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神经胶质瘤的双向调节治疗性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胶质瘤的双向调节治疗性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为FAT10多价表位肽与Tim-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复合物;FAT10多价表位肽由表位FAT10<Sub>154-162</Sub>/FAT10<Sub>...
- 袁邦清杨曌沈汉超吴贤群陈羽建林立
- 文献传递
- 二次造影对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二次造影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5例,在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3天行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并3D重建和颅脑CT平扫。首次DSA结果阴性者于2-8周行二次全脑血管造影。结果:115例中83例共发现颅内动脉瘤87个,9例为脑血管畸形、Moyamoya病等,23例首次造影阴性。但23颅脑CT显示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局限于一个脑池或脑叶内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颅脑CT阴性1例。二次造影后在16例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瘤3例。结论:二次造影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于首次造影高度怀疑动脉瘤的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二次造影是必要的。
- 吴贤群林立袁邦清郑林丰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蛛网膜下腔出血
-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附23例报告)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CT引导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2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精确定位,在显微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1例表现为癫痫患者中,10例得到控制,1例需药物控制;术后无新发癫痫病例。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大的临床适用性。
- 沈汉超袁邦清林川凎林立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
- 靶向小胶质细胞的TLR4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小胶质细胞的TLR4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该复合物由Q9肽(QQQKKKKKK)和T9肽(LTQQVVMKF)的融合肽与TLR4RNAi通过静电作用结合而成,该复合...
- 袁邦清杨曌沈汉超吴贤群陈羽建林立
- 文献传递
- 靶向小胶质细胞的TLR4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小胶质细胞的TLR4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该复合物由Q9肽(QQQKKKKKK)和T9肽(LTQQVVMKF)的融合肽与TLR4 RNAi通过静电作用结合而成,该复...
- 袁邦清杨曌沈汉超吴贤群陈羽建林立
- 文献传递
-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疫苗为ISCOM-DNA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全长cDNA的克隆,肿瘤坏死因子BAFF全长cDNA的克隆,重组载体pSta...
- 袁邦清陈羽建沈汗超林立吴贤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神经胶质瘤的双向调节治疗性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胶质瘤的双向调节治疗性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为FAT10多价表位肽与Tim-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复合物;FAT10多价表位肽由表位FAT10<Sub>154-162</Sub>/FAT10<Sub>...
- 袁邦清杨曌沈汉超吴贤群陈羽建林立
- 文献传递
-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疫苗为ISCOM-DNA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全长cDNA的克隆,肿瘤坏死因子BAFF全长cDNA的克隆,重组载体pSta...
- 袁邦清陈羽建沈汗超林立吴贤群
- 文献传递
- 立体定向置入^(125)Ⅰ粒子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125I粒子置入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意义和可行性。方法对63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25I粒子置入组45例,传统手术组1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立体定向置入125I粒子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前者并发症少,新发颅内转移灶时间延长,生存时间增加,生存率明显提高,后者易出现肿瘤复发。结论立体定向置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林立陈邱明吴贤群王飞红袁邦清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