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遐
- 作品数:24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被”字句是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较多的句式。根据收集到的语料,我们认为学生“被”字句习得偏误主要有句式选用不当、谓语使用错误、与其它介词混用、与可能补语同现、“被”介引的成分缺失、动词前附加成分位置不当等几类,就此我们提出了教学对策。
- 李遐
-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偏误分析
-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
- 介词是现代汉语虚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汉语句子语义成分投射在句法平面的重要标志。在维吾尔语中,没有介词这一词类,学生汉语学习时存在语法“空缺”,由于缺乏使用的感性认识,介词向来是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因此本文...
- 李遐
-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偏误
- 论维吾尔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被引量:4
- 2014年
- 语言的情态表达系统和情态意义分析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维吾尔语情态系统进行了功能分类,列举其表达形式,分析其语义内容,并从语用角度探讨了其体现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经济性和礼貌性。
- 李遐
- 关键词:维吾尔语情态
- 基于字本位的字义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字"不仅是古代汉语、而且也是现代汉语的基点,是汉语特点的凝聚点;基于字本位的字义研究,由于汉字存在的理据性,字的本义分析可以从造字特征着手,以此推断其引申义和引申过程也就有了更可靠的依据,这对汉语研究和语言理论研究思路、视角的转换,对汉语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李遐
- 关键词:字本位理据本义引申义汉语教学
-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介词习得中的空间认知被引量:1
- 2006年
- 介词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的难题之一。我们认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汉语与学生母语中与介词、格有关的空间及其隐喻范畴表达,可以为学生介词习得中出现的某些偏误提供解释,透视出学生的中介语认知图式。
- 李遐
-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介词认知语言学
- 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被引量:19
- 2000年
- 关于元认知的理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教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样,有效地阅读理解离不开读者的元认知,离不开对阅读活动的积极监控。如何在汉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本文作了初步的探索,提了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 李遐
- 关键词:元认知知识汉语阅读教学
- 维吾尔语陈述语气功能语用分析
- 2016年
- 维吾尔语陈述语气可以表示事件的信息来源,反映说话人对事件的判断,体现说话人的使用心理。维吾尔语陈述语气的功能语用特点表现为其传达的传信情态和认识情态功能,而传信与非传信、感知型与报道型的易位使用则显示了一定的语用效果。
- 李遐
- 关键词:维吾尔语陈述语气情态功能
- 空间认知与汉语方位词习得被引量:6
- 2012年
- 方位词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偏误较多的词类,但其习得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学生汉语习得中介语语料,文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方位词习得,揭示其中蕴含的不同语言相异的"总括法"与"分析法"空间认知,探究学生对汉语空间表达形状认知和参照点认知,力图解释学生偏误产生的深层原因。
- 李遐
- 关键词:汉语方位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 主观性与维吾尔语时范畴被引量:6
- 2011年
- "主观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等。本文主要从时间视角、心理视角及情态表达三方面探讨了主观性在维吾尔语时范畴中的体现。
- 李遐
- 关键词:主观性维吾尔语
-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名量词使用中的认知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量词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出现偏误较多的词类,而其中名量词又以其复杂多样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通过对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相关认知原则出发,可看出少数民族学生虽对名词"有界—无界"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多义量词隐喻而来的抽象意义认知程度浅显,未把握住汉语对认知事物时的取舍、凸显等原则,因而在选用近义量词时偏误较多。
- 李遐
-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名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