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佩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妊娠
  • 6篇超声
  • 4篇阴道
  • 4篇子宫
  • 3篇阴道彩超
  • 3篇孕妇
  • 3篇术后
  • 3篇彩超
  • 2篇血清
  • 2篇异位妊娠
  • 2篇绒毛
  • 2篇盆底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2篇剖宫产术后
  • 2篇子宫疤痕
  • 2篇子宫疤痕妊娠
  • 2篇误诊
  • 2篇误诊原因
  • 2篇误诊原因分析

机构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汤佩玲
  • 3篇李新春
  • 3篇胡淑君
  • 3篇杨存珍
  • 2篇张晓薇
  • 2篇张晓薇
  • 1篇赵康艳
  • 1篇黎燕霞
  • 1篇何志晖
  • 1篇淦亚萍
  • 1篇何炼图
  • 1篇陈全娘
  • 1篇范良生
  • 1篇赵群
  • 1篇杜培
  • 1篇汤庆
  • 1篇周惠玲
  • 1篇何莹莹
  • 1篇关晓琳

传媒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2013年粤...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彩超及MRI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及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20例行阴道彩超,17例1周内行MRI检查.结果 20例中,阴道彩超诊断正确15例(75%),误诊5例(25%),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5%.阴道彩超分为两型:单纯妊娠囊型14例(70%);混合回声包块型6例(30%).MRI分为两型:单纯妊娠囊型:9例(约52.9%);混杂团块型:8例(约47.1%),17例MR检查均正确诊断.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子宫疤痕处的囊性、囊实性结节或肿块.阴道彩超及MRI均可作出准确诊断,MRI在诊断子宫疤痕妊娠方面优于阴道彩超,可作为子宫疤痕妊娠的重要补充.
汤佩玲李新春
关键词:剖宫产疤痕妊娠阴道彩超
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
1996年
回顾分析11例异位妊娠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认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有: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及病史询问、体检欠仔细,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忽视绝育术后或放环者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汤佩玲陈全娘
关键词:异位妊娠误诊
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2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21例,阴道自然分娩11例,同期选择健康未生育妇女13例为对照组。前两组均在产后12周选择3种不同状态下(静态、Valsalva动作时及肛提肌最大收缩状态),采用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生殖裂孔的直径(LHD)、前后径(LHAP)、横径(LHLR)、周长(LHC)及尿道中点至肛提肌的距离(LUG),计算肛提肌弹性εcont,阴道指诊评估肛提肌收缩时的肌力。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阴道自然分娩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生殖裂孔各径线超声检测结果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肌力和肛提肌弹性小于对照组(均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与阴道自然分娩组比较,会阴超声检测生殖裂孔的LHD、LHAP、LHLR、LHC、LUG,肛提肌弹性等差异3组均无统计学(P>0.05),但肛提肌肌力等级较阴道自然分娩组高(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自然分娩者产后均存在生殖裂孔形态学变化,提示妊娠及分娩均存肛提肌损伤,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保护作用有限。
淦亚萍张晓薇汤佩玲杨存珍
关键词:分娩肛提肌会阴超声
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的阴道彩超与MRI资料,所有病例术前1个月内均已行阴道彩超和MRI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误诊、漏诊原因。结果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55.0%、20.0%、25.0%;MRI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0.0%、18.3%,11.7%,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8,P<0.05),MRI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阴道彩超误诊为子宫肌瘤12例,漏诊15例。MRI误诊为子宫肌瘤11例,漏诊7例。影像特征不典型是误诊主要原因,所有漏诊患者均伴有盆腔其他疾病存在。结论子宫腺肌症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子宫腺肌症病灶形态、回声、信号不典型,合并其他病变易导致误诊、漏诊。综合分析病变形态、回声、信号、血流特点及警惕合并症的存在,可提高诊断率。
汤佩玲李新春赵康艳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阴道彩超磁共振成像
血清β-HCG在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清 β HCG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术后疗效观察的意义。方法 :37例输卵管妊娠病人 ,术前 1d及术后第 1d开始每隔 1d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 β HCG水平 ,直至降至正常。同时术后每隔 2d以羊红细胞免疫抑制法检测尿HCG定量 ,直至降至正常。结果 :血 β HCG平均 (12 .8± 4 .38)d降至正常 ,尿HCG定量平均(6 .5 2± 3.34)d降至正常。术后第 1d血 β HCG平均下降率为 6 2 .3%± 11.1%,术后第 3d血 β HCG平均下降率为 84 76 %± 11.95 %。结论 :连续测定血 β HCG可作为异位妊娠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重要辅助诊断指标 ,血 β
汤佩玲张晓薇
关键词:血清Β-HCG异位妊娠术后疗效观察输卵管妊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产前免疫治疗后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产前免疫治疗后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水平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对 87例HBsAg阳性孕妇于妊娠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后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分娩前静脉血、脐血及乳汁的HBVDNA。结果 随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 ,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和初乳排毒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
汤佩玲胡淑君
关键词:母婴传播HBV
中晚期妊娠孕妇盆底二维超声特点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妊娠中、晚期孕妇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的表现特点,为研究妊娠与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孕龄为14~40周的74例中晚期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尿失禁组(34例)和无尿失禁组(40例)。均接受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检查。观察指标有: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偏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晚期妊娠尿失禁组的膀胱颈旋转角度、膀胱颈活动度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角度、膀胱尿道后角均大于无尿失禁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中晚期妊娠尿失禁组的尿道旋转角度与孕周呈中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SUI的中晚期妊娠孕妇膀胱尿道周围支持结构有明显改变,尿道旋转角度随孕周的增大而增加。
关晓琳张晓薇杜培黎燕霞汤佩玲杨存珍
关键词:中晚期妊娠压力性尿失禁
诊断剂量的超声辐射对人类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辐射时间的诊断超声检查对早期妊娠绒毛和蜕膜细胞的影响。方法:将5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0辐射)、Ⅰ组(5min辐射)、Ⅱ组(10min辐射)、Ⅲ组(20min辐射)和Ⅳ组(30min辐射),共5组,在超声辐射后24h取绒毛和蜕膜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状态检测。结果:持续20min以上的诊断剂量超声辐射使绒毛细胞凋亡水平上升,持续30min以上的诊断剂量超声辐射使蜕膜细胞凋亡水平上升(P<0.05)。结论:诊断剂量的超声辐射可以诱导早孕绒毛和蜕膜细胞凋亡,而且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水平不同程度的增高,从优生优育方面的考虑,早期妊娠超声诊断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胡淑君汤佩玲赵群
关键词:诊断超声脱噬作用绒毛蜕膜
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分析被引量:55
2004年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方法。方法 :将 5 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与 4 8例正常孕妇比较。结果 :5 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有 38例 ( 76 % )经饮食疗法后血糖控制效果良好 ,另 12例需饮食疗法加胰岛素治疗方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经临床治疗后 ,5 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 ,除早产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孕妇外(P <0 0 5 ) ,妊高征、感染、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 (FGR)、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病率与非糖尿病组孕妇无区别。结论 :加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 ,用饮食疗法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适时终止妊娠 。
汤佩玲胡淑君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并发症
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11月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阴道内脱出物等原因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并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初步诊断或疑似为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等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经会阴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n=58)与前盆腔组织正常组(n=10)。同时,根据是否合并膀胱脱垂,将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合并膀胱脱垂亚组(n=28)与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n=30)。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对本组68患者在安静状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下的各项盆腔超声指标进行观察和测量,包括膀胱位置、尿道内口漏斗是否形成、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下降度(BND)、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并对合并膀胱脱垂亚组患者进行膀胱脱垂分型。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与前盆腔组织正常组,以及合并膀胱脱垂亚组与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BND、尿道旋转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患者安静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尿道后角。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组与前盆腔组织正常组,以及合并膀胱脱垂亚组与未合并膀胱脱垂亚组患者年龄、体重、孕次、产次及POP-Q分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根据膀胱位置、BND、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本组68例患者中,58例经会阴超声诊断为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均存在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为尿道内口呈漏�
汤佩玲何炼图汤庆
关键词:超声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