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勇
- 作品数:22 被引量:8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LiF/DLC修饰电极的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 2007年
- 选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基材,用具有强红光发射的四(4-羟基-3苯偶氮基)苯基卟啉(TPP)对Alq3进行掺杂,制备结构为ITO/PVK/Alq3∶TPP/Al红光器件,并与在此结构中带有LiF、类金刚石碳(DLC)薄层的四种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电流-电压和亮度-电压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LiF、DLC薄层分别用在Alq3/Al界面之间,可降低界面的注入势垒,增强器件的电子注入;在ITO/PVK之间使用LiF薄层可起到限制空穴注入,达到载流子平衡注入的目的。由此认为电子和空穴的平衡注入与合适的载流子复合区域是器件获得高亮度与高效率的根本原因。
- 张剑华王俊西李雪勇李宏建
- 关键词:电致发光电流-电压特性
- 可弯曲式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学特性被引量:11
- 2009年
- 设计了结构为上反射镜/有机层/下反射镜/柔性基板的可弯曲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FOLED)。利用几何光学模型计算了器件在不同弯曲情况下,其发光光谱随观测角和曲率的影响,并与平整器件的光谱作了比较。结果表明:1)基板向内弯曲时,随着观测角的增大,器件的发光光谱峰值出现蓝移,且蓝移的程度相对平整器件要大;随着曲率的增大,器件的发光光谱峰值出现蓝移。2)基板向外弯曲时,随着观测角的增大,器件的发光光谱峰值出现红移,但红移的程度不大;随着曲率的增大,器件的发光光谱峰值出现红移,且与基板向内弯曲时蓝移的程度相当。
- 熊志勇李宏建王俊西周子游袁明李雪勇
- 关键词:柔性基板曲率电致发光
- 研究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磁控溅射法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在完成基本实验教学内容之后增设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教学形式开展。以磁控溅射法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实验为例,介绍了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及以学生为主体“化整为零”的模块化教学和教师适当“问题引导”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研究型实验教学推动了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化整为零”的模块化教学和教师适当“问题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 陈星辉周昕李雪勇
- 关键词:近代物理实验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 退火温度对Al掺杂Zn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O:Al(ZAO)薄膜样品。其他参数不变,在不同的温度下对样品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薄膜的结构性质、电学和光学性质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200℃时,ZAO薄膜具有较优的光电性能,其电阻率为9.62×10-5.cm,可见光区平均透射率为89.2%。
- 李雪勇崔丽玲严钦云
- 关键词:ZAO薄膜退火温度电学性能光学性能
- 锌电解沉积物的生长
- 2007年
-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薄层硫酸锌电解液中电解沉积锌,研究电解沉积物的生长情况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电解沉积物可同时从阴极和电解液中预先放入的锌沉积物向阳极方向生长,并且电解沉积物的生长形态不受预先放入电解液中沉积物形态的影响,而在电解液厚度较大时没有发现类似现象,由此可知,电解沉积物的生长形态主要与外加电压、电解液浓度及其厚度有关。
- 戎茂华杨兵初罗成林李雪勇
- 关键词:锌
- 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被引量:9
- 2006年
- 以直流磁控溅射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薄膜的化学键和电子结构。将参数D定义为俄歇电子能谱(AES)中最大正峰和最低负峰之间的距离,用俄歇电子能谱中的D值求得不同沉积气压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的sp2键的百分含量和sp2键与sp3键比率。采用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UV-Vis)分析了薄膜的光吸收特性和光学带隙。结果表明:沉积气压低于0.8 Pa时,sp2键的百分含量随沉积气压的增大而减小;薄膜的光学性质受光学带隙的直接影响。
- 杨兵初聂国政李雪勇
-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光学性质电子结构俄歇电子能谱
- 薄膜厚度对Al掺杂ZnO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以氧化锌铝陶瓷靶为靶材,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O:Al(ZAO)薄膜样品。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不同溅射时间得到了不同厚度的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性质、电学和光学性质随薄膜厚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薄膜厚度为500 nm时,ZAO薄膜具有最优化的光电性能,电阻率为1.68×10-3Ω.cm,可见光区平均透射率为90.3%。
- 李雪勇严钦云崔丽玲
- 关键词:ZAO薄膜薄膜厚度电学性能光学性能
- 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光电性能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以氧化锌铝陶瓷靶为靶材,在玻璃衬底上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薄膜组织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从薄膜的结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等方面分析掺铝氧化锌薄膜的透射率和电阻率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铝氧化锌薄膜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呈c轴择优取向,晶粒垂直于衬底方向柱状生长,衬底温度和氧分压对薄膜的电阻率和透射率具有很大影响。在衬底温度为200℃、氧气与氩气的分压比为1%时,薄膜具有最优电阻率和平均透射率,分别达到1.13×10-3Ω.cm和86.5%。
- 杨兵初李雪勇聂国政
- 关键词:透射率电阻率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被引量:10
- 2011年
- 分析了国内电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具体实际,提出了"突出理科特色、注重实际创新能力、强调理工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并对其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进行了探讨。
- 方见树廖湘萍李雪勇
- 关键词:课程体系
- 氧氩比对钴掺杂氧化锌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以氧化锌陶瓷靶和金属钴靶为靶材,利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钴掺杂氧化锌(Co-ZnO)薄膜。研究了氧氩比对薄膜的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具有类似于ZnO的六方纤锌矿结构,并沿c轴择优生长;当氧氩比为2:8时,薄膜具有较好的纳米晶粒和表面结构,其霍尔迁移率为2.188×10^4cm^2/V·s,最小电阻率为1.326×10^4Ω·cm,其薄膜透光率最高,且在紫外区有一个相对较强的发射峰。
- 袁明李宏建李雪勇徐仁伯周子游王继飞
- 关键词:电阻率透射光谱光致发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