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 作品数:185 被引量:414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傣医“解药”方剂研究分析
- 本文收集傣医“解药”方剂167首,从适应证、剂型、制法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 胥莜云杨梅张晓琳杨宏
- 关键词:傣医解药方剂
- 文献传递
- 浅谈迪庆《藏医精要》的临床治疗特点
- 2007年
- 李玉娟杨梅刘青
- 关键词:用药特色
- 中医与傣医之脉诊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从诊察方法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傣医脉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在诊察方法、思维方式及病象主病规律方面许多共同之处,在脉象机理的阐释方面则二者存在较大差别。提出同中找共同规律,异中求发展,保持各自特色,寻求各自发展的观点。同时,提出借鉴中医脉诊经验,补充完善傣医脉诊内容的建议。
- 杨梅郑进胥筱云玉腊波
- 关键词:中医傣医脉诊
- 《中医诊断学》教学培养一年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提出要培养一年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应从明确《中医诊断学》应成为培养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先导基础课程,分析学生思维现状、培养中医思维模式;优化整合教材内容、精选提炼学习要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强化实作训练等方面入手。
- 胥筱云杨梅付新伟王雪梅
-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教学临床思维能力
- 59味傣医解药研究初探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对59味傣医解药从药味、药性、入塔、功能、傣医内治法与59味解药功能关系、毒副作用、禁忌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研究。研究结果:59味解药的药味以苦味最多,占40.67%,药性多凉,占54.32%,多入水塔,占37.28%,共呈现53方面的功能,但较为集中于清火(热)解毒、止痛、除风、杀虫止痒、解食物中毒等方面。59味解药功能与傣医内治法的关系是:清法应用最多,达100%;解法次之,为98.30%。结论:59味解药多以寒凉、解毒、祛邪、治疗标证为主。
- 胥筱云杨梅张晓琳何丹王雪梅玉腊波
- 关键词:傣族解药
- 《中医诊断学》教材有关潮热问题的初探
-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有关潮热的类型问题及潮热一词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1、凡符合潮热定义的发热均应归入潮热类型;2、部分类型潮热的内涵应适当充实;3、应用潮热一词应具体化,不应抽象化,以免造成概念...
- 胥筱云杨梅鲁法庭何丹王雪梅
- 关键词:潮热中医诊断学
- 文献传递
- 酿乳刍议被引量:2
- 1999年
- 酿乳是指乳母用药,酿成药乳,患儿吸吮后产生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酿乳一法,由来以久,古代文献记载颇多,本文仅就个人学习的古代文献中有关酿乳的认识归纳总结如下。1酿乳法的理论依据1.1病自乳传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理想的必需食物。中医认为母乳为母体气血所化,...
- 熊磊杨梅
- 关键词:婴儿
- 傣医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傣医学为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学之一,针对傣医学面临的"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术失传、后继乏人"的严峻局面,我们开展了傣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在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果惠及傣族地区及周边国家,对弘扬傣医药文化,丰富祖国医药宝库,促进边疆稳定、人民健康、睦邻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 熊磊郑进陈林兴张超杨梅赵怀清陈清华陈柏君夏咸松李玛琳
- 关键词:傣医学教学改革
- 《嘎比迪沙迪巴尼》载方分类浅析
- 《嘎比迪沙迪巴尼》是傣医现存于世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记载方约380余方。涉及了内、外、妇、儿临床各科,但原书没有分类。本文作者把其所载方药根据其临床作用初步分为6大类,以图通过对这些方剂的分类研究,加深对傣医方剂的认识,...
- 盖沂超王寅杨梅张妙兴
- 关键词:傣医方药
- 文献传递
- “八个结合”助推傣医学人才培养被引量:6
- 2015年
- 傣医学为我国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学之一,为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开展了傣医学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构建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中傣医结合、医药结合、医文结合、境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学用结合"的傣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傣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极大改变了傣医学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青黄不接的现状,为傣医药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 熊磊陈林兴杨梅张超赵怀清陈清华陈柏君夏咸松
- 关键词: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