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血液净化
  • 3篇透析患者
  • 3篇静脉
  • 3篇护理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血压
  • 2篇内瘘
  • 2篇维持性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瘘
  • 2篇回血
  • 2篇回血方法
  • 1篇导管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机构

  • 5篇常州市第一人...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杨凤妹
  • 5篇刘金凤
  • 3篇黄竹君
  • 3篇张朝梅
  • 2篇李秀荣
  • 2篇牛洪艳
  • 1篇梅妮娜
  • 1篇刘金凤
  • 1篇吕锦旭
  • 1篇王惠
  • 1篇李秀荣
  • 1篇刘金凤
  • 1篇王惠
  • 1篇薛丽娜
  • 1篇唐文怡
  • 1篇刘金凤
  • 1篇郑红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全科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回血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1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每例患者每周依次采用3种回血方法进行透析。比较回血过程中停泵时间、总回血时间、残余血量、回输生理盐水量、并发症发生率及透析器凝血状况。结果改良法的停泵时间及总回血时间分别为(18.64±3.86),(250.03±27.81)s,均低于单向法的(42.16±8.49),(262.95±33.24)s和双向法的(82.05±18.84),(306.16±23.19)s,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F分别为444.55,67.94;P〈0.01);改良法的残余血量及回输生理盐水量分别(2.81±0.42),(100.56±23.90)ml,与单向法的(2.81±0.51),(100.37±21.4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双向法的(3.00±0.47),(148.57±23.55)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法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低于单向法的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7,P=0.008),但与双向法的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0.132,P〉0.05);透析器凝血状况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回血法能最大限度减少回血中停泵时间和总回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残余血量及回输生理盐水量。
张朝梅黄竹君刘金凤杨凤妹
关键词:肾透析并发症回血方法
改良单向回血法用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减轻无肝素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透析器凝血程度,提高治疗安全性。方法对30例无肝素血透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依次采用单向法、双向法及改良单向法回血技术。分别透析64、63及64例次,比较回血过程中停泵时间、回输生理盐水量及透析器凝血状况。结果改良单向法停泵时间显著短于单向法和双向法,回输生理盐水量显著少于双向法,透析器凝血程度显著轻于单向法和双向法(均P<0.05)。结论改良单向法可显著缩短回血中停泵时间、减少回输生理盐水量、降低透析器凝血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张朝梅梅妮娜杨凤妹刘金凤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素回血方法双向回血凝血生理盐水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晚期失功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127例,对其一般资料及内瘘功能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内瘘是否为二分类因变量,患者一般资料及内瘘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内瘘失功患者43例(33.9%);单因素分析透析时间〉10年失功率高于≤10年的血液透析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9,P=0.0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透析时间(OR=4.343,95%CI1.269-14.860,P=0.019)、血红蛋白(OR=4.710,95%CI 1.278-17.367,P=0.020)、超滤量(OR=1.001,95%CI 1.000-1.002,P=0.017)及钙磷乘积(OR=3.191,95%CI 1.179-8.634,P=0.022)是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内瘘维护意识,定期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及时调整用药;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提高治疗依从性。
牛洪艳刘金凤杨凤妹黄竹君包峥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LOGISTIC回归分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护理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AKI的患者实施CBP治疗过程中,对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尿量、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维持CBP有效运行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CBP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及中心静脉压下降,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下降明显,存活患者中,除1例原有肾功能不全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未达到正常范围,其余肾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死亡;无CBP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严密监测病情,熟练严谨的操作是降低CBP治疗不良反应的重要保障,对改善瓣膜置换术后AKI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金凤王惠薛丽娜黄竹君唐文怡杨凤妹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
“差错共享”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差错共享”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2009年实施“差错共享”管理模式前共进行血透治疗56362例次,2010—2011年实施后共进行血透治疗86611例次。成立血液净化风险分析小组,开发并使用血液净化差错网络上报软件,建立非惩罚性差错报告和差错共享制度,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差错分析、汇总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比较实施前后差错发生率、重复发生率、主动上报率及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认知报告的态度。结果实施“差错共享”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后差错发生率、重复发生率由0.6%,58.5%分别降至0.5%,24.3%,主动上报率由16.0%上升至8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877,90.064,394.721;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报告的态度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差错共享”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医务人员从经验教训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预防和避免同类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刘金凤杨凤妹张朝梅
关键词:安全管理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及护理
2012年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20%~40%[1]。该症的发生常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2]:1)偶发性:指低血压发生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相关症状,收缩压小于90mm-Hg(1mmHg=0.133kPa)或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mm-Hg;2)复发性:在50%以上的透析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低血压,并达到上述的标准;3)慢性持续性,在大于50%的透析过程中,整个透析期间收缩压始终维持在90~100mmHg。IDH的发生对患者的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存在潜在的影响,同时也增加透析患者的死亡率。
杨凤妹刘金凤李秀荣
关键词:透析中低血压血液净化治疗透析患者慢性持续性收缩压相关症状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影响及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对透析中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单纯透析组和血液透析联合灌流组,比较透析过程中炎症介质的变化及血压情况,入选患者均除外急性感染和其它活动性疾病。在透析(透析联合灌流)前、透析(透析联合灌流)1小时、2小时、4小时(结束)分别采血,测定IL-1β、IL-6、TNF-α及CRP水平,比较血液灌流对透析中高血压及上述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单纯透析组血压随透析的进行逐渐升高,上述细胞因子也呈升高趋势,透析联合灌流组血压平稳,治疗结束后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升高,与单纯透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灌流能有效治疗透析中高血压;血液灌流对CRP、IL-1β、TNF、IL-6可能有吸附作用。
王惠李秀荣杨凤妹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灌流护理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
2006年
杨凤妹
关键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控水依从性真实感受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控水依从性的真实感受,为护理人员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血液透析病人控水依从性真实感受的4个主题为保持以往的饮食习惯、口干致饮水心理渴求强烈、使用个人经验控水及缺乏食物营养结构相关知识。结论:血液透析病人控水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可运用心理干预方法减轻病人摄水心理渴求,提高控水依从性;加强食物营养成分饮食宣教,指导病人记录饮食日记,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
牛洪艳刘金凤吕锦旭杨凤妹郑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
手术干预前后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及内瘘高血流量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手术前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心博出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同时内瘘血流量较高的患者24例,给予术前检查内瘘血管超声,测量内瘘直径,瘘口静脉端横截面积,血流量,心脏超声,计算心搏指数及血浆脑钠肽测定,次日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次日、3 d、1月再次检查上述指标,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外科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瘤体短路法、瘤体切除加静脉连续缝合法。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内瘘通畅率100%,术后动静脉内瘘内径较前缩短,横截面积缩小,血流量减低,心搏量下降,心脏各腔室内径缩小。术后1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伴内瘘血流量增高时,及时行手术治疗,不但可以避免瘤体破溃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可以通过手术缩窄瘘口,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心搏指数。
杨凤妹刘金凤李秀荣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动脉瘤血液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