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望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血纤溶活性
  • 2篇溶酶
  • 2篇神经麻痹
  • 2篇组织型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纤溶
  • 2篇纤溶活性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纤溶系统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麻痹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活性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林望
  • 3篇赵红东
  • 2篇姜建东
  • 2篇唐冰
  • 1篇黄进
  • 1篇陈祖舜
  • 1篇袁存国
  • 1篇唐斌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麻痹的早期诊断被引量:6
2006年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表现为一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同侧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其病因不同、病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科自去年起将瞬目反射(BR)广泛应用于面神经麻痹诊断中.现将其应用价值做一总结性评价。
林望唐冰赵红东
关键词:瞬目反射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神经肌电图表现被引量:9
2006年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病因不明,患者因其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笔者试用神经肌电图对5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早期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唐冰姜建东赵红东袁存国林望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神经肌电图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纤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规律。方法135例脑梗死组患者于发病96h内,病后14d、3月、6月、9月分别采血,77例非脑梗死组患者先采血一次,然后分别在第一次采血后14d、3月、6月、9月采血。结果脑梗死急性期tPA含量明显升高,PAI-1的含量明显升高。恢复期脑梗死即发病后3月,6月,9月tPA的含量比急性期明显降低,且脑梗死后时间越长tPA含量越低,恢复期脑梗死PAI-1的含量比急性期明显降低。结论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高tPA含量提示纤溶活性的降低。高PAI-1代表纤溶抑制增强。
林望姜建东
关键词:脑梗死纤溶系统
缺血性脑卒中70例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2008年
林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造影
血清叶酸盐与脑卒中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林望陈祖舜黄进
关键词:血清叶酸盐脑卒中
血纤溶活性变化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初次无复发脑梗死患者与再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规律。方法:215例脑梗死患者,按有无脑梗死复发分为脑梗死组(186例)和再梗死组(29例),于发病96 h内,病后14 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采血,测定t-PA和PAI-1的含量。结果:初次无复发脑梗死组与再梗死组在初次发作的急性期,血浆t-PA的水平与PAI-1的水平相似,组间无明显差异。初次无复发脑梗死组与再梗死组血浆t-PA的水平在4 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无明显差异。但PAI-1的水平在初次无复发脑梗死组表现为恢复期比急性期明显降低,再梗死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无明显变化,两组PAI-1的水平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有明显差异。结论:PAI-1的持续升高与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在脑梗死复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望唐斌赵红东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纤溶系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