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武
- 作品数:61 被引量:697H指数:20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福建省林业厅“龙眼果园土壤酸化及铝毒改良技术研究”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被引量:34
- 2014年
- 为充实福建柏育种材料,为试验区福建柏良种利用提供参考,对11个参试种源的种源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6年生时,试验林保存率为71.59%,生长优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32 m、14.78 cm和0.080 8 m3。种源间生长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在种源水平上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至中度的遗传控制。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福建仙游"、"湖南道县"、"福建龙岩"3个速生种源,其16年生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9 m、15.60 cm和0.093 5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41%、2.73%和8.51%;选择出优良单株7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1.51 m、20.72 cm和0.173 5 m3,遗传增益分别为5.08%、8.76%和27.05%。
- 郑仁华苏顺德赵青毅周宗哲吴清金杨宗武
- 关键词:福建柏种源
- 一种福建柏的嫁接方法
-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福建柏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培育:播种育苗得到的苗木移栽进营养杯,营养杯置于苗圃中的田畦上,后在田畦中覆土,直至覆盖营养杯;2)接穗选择:采集接穗时保留前一年秋天生长的秋稍...
- 郑仁华苏顺德吴清金周宗哲陈元品凌云天张子文杨宗武
- 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9
- 1998年
- 福建柏人工林树高、胸径生长随坡面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但至坡面近顶部,差异才达显著;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8年生,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12年生之间;直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6年生;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0年生达到最大值,到32年生为止材积平均生长量未达到最大;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柏生长发育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4年生为幼林期,第二阶段4~14年生为速生期,第三阶段14~24年生为杆材阶段,第四阶段24~32年生为近成熟期。
- 肖祥希杨宗武卓开发陈辉义陈春成谭芳林郑仁华
- 关键词:福建柏柏树
- 冷冻胁迫对福建柏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3
- 2000年
- 观察了不同低温和冷冻时间处理对福建柏苗受害情况 ,同时测定其体内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 ,在 - 7℃ 2 4h自然低温条件下 ,2年生福建柏苗仅出现少量侧枝顶端鳞叶轻微受冻 ,在 - 8℃持续 4 8h自然低温下则出现中度 (Ⅱ级 )冻害 (多数苗木未见顶梢受冻 ) ;而经- 8℃处理 72h ,- 15℃处理 4 8h和 72h的苗木绝大多数被冻死。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 4 8h和 72h后有所升高。
- 何开跃李晓储黄利斌杨宗武孙玉珍
- 关键词:福建柏幼苗可溶性糖丙二醛抗寒性
- 立木木材弹性系数在马尾松材性育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 2000年
- 首次采用非破坏性测定木材材质方法、并用立木木材弹性系数指标来研究 9年生马尾松不同家系间材性的差异 ,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初步说明了立木木材弹性系数在马尾松材性育种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同时提出了应用该技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丰富了我国木材材质的测定方法。
- 郑仁华杨宗武梁庆松陈国金傅忠华傅玉狮
- 关键词:立木
- 福建柏苗期生物量种源间遗传变异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3年
- 1996年首次从我国福建柏全分布区采集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1997年在福建省永泰县东星苗圃和湖南省宁远县林技中心进行苗期试验。研究分析了1年生福建柏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并呈现以纬向渐变为主的地理变异趋势;苗木生物量在各性状、地上和地下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苗期综合表现,并选出福建永泰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福建仙游种源,湖南宁远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湖南道县种源。
- 杨宗武郑仁华侯伯鑫曾志光程政红肖祥希
- 关键词:综合评价福建柏种源苗期生物量树种
- 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福建柏种子园规划整地;2)无性系配置:3)砧木培育:4)砧木培育后第二年3-4月在苗圃嫁接;5)嫁接接后管理:将步骤4)...
- 郑仁华苏顺德吴清金周宗哲陈元品凌云天张子文杨宗武
- 文献传递
- 马尾松优良育种资源长期保存、评价和第二代利用研究
- 郑仁华杨宗武傅玉狮苏顺德林同龙吴清金黄健韬肖晖章允清潘琼蓉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于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领域。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研究在前期30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于2009年得到福建省林业厅重新立项。项目持续研究30多年,综合应用林木遗传育种、良种繁育、统计学等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马尾松良种繁育遗传变异规律
- 柳窿桉9号引种栽培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福建霞浦、仙游、永泰、南平延平区、邵武市、永安市和上杭县开展柳窿桉9号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窿桉9号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在一般立地条件下造林(Ⅲ类地)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中龄林保存率达85%左右。其速生性虽略比尾巨桉DH32-29差,但1年生平均树高可达2.0 m以上,2年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5.0 m、5.0 cm以上,尤其在低海拔山地不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其速生性较为明显;柳窿桉9号树干通直、径粗,抗风、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但柳窿桉9号对低温极为敏感,耐寒性有限,只可耐-2.0^-2.5℃的低温,在闽西北地区受冻几率大,在闽东南地区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种植受冻较轻,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该无性系在福建中亚热带极端低温不低于-3℃的区域低海拔山地有种植前景,尤其适合闽东南沿海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栽培。
- 李宝福杨宗武黄信金魏招云林永胜
- 关键词:柳窿桉适应性抗逆性生长量
- 铝胁迫对龙眼幼苗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6年
- 以苗龄7个月的乌龙岭龙眼实生苗为材料,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进行铝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铝胁迫干扰了龙眼的氮代谢。铝胁迫下,龙眼幼苗叶、根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叶片增加了33.76%~217.30%,根增加了70.45%~167.86%,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质和热不稳定蛋白质含量下降,在叶中三者分别下降了16.54%~58.53%、18.29%~64.56%、9.09%~32.87%,在根中三者分别下降了17.84%~34.61%、21.47%~41.59%、12.85%~24.99%,可溶性蛋白质与蛋白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铝胁迫下,叶片全N、蛋白质N、铵态N、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非蛋白质N增加,硝态N在低浓度铝胁迫时(≤0.185mmol.L-1)增加,当铝胁迫浓度大于0.185mmol.L-1时则随铝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铝胁迫导致水解氨基酸总量在根中增加,在叶片中下降;铝胁迫下,叶片RNA含量下降了13.10%~61.47%,DNA含量下降了12.61%~41.00%,RNase活性上升了35.62%~63.47%,DNase活性上升了35.57%~183.27%,RNA、DNA分别与RNase活性、DNase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铝胁迫下蛋白质、核酸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蛋白酶活性升高导致蛋白质水解,RNase、DNase活性的提高,加速了RNA、DNA的分解;RNA、DNA含量减少,使蛋白质合成速率降低;逆境胁迫导致活性氧增加,膜脂过氧化加剧,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
- 肖祥希刘星辉杨宗武万泉郑蓉王志洁
- 关键词:龙眼铝胁迫氮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