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富山

作品数:11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质
  • 9篇骨质疏松
  • 7篇补肾
  • 6篇方药
  • 4篇肾方
  • 4篇补肾方
  • 4篇补肾方药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骨质疏...
  • 3篇方药治疗
  • 2篇激素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疏松大鼠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形态计量学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疗法
  • 1篇血生化
  • 1篇血生化指标
  • 1篇原发性骨质疏...

机构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林富山
  • 9篇李恩
  • 7篇刘和娣
  • 5篇武密山
  • 4篇佟晓旭
  • 3篇安胜军
  • 3篇陶静华
  • 3篇赵晓林
  • 3篇李芳芳
  • 2篇李彬
  • 2篇谷丽敏
  • 1篇李星海
  • 1篇陈永春
  • 1篇李思
  • 1篇刘崑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西医结...
  • 1篇第四届全国骨...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的相关因素被引量:25
1997年
阐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与性别、年龄、饮食、体重、绝经年限和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证明骨质疏松发生率女性比男性明显增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饮食中加食牛奶者比不食用牛奶者较低;超重和肥胖者比瘦者为低;绝经后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与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
李恩闫素云谷丽敏刘和娣佟晓旭陈永春安胜军林富山李彬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年龄增长绝经年限雌激素水平绝经后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肾虚分型被引量:9
1998年
谷丽敏闫素云安胜军林富山李恩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
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正>根据"肾主骨"的理论,从补肾入手,运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方剂。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其特征为骨矿含量减少,骨的微...
李恩陶静华刘和娣赵晓林李芳芳林富山武密山屈宁
文献传递
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 (0 .1 mg/1 0 0 g体重 ,2次 /w)诱发大鼠的骨质疏松 ,然后加喂补肾中药 ,观察其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 ,包括血钙、磷、ALP、PTH、CT、CT/PTH、E2 、睾酮 (T)、T/E2 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多指标的影响。结果 补肾中药能改善骨代谢 ,促进骨形成 ,抑制骨吸收 ;能恢复机体激素的失衡 ,提高雌激素、睾酮和降钙素的水平 ,降低 PTH水平 ,从而影响钙磷代谢和钙盐的沉积。结论 补肾中药对地塞米松诱发的骨质疏松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刘和娣李星海林富山李恩佟晓旭刘崑
关键词:补肾中药骨质疏松骨形态计量学中药
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与骨折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了545例绝经后女工腰椎和股骨骨密度。通过分析发现,骨密度值以股骨Ward's区最低,结合占正常同龄人百分比、骨丢失率及负重多因素考虑,以第一。
刘和娣林富山李思李彬
关键词: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折股骨绝经后女性骨丢失
补肾方药对骨质疏松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以补肾方药对地塞米松、维甲酸和去势诱发骨质疏松大鼠进行实验治疗,结果显示补肾方药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进一步证实补肾方药有促成骨作用.该实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不同组分对骨质疏松大...
林富山
关键词:补肾方药骨质疏松
补肾方药的不同组分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观察补肾方药的不同组分对骨质疏松大鼠多指标的影响。方法 :每周 2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0 .1mg·10 0g-1体重 ,加喂食低钙饲料 (钙含量 0 .2 % ) ,饮用蒸馏水 ,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后 ,应用经不同浓度醇提处理的补肾方药的不同组分进行治疗 ,之后取血和骨组织 ,观察骨质疏松大鼠的血生化指标及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补肾方药的A ,B ,C ,D各组分对大鼠一般状况的改善程度 ,对血钙、磷、碱性磷酸酶 (ALP) ,甲状旁腺素 (PTH) ,降钙素 (CT) ,CT/PTH ,雌二醇 (E2 ) ,睾酮 (T) ,T/E2 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多指标的影响 ,均不及总组分。结论 :补肾方药经处理后 ,可能破坏或损失了某些有效成分或是破坏了其整体集合作用 。
刘和娣林富山李恩武密山佟晓旭
关键词:补肾方药骨质疏松地塞米松
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被引量:33
1996年
根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选用补肾方药入手,对骨质疏松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方药。实验研究,选用Wistar雌性大鼠,用地塞米松制造骨质疏松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12周观察变化。中药治疗组证明:骨密度、组织形态学变化、骨灰重与病理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血中雌二醇(E2)、1,25-(OH)2-D3呈正相关,与PGE2呈负相关;可促进肠钙的吸收,增加CaBP-D9kmRNA的生成;尿羟脯氨酸明显降低。临床观察,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人90例,随机分为补肾中药组、降钙素组和阿仑膦酸钠组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和12周,继续观察1年。结果揭示,BMD无明显差异,血钙提高,PTH下降,CT和E2提高,综合疗效评定A组为90%,B组为83%,C组为73.38%
李恩陶静华刘和娣赵晓林李芳芳林富山武密山安胜军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补肾方药病理对照阿仑膦酸钠PTH
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根据中医学“肾为先天之本”,具有“主骨生髓”的理论,运用现代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选用补肾中药方剂入手,对骨质疏松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选用Wistar雌性大鼠,用地塞米松制造骨质疏松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正...
李恩陶静华刘和娣赵晓林李芳芳林富山武密山屈宁
文献传递
抗骨松穴位贴剂对大鼠骨质疏松神经激素运行通路的调节被引量:14
1999年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机体内分泌紊乱而致全身骨量减少,骨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常用补充钙剂、维生素D、雌激素及注射降钙素等方法,均取得了不同效果。本课题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和“肾主骨”的理论,在《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
武密山李恩林富山
关键词:骨质疏松穴位疗法外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