EVA71至少属于3条病毒传播链。结论太原市流行的EVA71属于C4基因亚型C4a进化分支,并且存在多个传播链。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的EVA71在基因亲缘关系和流行时间关系上都很接近,说明太原市EVA71不是独立进化的,而是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的EVA71在共同进化。
王骥涛张勇张晓林左芝红李轶平檀晓娟张燕许文波
关键词:传播链分子进化
2013年太原市人间布鲁杆菌抗体检测及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太原市人间布鲁菌病发病情况,进而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各医院送检病例标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实验(SAT),诊断标准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要求进行,分析布病的性别及职业分布情况。结果 2013年共检测样本2 145份,阳性样本683份,阳性率为31.8%(683/2 145),其中男性的阳性率[37.5%(547/1 458)]高于女性[19.8%(136/687)],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职业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农民的阳性率最高,为40.7%(534/1 312)。结论人间布病疫情明显增高,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李轶平王骥涛梁忠义
关键词:布鲁菌病抗体性别
2013—2019年太原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了解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早期识别能力,为食源性疾病防控起到预警作用。方法对太原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所送检的符合病例定义的就诊患者的病例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种致病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2254份肛拭子标本中检出致病菌阳性154份,检出率为6.83%;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6株,沙门菌47株,志贺菌17株,副溶血性弧菌4株;对1627份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共236份阳性,检出率14.51%。在年龄分布上,12~29岁年龄段的青年为致病菌高发人群,<5岁的年龄段的儿童为诺如病毒高发人群;在时间分布上,夏季(6~9月份)为致病菌发病高峰,春秋冬季(2月和10、12月)为诺如病毒发病高峰;致病菌总检出率基本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诺如病毒每年检出率都保持居高不下。血清和基因分型上,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志贺菌基本为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2a,致泻大肠埃希菌以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最多,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均为tdh,诺如病毒分型以GⅡ型为主。结论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以诺如病毒和致泻大肠埃希菌为主,尤其诺如病毒检出率居高不下,需加强监测以降低其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梁丽绒李轶平赵利峰张晓华郭晓芳王骥涛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学
一株与痢疾Ⅰ型志贺菌诊断血清交叉凝集的蜂房哈夫尼亚菌的鉴定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实验中发现的一株与痢疾Ⅰ型诊断血清发生的交叉凝集反应的蜂房哈夫尼亚菌进行生化与血清学鉴定,为今后的相关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2019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结果该蜂房哈夫尼亚菌株的培养特性、初步生化反应特性与志贺菌极为相似,且与志贺菌属的痢疾Ⅰ型诊断血清存在交叉凝集的现象,其最后判定主要依赖系统的生化反应结果及MALDI-TOF MS的鉴定结果。结论该菌株为蜂房哈夫尼亚菌株,若不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及MALDI-TOF MS实验,极易误检为志贺菌。
李轶平徐洋王骥涛
关键词:蜂房哈夫尼亚菌交叉凝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麻疹病毒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据WHO报告,尽管1995年以来全球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了79%,每年仍有4400万麻疹病人,并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麻疹病毒为单股负链RNA,基因组不分节段,基因组长度约15894kb,有6个结构基因,编码6个结构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M蛋白、融合蛋白(F)、血凝素(H)、RNA聚合酶(L)。麻疹分子流行病研究的重点是核蛋白和血凝素,
李轶平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变异
太原市2009—2011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的呼吸道疾病,常有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脑炎等并发症,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2008年造成全球大约164 000人死亡[1]。麻疹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在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其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工作,为消除麻疹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对山西省太原市2009—2011年85例麻疹疑似患者的血清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报告如下。
郭建娥左芝红张晓林郭晓黎郜慧李轶平梁丽绒王骥涛
关键词:麻疹疑似病例计划免疫工作麻疹病毒疑似患者麻疹实验室免疫史
太原地区沙门菌耐药性分析及毒力基因检测被引量:4
2021年
肠沙门菌是导致全世界人类胃肠炎的主要食源性途径之一[1]。肠炎沙门菌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一种,其次是从全球范围内人身上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2]。抗生素一直是治疗沙门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在不断增长的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耐药性沙门菌血清型的数量及耐受的抗生素种类都不断增加[3]。本文选取的耐药基因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磺胺类耐药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
李轶平赵利峰郭晓芳张晓华梁丽绒王骥涛
关键词:耐药基因沙门菌血清型常用药物胃肠炎四环素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