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明 作品数:34 被引量:13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免耕轮作对旱作区土壤水热动态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免耕轮作对土壤性质有明显改善作用。在免耕秸秆覆盖基础上进行燕麦、玉米、大豆3种作物轮作2个周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结合不同作物轮作能调节土壤水热环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贮水量在不同处理间总体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 NHS)〉免耕留低茬覆盖( NLS)〉免耕留高茬( NH)〉免耕留低茬( NL)〉常规翻耕( T),3种轮作方式中均以燕麦-大豆-玉米方式最高。轮作2个周期后NHS、NLS、 NH、 NL分别较T土壤贮水量在作物苗期增加了16.24%、12.16%、8.75%、5.56%,可见免耕覆盖能明显提高土壤水分蓄储能力。土壤温度在0-5 cm土层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大;免耕覆盖在低温时起“保温作用”,能提高土壤温度1.4-2.4℃;高温时起“降温作用”,能降低土壤温度1.8-3.4℃;秸秆覆盖后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同时免耕结合轮作处理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说明免耕轮作在该地区能较大程度的改善土壤性质,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基础和有效保证。 戴云仙 张向前 郭晓霞 杨彦明 王林 刘景辉关键词:耕作方式 轮作方式 速效养分 一种内蒙古中轻度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蒙古中轻度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方法,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以生物措施为切入,结合内蒙古盐碱地特点,综合考虑种植作物、土壤培肥、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提出以燕麦种植为主,配合施用腐熟秸秆和生物菌肥的改良方法。本... 米俊珍 刘景辉 赵宝平 齐冰洁 田露 杨彦明 卢培娜 张力文献传递 一种作物催芽育苗基质复合移栽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物催芽育苗基质复合移栽高产栽培方法,适宜于各类农作物移栽种植。种子催芽育苗与基质复合后移栽,适宜在正常农田、轻度盐渍化土地开展;种子催芽、育苗适宜在小拱棚、中棚或温室中进行;本发明所述复合基质由半炭化生... 杨彦明 刘复伟 罗军 陈新宇 张悦忠 周祎 于长生 王海霞 王亚迅 庞雅祺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旱作谷子苗期生长及土壤保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为明确沙质土壤改良剂的抗旱保苗效果,研究了沙质土壤改良剂不同施用量(0、6 000、12 000、18 000、24 000和30 000kg/hm2)对土壤保水性能和谷子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沙质土壤改良剂能促进谷子出苗及苗期生长,谷子出苗率较不施改良剂处理提高了2.20%-19.78%,出苗稳定时间缩短了1-2d;施用沙质土壤改良剂能增加植株地上部分鲜、干质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略降低的趋势;施用沙质土壤改良剂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土壤质量含水率较不施改良剂处理提高了2.59%-23.30%,土壤贮水量较不施改良剂增加了3.12%-48.55%,且随着施入年限的增加,提高幅度也呈增加趋势。沙质土壤改良剂具有明显的抗旱保苗效果,且随施用年限增加而增强,施用量以18 000、24 000kg/hm2为宜。 米俊珍 刘景辉 杨彦明 徐胜涛 任鹏 于彩霞关键词:谷子 苗期生长 保水性能 菌肥与氮磷肥配施对覆膜马铃薯抗旱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为探究微生物菌肥与氮磷肥配施对半干旱地区覆膜马铃薯抗旱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微生物菌肥与氮磷肥配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入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根际土壤含水量和根系活力,降低马铃薯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处理T_1(尿素37.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微生物菌肥750kg/hm^2)是最优处理,较CK(尿素37.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增产21.05%。菌肥与氮磷肥配施可缓解干旱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 徐畅 刘景辉 杨彦明 白雪 马斌 张兴隆 孙梦媛 张梦玉关键词:微生物菌肥 马铃薯 抗旱生理指标 一种补水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水播种机,它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水箱、肥箱、种箱、旋耕起垄装置、补水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镇压装置,机架的前梁上设置有旋耕起垄装置,补水装置、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中梁上... 刘景辉 杨彦明 乌恩 李金龙 苏一凡 张兴隆 盛阳阳 高天宇文献传递 肥料及增效剂对黑土无机氮水解酶和大豆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设化肥(CK,掺混肥200 kg hm-2)、无肥(WF,掺混肥0 kg hm-2)、化肥+增效剂(HZ,CK+增效剂20 kg hm-2)、秸秆+有机肥+化肥(JYH,秸秆7500 kg hm-2+有机肥30000 kg hm-2+CK)、秸秆+有机肥+化肥+增效剂(JYHZ,JYH+增效剂20 kg hm-2)5个处理,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有机肥、化肥及增效剂对黑土含水量、无机氮含量、水解酶活性、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苗期(VE)持续干旱、分枝期(V6)持续降雨条件下,各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JYH、JYHZ处理可导致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大豆盛花期(R2)至成熟期(R8),WF、HZ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JYH、JYHZ处理,秸秆、有机肥处理在保持表土水分方面劣势明显。(2)大豆生育前期(VE、V6、R2)CK、WF、HZ处理NH4+-N高于JYH、JYHZ处理,而R8期JYH、JYHZ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VE至R8期,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NO3--N含量,增效剂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NO3--N含量。(3)V6期,JYH、JYHZ处理0~4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CK、WF、HZ,配施增效剂可显著提高大豆V6期脲酶活性,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效剂处理可显著提高鼓粒期、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提高大豆生育后期土壤蔗糖酶活性。(4)JYH、JYHZ处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CK提高4.72%、3.78%和6.08%、4.72%,生物产量与总荚数、总粒数、茎节数、株高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该研究为改善黑土耕层结构、降低农田化肥面源污染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祎 杨彦明 郑海春 刘景辉 张博文 李金龙 刘靖煜关键词:化肥增效剂 无机氮 水解酶 黑土 大豆 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栽培方式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为明确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设全膜双垄垄上播种(A1)、全膜单垄垄上播种(A2)、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A3)和露地常耕平作(CK)4种栽培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均能够提高各生育时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效果最好;与露地常耕平作相比,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可以极显著或显著提高马铃薯株高、冠幅、茎粗及叶片SPAD值。同时,全膜垄作栽培方式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降低马铃薯青薯率和烂薯率,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比全膜双垄垄上播种的产量增加5.53%,比全膜单垄垄上播种的产量增加14.23%,其中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孙梦媛 刘景辉 杨彦明关键词:旱作马铃薯 增施磷石膏与不同耕作措施对碱土碳库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盐碱地作物苗期遇降雨或漫灌容易导致土壤结皮,使土壤碳库代谢受阻、微生物生存环境恶化,为阐明施用磷石膏后旋耕、深松、镇压措施对碱土碳库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设磷石膏+旋耕处理(CA),磷石膏+旋耕+苗期浅松处理(QCA),磷石膏+旋耕+苗期镇压处理(ZCA),以不施磷石膏+旋耕处理为对照(CK),通过土壤pH、电导率、有机碳、无机碳及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揭示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施用磷石膏显著降低土壤pH、CaCO3含量,pH降幅以QCA处理最大、CaCO3降幅以ZCA处理最大;施用磷石膏可显著提高ZCA的土壤活性有机碳(D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磷石膏处理使总有机碳增加,增幅4.11%~6.45%;磷石膏显著增加可溶性K^(+)、Ca^(2+)含量,降低Na+含量。磷石膏可提高土壤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变形菌门较CK提高30.66%~34.75%,拟杆菌门较CK可提高21.79%~53.55%,以ZCA处理增幅最为显著;Spearman分析发现,变形菌门与土壤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a+呈显著负相关。真菌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罗兹菌门,CA、ZCA处理子囊菌门的丰度较CK分别提高2.64%、3.98%,各处理担子菌门丰度较CK提高0.65%~9.44%;磷石膏可提高土壤镰刀菌属、被孢霉属相对丰度。Spearman相关性研究发现子囊菌门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K^(+)呈显著正相关;罗兹菌门与土壤Ca^(2+)呈显著正相关。ZCA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DOC、MBC含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为科学指导盐碱地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杨彦明 周祎 张子健 赵洋 高天宇 庞雅琪 王亚迅 包雪莲 郭方亮 刘景辉关键词:磷石膏 碱土 碳库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一种捡石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捡石机包括:车轮、机架;所述车轮安装至所述机架上,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牵引架,所述机架上沿机架长度方向从前至后设置有多组深松铲与碎石收集铲,所述深松铲与碎石收集铲之间且位于所述碎石收集铲上方设置有多组平行... 杨彦明 乌恩 刘景辉 李金龙 苏一凡 张兴隆 盛阳阳 高天宇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