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磁共振
  • 4篇成像
  • 3篇扩散
  • 3篇波谱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性病
  • 2篇肿块
  • 2篇肿瘤
  • 2篇卵巢
  • 2篇弥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疾病
  • 2篇加权成像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波谱
  • 2篇磁共振波谱学
  • 1篇早期子宫内膜...
  • 1篇正常成人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殷胜利
  • 4篇李文华
  • 4篇张萍
  • 4篇张忠阳
  • 3篇张韶珍
  • 3篇储彩婷
  • 2篇吴斌
  • 2篇姚晓红
  • 2篇金彪
  • 1篇龚华荣
  • 1篇汤蕴琦
  • 1篇吴相如
  • 1篇崔艳芬
  • 1篇李玉华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正常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 评价质子磁共振频谱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即临床拟诊的AD组(18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25例),正常对照组(60例)。正常对照组再分为两组(50~60岁组和大于60岁组)。所有病人均排除糖尿病及其他高渗性疾病。对各组进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及扣带回后部的单体素PRESS MRS检查,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正常对照组间采用团体t检验,正常组与AD组、VD组对比用方差分析法及q检验。结果 正常对照组两年龄段NAA/Cr、Cho/Cr、及mI/Cr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D组分别与VD组、正常对照组比较,NAA/Cr、Cho/Cr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Cr值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岁以上正常人群mI/Cr值不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AD患者扣带回后部mI/Cr值明显升高,若以大于0.76为标准,则本组AD诊断的阳性预测值接近100%,阴性预测值94.5%。
李玉华张忠阳殷胜利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磁共振波谱学
早期子宫内膜癌MRI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回顾性分析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和判断肿瘤分级的价值。方法对122例经分段诊刮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MR自旋回波T1WI、T2WI和DWI成像检查,观察肿瘤的信号、肿瘤范围、结合带显示及宫颈累及情况,测量ADC值,并进行T2WI和T2WI+DWI分期。结果 Ia期25例,Ib期64例;Ⅱ期33例。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中度强化。T2WI分期的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91.0%,T2WI+DWI分期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93.5%。结论 T2WI联合DWI更有利于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和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
殷胜利龚华荣李文华崔艳芬张萍吴相如汤蕴琦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分期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感兴趣区大小对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椎体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感兴趣区(ROI)大小对病灶ADC值测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经临床随访或(和)影像学复查证实的椎体良恶性病变患者60例92个病变椎体,结合MRI常规序列,行扩散加权扫描,在DWI图像中病灶中心分别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感兴趣区ROI(30、60 mm2),测量病灶信号强度(SI)和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大小ROI所测得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面积ROI比大面积ROI所测得的ADC均值高。小面积或大面积ROI所测得的椎体良恶性病变ADC均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大小可影响椎体ADC值的测量,进而影响椎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吴斌金彪殷胜利
关键词:脊柱疾病磁共振成像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囊性病变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像(DWI)及ADC值在卵巢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例巧克力囊肿、10例囊性畸胎瘤、8例附件脓肿、8例囊腺瘤、6例生理性囊肿、20例囊性卵巢癌进行MRI及DWI检查,通过DWI图拟合出ADC图,选取感兴趣区,测量ADC值并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不同性质卵巢囊性病变ADC值如下:巧克力囊肿(1.01±0.43)×10^(-3)mm^2/s;囊性畸胎瘤(1.80±0.75)×10^(-3)mm^2/s;附件脓肿(1.33±0.75)×10^(-3)mm^2/s;囊腺瘤(2.46±0.34)×10^(-3)mm^2/s;生理性囊肿(2.71±0.07)×10^(-3)mm^2/s;卵巢癌(2.53±0.18)×10^(-3)mm^2/s。卵巢不同囊性病变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且良恶性者组间及良性者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卵巢囊性病变的ADC值进行定量分析,能为卵巢囊性病变定性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其中对于巧克力囊肿、囊性畸胎瘤、附件脓肿、生理性囊肿、恶性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储彩婷李文华殷胜利张忠阳张萍张韶珍
关键词:囊性卵巢病变弥散加权成像
探讨MRS在22例盆腔肿块上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盆腔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术前良恶性的鉴别一直是临床关心的问题.对选择手术治疗方案很重要。MRS作为一种无创性功能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其价值广为接受。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将MRS应用于肺、肝、乳腺、脊柱等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M。本文利用MRS对盆腔良恶性肿瘤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胆碱(Cho)的浓度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作用。
储彩婷李文华殷胜利张忠阳张萍张韶珍姚晓红
关键词:盆腔肿瘤磁共振波谱学
^1H-MRS在卵巢肿块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MR氢质子波谱(1H-MRS)在卵巢肿块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分析各种代谢物对于卵巢肿块的鉴别作用。资料与方法对32例拟诊为卵巢肿块的患者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采用点分辨单体素波谱成像,分析1H-MRS的特征波谱及对照病理结果。结果32例卵巢肿块波谱各有其特点,其中胆碱峰(Cho峰)出现于12例恶性肿瘤,余3例恶性肿瘤及17例良性肿块Cho峰呈阴性;乳酸峰(Lac峰)出现于4例脓肿中。以Cho峰鉴别良恶性卵巢肿块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100%;以Lac峰诊断脓肿的准确性为100%。结论1H-MRS在卵巢肿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Cho峰可作为偏实性恶性卵巢肿瘤的指标,Lac峰对于脓肿有较高的诊断率。
储彩婷李文华殷胜利张忠阳张萍张韶珍姚晓红
关键词: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卵巢肿块脓肿
DWI在鉴别脊椎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DWI在鉴别脊椎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82个病变椎体,其中良性组20例,34个椎体;恶性组30例,48个椎体。选取50例中的正常椎体35例共35节椎体作为对照组。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分析良恶性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并定量测定3组椎体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及恶性组病灶DWI序列均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且2组信号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组、恶性组、对照组ADC值分别为(2.23±0.25)×10-3 mm2/s,(1.62±0.27)×10-3 mm2/s及(0.43±0.34)×10-3 mm2/s,经t检验,各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信号改变不能用于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吴斌金彪殷胜利
关键词:脊柱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