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芬
- 作品数:19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元白菜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总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 1990年
- 蔬菜富含大量的硝酸盐,尤其是绿叶菜类、白菜类其硝酸盐含量高达几千ppm。而亚硝酸盐在新鲜蔬菜中的含量却很低,在绝大部分新鲜蔬菜中未检出。但在运输、储存和加工蔬菜的过程中,由于硝酸盐还原酶及微生物的作用,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人类膳食中摄入亚硝酸盐不仅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且在人体内会合成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
- 杨惠芬李群
- 关键词:硝酸盐亚硝酸盐VC
- 硼氢化钾溶液配制方式和保存时间对HG-AFS测锗的影响被引量:5
- 1997年
- 自从 Braman等在 1972年首先使用硼氢化钠还原氢化元素以来,氢化物发生(HG)技术已成为进行痕量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HG法一般采用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作还原剂,并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稳定剂。目前还原剂最常见的配制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将还原剂溶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另一种是将还原剂溶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后,再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此外,关于还原剂溶液稳定时间的报道也各不一致。本文以HG-AFS测锗时的情况为例,以价格较为便宜、国内目前常用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详细研究了HG法中还原剂配制方式及保存时间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 1
- 陈青川杨惠芬
- 关键词:硼氢化钾锗HGAFS
- 六省市食品中镉含量的调查被引量:21
- 1994年
- 1992牛村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吉林和广东六省市六大类食品中的钢含量进行了监测,共626件样品,其中大米的合格率为95%;蔬菜的合格率为87.8%;面粉、肉类、蛋类、鱼类和奶类食品的合格率均达100%。六个监测网点居民每人每周从食品中隔的个均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暂定容许摄入量。
- 杨惠芬邹宗富金传玉于峰梁春穗徐先顺王旋黄流生
- 关键词:镉食品
- 正交设计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锗被引量:8
- 1995年
-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锗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HG—AFS测定保健食品中锗的方法。检出限为2.3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34%,加标回收率大于97%。该法已用于保健食品中锗的测定,结果理想。
- 陈青川杨惠芬
- 关键词:正交设计保健食品锗HG-AFS
- 蔬菜腌制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大缸和小瓶腌制雪里红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维生素 C(Vc)的变化规律为,在腌制初期(20天),腌菜中出现亚硝峰期,菜体亚硝酸盐含量高达23.1mg/kg。腌制后期,大缸腌菜由于反复取样,受微生物污染而缸中长霉,菜体出现第二次亚硝峰期,亚硝酸盐含量高达152.4mg/kg。小瓶腌制的腌菜,受微生物污染机会少,腌菜在食用期限不出现第二次亚硝峰期。同时发现腌菜中 Vc总含量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所得结果为改变蔬菜腌制方式和制订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卫生标准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
- 杨惠芬
- 关键词:腌制时间酱腌菜卫生情况加工环境感观
- 锗与人类被引量:4
- 1994年
- 锗(Ge)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散元素,它在半导体工业、光学元件和催化剂等方面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锗与人体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仅就锗元素的发现,物理及化学性质,分布、提炼和用途,锗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合成,以及锗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
- 陈青川杨惠芬
- 关键词:有机锗化合物锗烷光学元件半导体工业
- 锗的分析近况被引量:1
- 1995年
- 综述了1990年以来国内外锗的分析现状,介绍了滴定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电化学分析法等在锗微量分析中的应用,并且对锗试样的分解与分离进行了讨论。
- 陈青川杨惠芬
- 关键词:锗微量元素
- 食品中无机锗与锗-132的分别测定被引量:23
- 1998年
-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别测定了保健饮品中的无机锗和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即锗-132),同时对于天然食品中无机锗和锗-132分别测定的条件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陈青川杨惠芬
- 关键词:食品氢化物发生AFS锗-132保健饮品
- 锗的光度分析进展被引量:12
- 1994年
- 锗是一种重要的稀有元素,同时也是半导体工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锗及其化合物的生理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1988年以来国内外锗的光度分析(包括荧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参考文献89篇。
- 陈青川杨惠芬
- 关键词:锗光度分析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
-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程序被引量:2
- 1990年
- 目前,理化检验分析测试的质量控制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环境理化检验工作,早在1960年就开始了水分析的质量控制,于1967年1月联合国水污染控制署(FWPCA)首届会议通过并批准了分析方法和分析质量控制程序,设立了委员会。其后在FWPCA 的中心部门又建立了专门的分析质控实验室。1979年2月在日内凡通过了 WHO/UNEP 质量控制试验性规划。
- 杨惠芬
- 关键词:理化检验水分析水污染控制分析仪器标准参考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