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崇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血细胞
  • 2篇噬血细胞
  • 2篇噬血细胞综合...
  • 2篇酸酶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中性粒细胞碱...
  • 2篇综合征
  • 2篇粒细胞
  • 2篇磷酸酶
  • 2篇积分
  • 2篇碱性磷酸酶
  • 1篇性疾病
  • 1篇实验室诊断指...
  • 1篇嗜血细胞综合...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相关疾病
  • 1篇酶检测

机构

  • 4篇玉林市红十字...
  • 2篇玉林市第二人...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 1篇贵港市中西医...

作者

  • 4篇梁崇
  • 2篇邱春红
  • 1篇丘春东
  • 1篇李燕妮
  • 1篇甘宁
  • 1篇苏国生
  • 1篇何新发
  • 1篇刘燕
  • 1篇陈恺

传媒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细胞形态学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在手足口病合并感染患儿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形态学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积分值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合并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及病情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组及HFMD合并感染组,每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次性EDTA扩凝真空采血管,按常规静脉采血1~2 ml,同时做血涂片2张,1张用于瑞氏染色,另1张血片干燥后用10%甲醛固定30 s,按NA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由细胞室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鉴别WBC形态学变化并计数NAP阳性率和积分。结果正常对照组患儿NAP阳性率为(23.58±11.89)%,积分为(28.18±13.82);单纯HFMD组患儿NAP阳性率为(22.8±10.49)%,积分为(26.92±11.9);HFMD合并感染组患儿NAP阳性率为(77.96±8.99)%,积分为(332.7±58.42);HFMD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组NAP阳性率为(22.38±10.54)%,积分为(27.74±12.16);HFMD合并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组、HFMD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后NA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0、28.23、28.37,P均<0.001);HFMD合并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组、HFMD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后NAP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7、36.27、36.14,P均<0.001);其余各组NAP阳性率和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正常对照组、单纯手足口病组、手足口病合并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细胞、杜勒小体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1.9939、129.1737、117.5489、89.4793,P均<0.001);手足口病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前后患儿异常淋巴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细胞和杜勒小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2967、8.6138、8.6318、5.4355,P均<0.001)。结论白细胞形态学检查和NAP阳性率及积分观察HFMD合并感染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对疾病诊断、预后监测均具有重要临床�
梁崇丘春东李燕妮梁珍甘宁陈恺赵风华何新发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感染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收集相关参考文献,综述白细胞形态学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情况,提出相关结论。在收集的参考文献中,主要以白细胞形态联合其他感染因子检测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联合其他感染因子观察细菌感染情况居多,而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积分检测相对较少。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积分检测有待研究探讨。
梁崇苏国生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感染性疾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特征
2010年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特征。方法对56例HP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PS患者常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和凝血异常,部分患者有胸腹腔、心包腔积液,骨髓组织细胞增多,可见到噬血组织细胞。血清铁蛋白(SF)及甘油三酯(TG)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病程凶险,预后差,提高对HPS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认识,有利于加强HPS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邱春红梁崇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实验室诊断指标对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实验室诊断指标对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HPS患者的病因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PS患者常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和凝血异常,骨髓组织细胞增多,可见到噬血组织细胞。血清铁蛋白(SF)、三酰甘油(TG)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结论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中噬血组织细胞≥1%、高TG、高SF、高LDH及低FIB都是诊断HPS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因此提高了对HPS实验室特征认识,有利于加强HPS诊断和有效治疗。
邱春红刘燕梁崇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实验室诊断指标回顾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