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莉

作品数:5 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类抗原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卵巢
  • 2篇抗原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蛋白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血清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液基细胞学检...
  • 1篇孕酮
  • 1篇诊治
  • 1篇上皮
  • 1篇手术
  • 1篇糖类抗原12...

机构

  • 5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林莉
  • 2篇张蓓
  • 2篇林清平
  • 2篇王金华
  • 1篇陈丽红
  • 1篇黄妍
  • 1篇李晓燕
  • 1篇蒋薇
  • 1篇郑秀
  • 1篇陈小苑
  • 1篇徐朝斌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炔雌醇环丙孕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比较炔雌醇环丙孕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于月经来潮第5天起每日服用1片,连用21 d为1个周期,于下次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个周期。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0.5 g,口服,每日3次;B组患者给予吡格列酮片1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自发排卵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自发排卵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MI、LH、T、FINS、HOMA-IR、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H、T、FINS、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但二甲双胍在降低患者BMI水平方面效果显著,吡格列酮在提高HDL-C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李晓燕张蓓林莉
关键词: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安全性
全文增补中
血清鳞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125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CC-Ag)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Ⅰ~Ⅳ期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SCC-Ag及CA125水平,并对207例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探讨SCC-Ag及CA12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338例宫颈鳞癌患者中随着临床分期进展,SCC-Ag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207例手术患者中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发现SCC-Ag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肌层受侵深度的增加(P〈0.05),血清SCC-Ag值逐步升高,术后SCC-Ag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SCC-Ag在髂总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仅盆腔淋巴结组。而CA125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SCC-Ag可作为临床判断宫颈鳞癌分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标志物。
王金华郑秀陈丽红林莉黄妍
关键词: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鳞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125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97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厦门市第二医院2004年9月~2006年5月收治的97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7例不孕症经宫腔镜腹腔镜检查不孕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36.1%(35P97),盆腔炎61.8%(60P97),宫内病变16.5%(16P97),多囊卵巢3.1%(3P97)。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对不孕症的诊治很有价值。该项检查创伤小,一次检查可同时查清宫腔内和盆腔内的病变,并进行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还可防止宫腔镜手术的副损伤。
林清平张蓓蒋薇林莉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不孕症手术
肿瘤相关因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1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试验组6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和对照组38例(无淋巴结转移)。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表达水平,并分析淋巴结转移与其相关性。根据贝叶斯定理分析血清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结果对照组的血清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中位数分别为223.3 k U·L-1,82.0 pmol·L-1和10.9 U·m L-1;试验组分别为891.0 k U·L-1,238.0 pmol·L-1和16.3 U·m 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癌抗原125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3.85%,特异性为73.68%,ROC曲线下面积为0.77;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60.53%,ROC曲线下面积为0.69;糖类抗原199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4.62%,特异性为57.89%,ROC曲线下面积为0.65。结论癌抗原125、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及糖类抗原199可作为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血清标志物。
林莉王金华
关键词:卵巢癌癌抗原125糖类抗原199
249例细胞学、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初筛中的意义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在2010年8月10日~2011年10月1日期间厦门市第二医院有做细胞学、HPV-DNA分型和活检的患者分析了解细胞学、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初筛中意义。方法:细胞学筛查:所有进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产品进行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法。HPV-DNA分型检测:所有进入研究的患者用凯普公司点杂交的采样工具包从宫颈管采集标本,并由主管技师进行点杂交检测操作并做出分析,检测目前已知的21种致癌型HPV DNA(即13种高危HPV及8种低危和中国人常见亚型HPV)。所有进入研究的妇女使用深圳金科威公司的SLC-2000型电子阴道镜,并由专门的妇产科医师进行检查操作,对可疑病灶进行镜下定位活检。结果:细胞学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总敏感度是91.82%,均高于2种方法单独检测时的敏感度,尤其是CIN2及以上的病变敏感度高达100.00%,因此细胞学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是最稳妥的宫颈癌筛查方案,可以把漏诊率降到最低。结论:细胞学目前还是最可靠的宫颈癌初筛方法,HPV-DNA分型检测只能辅助细胞学进行初筛,还不能完全取代它。对于细胞学AS-CUS的处理,HPV-DNA分型检测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出ASCUS中高危人群。细胞学与HPV-DNA分型检测联合筛查与单独做细胞学相比敏感性有所提高,但是筛查成本大大增加,建议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使用这一种方法。
林莉林清平陈小苑徐朝斌
关键词: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检查HPV-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