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妮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试论审美对史学的影响——以两汉魏晋南北朝“逸传”为例
- 2008年
- 审美向来被认为存于美学之中,实际上,史学作为一门兼具艺术性的学科,同样与审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史书的内容、体裁、体例和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而审美倾向的变化对史书记述内容的影响则更为集中地体现了审美与史学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 林国妮
- 关键词:审美史学
- 佛道二教的影响与魏晋史学的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使佛教和道教获得了广泛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与"政治功利基础"。而佛道二教的迅速发展,对魏晋南北朝史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纪传体正史、杂传、史注以及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在此基础之上促成了新的史学类别——佛教史学与道教史学的产生。它在给魏晋南北朝史学留下了更为明显的"时代烙印"的同时,也使这一时期的史学呈现出一种异于前代的独特的面貌。
- 林国妮
- 关键词:佛道二教魏晋南北朝史学
- 试论隋唐两宋道教史学中的几个观念
- 2012年
- 隋唐两宋时期的道教史学日趋成熟,表现之一即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诸多观念:竭力宣扬道、佛的主从关系,传播道、儒的高下之分,从而形成统摄儒释的独特的正统观;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努力宣扬道教独立于君权的思想,从而形成神权独立的自主观;又呈现了难能可贵的依托道性的平等观。
- 林国妮
- 关键词:正统观平等观
- 公元3—6世纪秦陇史学区域发展探论
- 2008年
- 秦陇地区的史学具有久远的传统,从先秦到西汉,秦陇地区是史官与史家最为集中之地,诞生了杰出的史家,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史著。公元3—6世纪,在秦陇地区立国建号者大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因以史求治和宣扬"正统"等政治需求,使史学受到了较大的重视,对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秦陇史学具有较强的官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史家群体的官方色彩、史学活动的官方色彩、史著内容的官方色彩,构成当时秦陇史学的区域性特征。
- 李小树林国妮邹绍荣
- 隋唐两宋道教史学研究
- 道教史学发轫于两晋,经三百多年的发展,至隋已初具规模,其间产生了一定数量的道教史著,出现了一些对后世颇有影响的道教史家。就史学成就而言,道教史学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历练与准备,隋唐两宋的道教史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更为...
- 林国妮
- 试论清末贵州教案对地方政局的影响——以贵阳教案与遵义教案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天主教在进入贵州的过程中,因宗教信仰、文化理念、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差异与当地各方时有冲突。尤其依附于天主教的特权新势力,与地方传统威权争权夺利,导致教案频发,其中以贵阳教案和遵义教案最为典型。教案不仅给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清廷持续地施加外交压力,也引发了贵州地方政治格局的变动,使得相对平衡的地方政治秩序出现了诸多新变化:贵州地方官绅在教案发生、处理的过程中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体;面对天主教特权势力,贵州地方大员采取各种方式维护传统权威;在一系列奖惩措施中,贵州将自己置于清廷更加严厉的控制之下。
- 林国妮
- 佛道二教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史学
- 魏晋南北朝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相对繁盛的时期,它承继了先秦两汉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得中国史学获得连续性发展,同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特征。可以说,魏晋南北朝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
- 林国妮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学佛教道教文化传播
- 近三十年来国内中国佛教史学与道教史学研究概述
- 2009年
- 林国妮
- 关键词:史学研究中国佛教道教中国史学史研究跨学科史学界
- 隋唐两宋道教史学的求真意识与曲笔记载
- 2011年
- 相比较魏晋,隋唐两宋时期的道教史学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真意识,众多道教史家将求真视作自己的撰述原则,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史学实践,撰写出不少质量上乘的信史之作。但同时,曲笔记载也成为这一时期道教史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面。道教史家或为当权者歌功颂德,或对自身恶行避而不载,又或向佛教进行刻意攻击,以达成"籍为私惠"、"持报己仇"的目的。且由于宗教特性,道教史学的求真意识与曲笔记载表现出了比世俗史学更为复杂的特点。
- 林国妮
- 隋唐两宋道教史学编纂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道教史学编纂肇自魏晋,其发展大势,则自隋唐两宋始。此一时期,除教士外,教外士宦亦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史著大幅增加。同时,道教史家打破了魏晋单一的由私家完成的编纂模式,御制、奉敕编次、私家撰修等编纂方式的出现,使史学编纂呈现多元化特征。弘扬道教;维护统治秩序;参与、记录儒释道间的融合与冲突以及促进道教史学的建设,构成其编纂旨趣和目的。隋唐两宋,道教史学编纂渐趋成熟,这种成熟也是中国道教史学迈向繁荣的表现。
- 林国妮
- 关键词: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