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连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松辽盆地
  • 3篇松辽盆地北部
  • 3篇北部
  • 2篇松辽盆地北部...
  • 1篇登娄库组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动力机构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有机地球
  • 1篇有机地球化学
  • 1篇有机地球化学...
  • 1篇有利储层
  • 1篇源岩
  • 1篇运移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杨连华
  • 2篇洪淑新
  • 2篇张民志
  • 2篇邵红梅
  • 2篇王平
  • 2篇王成
  • 2篇沈光正
  • 2篇李茹
  • 1篇滕洪达
  • 1篇金学新
  • 1篇孙先达
  • 1篇潘会芳
  • 1篇党毅敏
  • 1篇黄清华
  • 1篇张静
  • 1篇肖利梅
  • 1篇赵海玲
  • 1篇孔惠
  • 1篇乔建华
  • 1篇官艳华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一种罕见的矿物交代蚀变现象被引量:5
2007年
通过单矿物提取获得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砾岩层高碱砾石中的一种光性特殊的矿物颗粒样品,通过对样品的能谱、扫描电镜、普通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闪石类矿物——富镁亚铁钠闪石。富镁亚铁钠闪石由榍石次生蚀变而来,是一种罕见的矿物交代蚀变现象,即榍石的钠铁闪石化,此现象对深层裂缝发育的砾岩带的储层演化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李茹张民志沈光正杨连华
关键词:榍石钠铁闪石碱交代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古龙凹陷茂206井青山口组一段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松辽盆地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最大的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陆相白垩系发育最为完整的地区,晚白垩世发育连续的以富含有机碳黑色泥岩、页岩与红层泥岩交替出现为主,间或夹少量化学岩的独特砂泥碎屑岩建造。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盆地内广泛分布...
孔惠黄清华党毅敏金学新杨连华
关键词:碳稳定同位素缺氧事件青山口组松辽盆地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砾岩储层特征被引量:17
2006年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新技术对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砾岩储层微观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砾岩发育砾内(压裂成因)裂缝和砾间裂缝。对砾岩微裂缝和不同类型孔隙数量的定量评价及孔隙成因分析表明,砾岩普遍发育微裂缝是其排驱压力和物性下限虽然低于砂岩但仍能成为有利储层的主要原因之一。砾岩含砂量、粒度、砾石成分、填隙物类型及含量、储层物性特征等分析表明,沉积相(含砂量)是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明确了沉积相-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关系。应用砾岩单层物性与试气结果,确定了砾岩储层下限孔隙度为2.7%,下限渗透率为0.05×10-3μm2,并进一步研究了储层物性与产能的关系。
王成官艳华肖利梅邵红梅洪淑新杨连华王平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砾岩储层微裂缝有利储层
海拉尔盆地柯绿泥石和钠板石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柯绿泥石和钠板石为稀有矿物,在储层中并不常见,而两者同时出现则很罕见。通过最近的海拉尔盆地特殊储层样品的扫描电镜和X-衍射试验分析,发现1:1规则混合层矿物柯绿泥石和钠板石同时存在于海拉尔盆地含火山凝灰质蚀变储层或非储层的某些井段中,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岩石孔隙中可以大量出现,指出了本区柯绿泥石和钠板石的组合特征,结合该区地层水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重砂特征等研究了柯绿泥石和钠板石的成因矿物学意义和其他石油地质意义。海拉尔盆地柯绿泥石和钠板石在同一储层样品中的共生存在现象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发现。
张民志孙先达沈光正李茹滕洪达杨连华
关键词:成因矿物学海拉尔盆地
一种管道开孔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开孔器,包括:轴杆、轴套、钻头、旁通管、泄压阀、动力机构,所述轴杆转动且可沿所述轴套的轴向移动的安装在所述轴套中,所述钻头安装在所述轴杆的底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轴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
杨连华韩来成郭鑫刘洪志李括林立栋姜殿龙张雪峰茹义张传刚
松辽盆地北部登娄库组砂岩次生孔隙形成时期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与油气包裹体同期形成的盐水溶液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合本地区埋藏史和热史,确定登娄库组三、四段砂岩天然气成藏期为96~81.5Ma,并可细分为3期(分别为93~91Ma、88.8~82.8Ma和82.3~81.5Ma),前两期持续时间长,第3期时间相对较短。根据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布宏观上受T4断层控制、微观上呈发育→较发育→不发育旋回性分布的特点判断,裂缝是酸性流体的运移通道,早期T4断层的形成时期是次生孔隙大量形成的时期:其中青山口组青-段沉积时期储盖匹配性最好,形成的次生孔隙与油气注入时期匹配,易形成气层;姚家组沉积时期储盖匹配关系好,但气源可能不足,该期形成的次生孔隙可能会形成低产气层或气水同层;登娄库组沉积时期储盖匹配性差,形成的次生孔隙难以保存,最终会形成干层。
王成赵海玲邵红梅洪淑新张静潘会芳杨连华王平乔建华
关键词:松辽盆地次生孔隙运移通道成藏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