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13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严重烧伤后免疫细胞功能变化和炎症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严重烧伤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失调,易导致创面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病死率。免疫细胞功能适度的活化将有助于烧伤患者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促进创面的愈合,但功能过度激活或者功能低下,则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本文旨在归纳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变化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为完善烧伤患者诊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郑文炼 王小祥 陈文涛 杨荣华关键词:严重烧伤 免疫细胞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中链脂肪乳在严重烧伤病人中的“蛋白消耗置换”作用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脂肪乳剂对严重烧伤病人中的蛋白置换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5年9月间非手术严重烧伤病人例共67例,烧伤面积在48%~75%,随机分为中链脂肪乳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于伤后第4天给予20%中链脂肪乳,500 ml/d,8~10 h缓慢静脉输入,连续10 d;对照组给予平衡盐500 ml静脉输入,其余治疗两组保持一致。于伤后第1、7及14天检测静脉血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结果两组病人在伤后第1天静脉血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伤后第7天总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在正常值范围之内;而两组血浆白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32±4.83)g/L vs (31±5.04)g/L, P>0.05]。伤后第14天,静脉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降低,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08±0.61)μmmol/L vs (0.97± 0.42)μmmol/L,前者为治疗组,后者为对照组,下同,P>0.05],而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其中对照组的白蛋白含量降低更为明显,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28±6.46)g/L vs (23±7.03)g/L,P<0.01]。结论脂肪乳剂有较好的“蛋白消耗置换”作用,可以减轻血浆白蛋白的消耗,是严重烧伤病人较理想的能源物质。 荣新洲 张涛 李庆辉 杨荣华 华荣 黄晓桦关键词:脂肪乳剂 烧伤 白蛋白 水乐维他对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水乐维他对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及白细胞趋向性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烧伤病人87例,随机分为水乐维他治疗组和对照组。水乐维他治疗组于伤后立即输注水乐维他,2只/天,连续2周。分别于伤后第2—... 张涛 荣新洲 杨荣华 华荣 黄晓桦 李庆辉文献传递 严重烧伤后阿米卡星在痂下水肿液药代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单剂使用后在痂下水肿液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10例严重烧伤早期患者在60min内单剂匀速静脉滴注阿米卡星400mg,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痂下水肿液,利用TDx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浓度,使用3P97软件计算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显示,静脉滴注400mg阿米卡星后,痂下水肿液药物浓度-时间数据以二房室模型拟合最佳,阿米卡星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4.35±1.66)h,t1/2β=(80.04±9.52)h,Vc=(13.17±1.32)L,AUC=(1802.49±285.68)μg·h·ml-1,CLs=(0.2272±0.0383)L·h-1。结论阿米卡星在严重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的总体清除率明显减少,半衰期明显延长,为正常健康者血清半衰期的(28.20 ̄44.78)倍,单剂使用后其有效抗菌浓度可维持24h以上,说明早期短程用药即能长时间潴留在第三间隙,在创面基底和创周形成有效的抗生素屏障,有利于防治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 杨荣华 荣新洲 张涛 华荣关键词:烧伤 阿米卡星 痂下水肿液 药代动力学 家兔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中白蛋白吸收现象及药代动力学观察 目的 了解家兔烫伤后早期痂下水肿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变化,分析其规律. 方法 采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3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实验组家兔背部制成8% TBSA的Ⅲ度烫伤,同时痂下注射入血白蛋白作为... 王震 荣新洲 张涛 杨荣华积雪草苷对增生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类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6 2006年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人增生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MMPS/ 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上收集烧伤后5-8个月经积雪草苷治疗和非积雪草苷治疗的增生性瘢痕标本各9例。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增生性瘢痕中TGF-β1mRNA、TGF-β2mRNA、TGF-β3mRNA及MMP1、 MMP1、TIMP1、TIMP2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图象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TGF-βmRNA在增生性瘢痕中主要表达于成纤维细胞胞质,经积雪草苷治疗的增生性瘢痕中TGF-β1mRNA表达明显减少,胞质淡染,统计学上与非积雪草苷治疗组TGF-β1mRN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TGF-β3mRNA在积雪草苷治疗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增多,明显高于非积雪草苷治疗组的TGF-β3mRNA表达(P<0.05)。MMPS/TIMPS在增生性瘢痕中也表达于成纤维细胞胞质,经积雪草苷治疗的增生性瘢痕中TIMP1表达明显减少,与非积雪草苷治疗组TIMP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01);而MMP1、MMP2、及TIMP2在上述两组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Ⅲ型胶原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经积雪草苷治疗的增生性瘢痕中Ⅰ型胶原排列整齐,含量较少,与非积雪草苷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Ⅲ型胶原在两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雪草苷通过降低TGF-β1mRNA表达和增加TGF-β3mRNA的表达,引起TIMP1表达明显减少,从而MMP1/TIMP1对比例增加,达到促进Ⅰ型胶原降解,减轻瘢痕增生的作用。 张涛 荣新洲 杨荣华 利天增 徐盈斌关键词:积雪草苷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金属蛋白酶 增生性瘢痕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降低深Ⅱ度烧伤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本文研究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过程中降低炎症反应的机理.选取严重深Ⅱ度烧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创面应用ADM外加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对照组患者创面应用聚维酮碘软膏纱布覆盖... 林颜 杨荣华 阮树斌 林泽鹏 冯祥生 沈锐 张凤刚 熊想莲 陈晓东关键词:炎症反应 临床疗效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70只6-8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于背部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5只。治疗组大鼠烧伤创面采用Xeno-ADM覆盖包扎,对照组大鼠烧伤创面采用传统外用聚维酮碘换药包扎。按分组情况分别于伤后1、3、5、7、10、14、21 d每组各取5个大鼠,沿创缘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介质TNF-a、IL-8、IL-1的表达水平,采用SSPS 11.0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提示:两组IL-8,TNF-a和IL-1均在第1天开始表达,第5天达高峰,第7-21天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其中,伤后治疗组的TNF-a、IL-8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的表达在第5天到第7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记显示,上述检测因子在两组中的表达规律及组间差异均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结论 Xeno-ADM可有效抑制创面IL-8、TNF-a的表达和促进IL-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陈晓东 施彦 杨荣华 阮树斌 林颜 林泽鹏 沈锐 张凤刚 冯祥生 谢举临关键词:伤口愈合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大鼠严重烧伤后肠绒毛的改变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烧伤后肠绒毛的改变,探讨其与发生肠源性感染的可能关系。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0只,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余下40只作为烧伤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后,经腹腔补充等渗盐水4ml/100g.观察对照组及烧伤组大鼠伤后8、12、24、48h回肠末端肠黏膜形态、中央乳糜管管径、小肠含水量百分比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肠绒毛形态正常;烧伤组伤后各时相点肠绒毛肿胀,肠黏膜细胞间出现宽大裂隙,局部有绒毛缺损。烧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中央乳糜管持续扩大,其管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同时管中存有大量的淋巴液。烧伤组大鼠伤后8、12h小肠含水量百分比分别为(70.5±2.2)%、(69.5±3.1)%,明显低于对照组(76.9±1.5)%(P<0.01),而伤后24、48h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绒毛的变化可能会促进肠道毒素和细菌的侵入,肠淋巴通道可能是肠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烧伤后早期肠黏膜对肠道水分的回吸收过程是短暂加强的。 荣新洲 张涛 杨荣华 黄晓桦 李庆辉关键词:烧伤 肠黏膜 严重烧伤早期阿米卡星在血清与水疱液中药代动力学的调查 目的调查不同时段阿米卡星静脉滴注后严重烧伤早期患者水疱液和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动态变化及药代规律。方法:20名严重烧伤早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烧伤后3-4h用药n=5),B组(烧伤后10小时用药n=5),C组(烧伤后2... 华荣 荣新洲 张涛 杨荣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