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麒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钛合金
  • 4篇合金
  • 2篇有限元
  • 1篇等静压
  • 1篇学成
  • 1篇应力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蠕变
  • 1篇石墨
  • 1篇石墨型
  • 1篇缩孔
  • 1篇缩孔缺陷
  • 1篇气孔
  • 1篇热等静压
  • 1篇铸件
  • 1篇钛板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弥合
  • 1篇精铸
  • 1篇均匀性

机构

  • 6篇宝鸡钛业股份...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宝钛集团有限...

作者

  • 7篇毛麒
  • 4篇王磊华
  • 3篇赵芳利
  • 2篇苏海军
  • 2篇任春燕
  • 2篇王兰芳
  • 2篇李飞云
  • 1篇张爱荣
  • 1篇李冬梅
  • 1篇王勤波
  • 1篇王韦琪
  • 1篇赵志龙
  • 1篇王晓林
  • 1篇张延生
  • 1篇王晓林
  • 1篇田伟华

传媒

  • 2篇铸造
  • 2篇中国钛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C10合金铸造缺陷在热等静压条件下的弥合机理初探被引量:10
2011年
对一处已知的TC10合金封闭的铸造缺陷进行940~950℃、120-130MPa、保温3~3.5h条件下热等静压处理,然后对原缺陷部位进行了金相分析,发现弥合界面依然存在,为断续的黑色线状区域,因此对黑色区域做了扫描电镜.能谱(SEM-EDAX)分析,通过对比该区域与铸件本体化学成分,发现这些黑色区域并非杂质元素聚集的孔洞,而是合金元素不均匀的区域。分析认为,热等静压条件下铸造缺陷的弥合是一个蠕变、扩散连接的过程,当压力高于处理温度下的金属蠕变强度时,封闭的缺陷逐步弥合,时间越长弥合效果越好。
王晓林赵志龙张延生赵芳利毛麒田伟华
关键词:钛合金热等静压蠕变扩散
新型高温钛合金BTi-62421s的铸造性能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新型高温钛合金BTi-62421s的铸造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Ti-62421s合金流动性和充填性比ZTA2、ZTC4差,但优于Ti-55;凝固收缩特点与ZTC4相近,两者收缩率相当,均有集中缩孔倾向,收缩率小于Ti-55;抗裂性优于Ti-55,比ZTC4差;铸造组织为近α态,高温力学性能优异。
王晓林王韦琪赵芳利毛麒苏海军王磊华
关键词:高温钛合金
基于FEM钛合金连接杆精铸过程模拟
2018年
本文基于FEM法建立了ZTC4钛合金连接杆精铸造过程的模型。通过模拟ZTC4钛合金连接杆精铸过程各阶段中的应力和应变结果的分布规律趋势,为研究ZTC4钛合金连接杆精铸过程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毛麒李飞云
关键词:ZTC4钛合金有限元应力
石墨型铸造镍泵体的气孔缩孔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
针对石墨型镍基合金泵体铸造中最易产生的气孔、缩孔缺陷,从铸造缺陷产生的部位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使铸件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一次成品率显著提高。
毛麒王兰芳李飞云宣立强王磊华
关键词:石墨型气孔缩孔
文献传递
纯钛球体的铸造工艺优化设计
针对原铸造工艺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球体铸件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优化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该优化设计消除了厚度差大且两头带厚大圆柱的球阀球体的气孔、缩孔、冷隔等缺陷,工艺具有可靠性,工艺出品率高。
王磊华王兰芳毛麒
关键词:纯钛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光谱法分析TC11钛合金用标样化学成分控制
以充分均匀化处理的海绵钛和中间合金为原料,研究制备化学成分高均匀性光谱法分析TC11钛合金化学成分用标样的合理工艺,并对影响铸锭合金成分均匀性和冶金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成分合格、粒度适宜的...
任春燕李冬梅张爱荣毛麒赵芳利苏海军
关键词:TC11钛合金标样化学成分均匀性
文献传递
基于FEM法的钛板裂纹扩展模型研究
2017年
本文基于FEM法建立了钛板的裂纹扩展模型。通过实际裂纹形貌与钛板裂纹模型的对比,验证实际模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模型,模拟了钛板裂纹扩展的角度、时间、应力及距离与模型迭代步长的分布规律,为研究钛板裂纹扩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毛麒任春燕王勤波王磊华
关键词:钛板有限元ABAQUS软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