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艳
- 作品数:126 被引量:2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离子液体微乳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液体微乳及其应用,该离子液体微乳以亲水性离子液体的水溶液作为亲水相,以亲脂性离子液体和/或油作为亲油相,并辅以乳化剂,按质量百分比,亲水相比例为10%‑70%,亲油相比例为3%‑60%,乳化剂比例为20...
- 崔秀明王承潇张定杨晓艳熊吟杨野曲媛
- 一种三七类甜蛋白基因PnTLP2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类甜蛋白基因<I>PnTLP2</I>,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如SEQ 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类甜蛋白;本发明采用分子生物学及反向遗传学相关技术证实<I>PnTLP2</...
- 刘迪秋李欣崔秀明白智伟曲媛王承潇杨晓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玛咖变温干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玛咖变温干燥方法,属农产品初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清洗净制的鲜玛咖在室温下沥干水分后进行变温干燥;本发明同传统晾晒法相比,使用热风干燥设备,采用由低温至高温的缓慢变速升温工艺,避...
- 杨野代春艳崔秀明刘迪秋王承潇杨晓艳曲媛
- 文献传递
- 三七“生打熟补”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5年
- 三七是一种生熟两用的药物,由于其生熟功效不同,临床上一直以生三七和熟三七2种形式来应用。在此将对三七"生打熟补"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展开全面、系统的阐述,为三七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 武双崔秀明郭从亮杨野杨晓艳
- 关键词:药理研究
- 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与萌发的生理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以三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及萌发过程中种子含水量、活力和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相比,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下三七种子含水量稳定,种子活力比其高51%,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较小,粗脂肪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随PEG 6000处理浓度的升高,三七种子的萌发特性指标均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水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显著增加;萌发特性指标与渗透物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P<0.01),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0,P<0.01)。综上所述,三七种子因具有脱水不耐受特性,最佳沙埋含水量为5%,成熟后萌发过程最大PEG 6000耐受浓度为15%。
- 廖沛然崔秀明杨野曲媛王承潇杨晓艳熊吟
- 关键词:顽拗性种子后熟过程萌发特性抗氧化酶
- 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联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方法运用微波辅助技术使三七茎叶总皂苷降解生成稀有人参皂苷,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_5含量,以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中各因素对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的影响程度一致,影响次序为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150℃,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_5产率为44.76%;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40 W、微波温度153℃和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_5产率为43.07%。结论 2种优化工艺方法各具优势,均对从三七茎叶中制备稀有皂苷具有应用价值。
- 刘慧颖王承潇杨野杨野崔秀明杨晓艳
- 关键词:响应面法总皂苷单因素试验
- 一种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的玛咖多糖衍生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的玛咖多糖衍生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胶束一端是端羧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另一端是改性的活性玛咖多糖,中间通过二硫键链接,赋予胶束氧化还原敏感特性;玛咖多糖自身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 王承潇郭婷婷崔秀明杨野曲媛刘源杨晓艳刘迪秋
- 文献传递
- 一种屏边三七干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边三七干燥方法,属药用植物产地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将新鲜屏边三七洗净、切段、针刺打孔、恒温干燥和抛光而制得干燥药材;采用干燥前切段,将整根屏边三七的根茎分解为数个干燥个体,同时对每个个体进行针刺打...
- 杨野崔秀明何勤敏杨晓艳刘迪秋王承潇曲媛
- 白黄小薄孔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白黄小薄孔菌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RP-18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对白黄小薄孔菌发酵液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黄小薄孔菌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ntroalbone(1)、antrodiellone(2)、coriolin B(3)、(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l(4)、(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5)。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 向巧崔秀明邹玉林郭敏梁应忠刘吉开杨晓艳
- 关键词:发酵液化学成分
- 一种酸性三七多糖及其提取纯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性三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酸性三七多糖的分子量为2500‑3000k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例为Rha:Ara:Man:Glc:Gal:GalA=0.038:0.045:0.002:0.016:0.031:0...
- 崔秀明刘胜男王承潇杨野杨晓艳曲媛刘迪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