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忠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宋代日记研究
- 宋代日記在漢唐日記的基礎上走向成熟,湧現出衆多的作家作品。這些日記按目的和内容來分,可以分作以下幾類:一是宦遊類日記,二是出使類日記,還有日常生活類日記、史事類日記及文天祥記錄自己被執逃亡之事的日記——《指南錄》等。前兩...
- 母忠华
- 电视剧《喜临门》的多角度解析
- 2009年
- 《喜临门》是一部新加坡电视剧,它对当前人们的家庭观、婚姻观、金钱观、教育观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反映,对现代人具有警示作用。
- 徐涛母忠华
- 关键词:家庭观婚姻观金钱观教育观
-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 2021年
- 文章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然后明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最后论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母忠华徐涛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
- 巴渝诗人来知德诗歌之思想内容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明代理学家来知德,终其一生从事于《易》学研究,取得卓越成绩。在《易》学研究之余,以诗歌充实生活、表达心志、寄情山水。《蜀诗》所选五十四首诗中,题材涉及酬赠、山水、咏物抒情。本文就来诗的思想内容题方面作粗浅研究。
- 母忠华徐涛
- 关键词:来知德诗歌
-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以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愈发凸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巨大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时兴起,并在培养目标、知识素质、能力要求与人文素养等方面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融合发展的空间。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课程及实践教学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融入,既可以提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又能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两个专业的融合发展。
- 徐涛母忠华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 应用转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以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汉语专业为例被引量:9
- 2018年
- 应用转型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培养既具有深厚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课程设置,从理论教学、课程实训、实验环节、实习环节以及科研环节入手,探索并形成了以校内实验(实训)为基础,以校外实习为补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交错并举、层层推进的螺旋式汉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 徐涛母忠华
- 关键词:汉语专业实训
-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主体间性探寻被引量:2
- 2008年
-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经伽达黯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的发展,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是指交往过程中两个以上主体间如何对同一事物达成相同理解,即主体间的相通性和共同性。”
- 母忠华徐涛
- 关键词:主体间性《语文课程标准》交往过程现代哲学当代哲学胡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