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益

作品数:73 被引量:435H指数:13
供职机构: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1篇吸虫
  • 38篇血吸虫
  • 28篇虫病
  • 25篇吸虫病
  • 25篇抗体
  • 22篇血吸虫病
  • 20篇日本血吸虫
  • 12篇菌病
  • 11篇血清
  • 10篇抗原
  • 9篇日本血吸虫病
  • 9篇免疫
  • 9篇ELISA
  • 9篇布鲁氏菌
  • 8篇金标
  • 8篇布鲁氏菌病
  • 7篇血吸虫抗体
  • 7篇循环抗原
  • 7篇胎盘
  • 7篇克隆

机构

  • 41篇浙江省医学科...
  • 36篇杭州市疾病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临安市疾病预...
  • 3篇杭州市拱墅区...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杭州市江干区...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杭州市上城区...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浙江省卫生厅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淳安县疾病预...
  • 1篇齐齐哈尔市疾...
  • 1篇桐庐县疾病预...
  • 1篇建德市疾病预...
  • 1篇金华市婺城区...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73篇汤益
  • 35篇徐卫民
  • 32篇王衡
  • 29篇朱素娟
  • 29篇杨洋
  • 28篇施晓华
  • 26篇王佳
  • 26篇金行一
  • 25篇张素娥
  • 11篇干小仙
  • 10篇王越
  • 9篇蒋健敏
  • 8篇钱宝珍
  • 6篇阎玉芹
  • 6篇霍亮亮
  • 6篇王芃芃
  • 4篇吴龙
  • 4篇朱明东
  • 4篇楼涤
  • 4篇郑志国

传媒

  • 18篇中国血吸虫病...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疾病监测
  • 5篇浙江省医学科...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实用寄生虫病...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杭州市消除疟疾前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杭州市消除疟疾前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疟疾后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6年杭州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比较消除疟疾前(2005—2010年)和消除疟疾后(2011—2016年)疟疾病例的三间分布、感染来源和感染疟原虫种类等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传播媒介消长情况。结果消除疟疾前报告疟疾340例,年均发病率为0.16/10万;消除疟疾后报告227例,年均发病率为0.25/10万。消除疟疾前本地病例报告39例,占11.47%;消除后无本地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消除疟疾前后比较,疟疾病例中男性比例由67.65%增至89.87%;18~60岁人群比例由75.88%增至96.04%;儿童/学生比例由17.35%降至7.49%;消除疟疾前发病时间分布为7—10月,消除疟疾后发病高峰无明显季节性;病例报告地区由郊区(县)报告为主(55.88%)变为主城区报告为主(81.06%);感染来源地由国内周边省份为主(77.94%)变为境外输入为主(99.12%);感染疟原虫种类由间日疟为主(88.24%)变为恶性疟为主(71.81%)。媒介监测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消除疟疾前后中华按蚊平均密度分别为10.0和5.0只/(人·夜)。结论杭州市消除疟疾后,疟疾病例以境外输入性为主,往返境外地区的18~60岁男性是重点防控人群。
金行一朱素娟徐卫民王衡霍亮亮王佳汤益
关键词:疟疾
浙江省布鲁氏菌病疫情与防控对策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态势,提出防控对策,为今后南方地区开展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全省从事牲畜养殖、交易、屠宰、皮毛加工和海洋生物捕捞加工等重点人群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浙江省共监测重点人群7565人,血清学阳性125例,阳性率平均为1.65%,确诊新发布病病例57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检出布病感染者68例。与2010年相比病例数增加了90%,新感染者数增加了7.9%,发生暴发疫情1起,布病病例数为历年最高。发病主要与接触外省引进的病牛羊或羊肉制品有关,医院实验室人员有因接触患者血培养物感染布病,但仅接触本地湖羊的从业人员未发现有布病感染。结论应大力发展饲养本地牲畜,禁止调运高风险区域牲畜,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实行定点交易、集中屠宰。做好职业人群的保护和疫情监测,开展对专业人员的诊治技术培训;做好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控制疫情蔓延。
徐卫民朱素娟王衡王佳杨洋金行一汤益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防控对策
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索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用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S-ELISA)检测SEA-TCA抗原,并根据测得的OD490值和相应抗原浓度计算回归方程式,再用该法和fSjc26GST-PcAb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的血清循环抗原。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流行区和传播阻断地区的人群血清循环抗原。结果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测得SEA-TCA浓度(y)与OD490值(x)呈明显的正相关(r=0.981,y=128.08x-46.95);血清循环抗原的平均含量,急性血吸虫病人(206.27±36.62 ng/ml)显著高于慢性血吸虫病人(122.88±75.13 ng/ml)。两组双抗体S-ELISA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均为100%(34/34),慢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则分别为87.50%(70/80)和78.57%(63/80),特异性分别为90.74%(98/108)和92.59%(100/108)。用以上两法对流行区和传播阻断地区的人群血清进行循环抗原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4.52%(87/252)和9.72%(49/504),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双抗体S-ELISA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能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蒋健敏张素娥施晓华汤益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双抗体夹心ELISA循环抗原
金标渗滤法快速检测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血清IgG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索简易、快速的人曼氏裂头蚴病血清学免疫诊断方法。方法将曼氏裂头蚴可溶性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SPA为检测标记物,采用垂直流渗滤装置检测病人血清中曼氏裂头蚴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曼氏裂头蚴病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为92.0%(23/25),健康人群血清假阳性率为2.0%(2/100);与囊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旋毛虫病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0.0%(16/40)、52.0%(13/25)、13.3%(4/30)、8.0%(2/25)、6.7%(2/30),未发现与广州管圆线虫病、结核病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与ELISA平行检测74人份血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极显著性意义(К=0.871,P<0.001)。结论金标渗滤法检测曼氏裂头蚴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不仅简易、快速而且检出率高,但与肺吸虫病、囊虫病病人血清存在较高的交叉反应,需根据病人饮食史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鉴别诊断。
王越汤益干小仙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病金标免疫渗滤法免疫诊断
塑料条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塑料条ELISA(PS-ELISA)方法,以PVC塑料条代替微孔板,作为ELISA的固相载体,以达到简化操作、节约成本的目的.建立的PS-ELISA方法,在抗原、血清、酶结合物工作浓度选择时,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两法OD值差异不大;检测73份血吸虫病人血清、95份健康人血清、18份肺吸虫病人血清和18份丝虫病人血清,PS-ELISA和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9%、1%、0%、0%和94.5%、1%、0%、0%,两法无显著差异;检测73份血吸虫病人血清,PS-ELISA和ELISA的平均P/N值分别为14.63和5.47,t检验有显著差异(t=12.28,P<0.01);检测95份健康人血清,PS-ELISA和ELISA的平均P/N值分别为1.01和1.16,(t=1.92,P>0.05).结果提示,PS-ELISA可应用于检测血吸虫病,且该法似能提高低感染度的检出率和降低假阳性率.
汤益张悟澄吴志良
关键词:血吸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循环抗原在血吸虫病控制流行地区应用的研究
1996年
对血吸虫病已控制流行地区1099名10岁以上的人群,应用抗血吸虫成虫抗原多克隆抗体(PcAb)为捕捉抗体,抗血吸虫虫卵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MG_2-HRP为覆盖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CAg),并以ELISA检测抗体(CAb)作平行对照.结果CAg和C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5%和4.64%,两者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50例CAg阳性者中,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者31例,而51例CAb阳性者中,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者仅6例.CAg和CAb联合检测能提高检出率.
张素娥施晓华郑志国汤益蒋健敏郁俊豪程国强楼涤屠乐鸣
关键词:血吸虫病双抗体夹心ELISA循环抗原多克隆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弓形虫病感染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杭州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配对研究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43例弓形虫感染者以及43例对照组进行HLA-DQA1、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并进行基因频率、疾病发生相对危险率(OR)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弓形虫感染组HLA-DQA1*0302、HLA-DQB1*0301基因表现频率均显著增高(Pc<0.05);而HLA-DQB1*0504基因表现频率则显著降低(Pc<0.05)。结论HLA-DQA1*0302、HLA-DQB1*0301等位基因与杭州地区汉族人群的弓形虫易感性相关;HLA-DQB1*0504基因频率可能与弓形虫感染的抵抗性相关联。
王佳徐卫民王衡汤益杨洋
关键词:弓形虫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
杭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了解杭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为职业人群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7年杭州市职业人群布病监测和确诊病例资料,对布病监测结果、确诊病例和新发隐性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职业人群个人防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杭州市共监测3 738人,血清学检测阳性95例,其中布病确诊病例82例,新发隐性感染者13例;平均布病感染率为2.5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羊饲养员布病感染率最高,为10.27%(P<0.05)。布病病例和新发隐性感染者主要在屠宰场、羊养殖场聚集的余杭区、临安区和建德市;发病高峰为1—5月;传染源主要为来自绍兴市上虞区某羊交易市场的病山羊或本地病奶牛;感染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病畜或其产品。布病病例以羊乳肉加工销售和羊屠宰人员为主,占69.51%;新发隐性感染者以牛饲养员和羊饲养员为主,占69.23%。布病血清学阳性者检出布鲁氏菌23例,其中羊种3型19例,占82.61%;羊种1型4例,占17.39%。2015—2017年确诊的33例布病病例在工作过程中从不穿防护/专用服装占66.67%,从不戴口罩占69.70%,从不或偶尔戴手套占72.73%,工作结束后从不或偶尔使用消毒液占78.79%,每日工作结束后从不清洗工作场所占45.46%。结论杭州市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从事羊饲养、羊乳肉加工销售者是发病主体;职业人群布病个人防护意识薄弱,应加强该人群的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
朱素娟徐卫民王衡金行一汤益霍亮亮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初步探讨
1996年
本文系探讨用ⅢD_(10)McAb识别1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CIC,并与经聚乙二醇(PEG)沉淀的CIC对照,二者结果相似.该McAb-ELISA方法检测血吸虫病慢性患者67例,46例呈阳性反应,21例呈阴性反应而对肺吸虫病患者59例、健康人23例全部呈阴性反应.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血清CI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郑志国楼涤蒋建敏汤益郁俊豪屠乐鸣
关键词:血吸虫病循环免疫复合物单克隆抗体
金标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IgM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M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为检测抗原,胶体标记羊抗人IgM为检测抗体,建立IgM金标免疫渗滤法(IgM—DIGFA),快速检测不同病期血吸虫病人血清,并以IgG金标免疫渗滤法fig—DIGFA)检测作平行对照。结果IgM—DIGFA和IgG—DIGFA检测25例急性血吸虫病敏感性均为100%;检测72例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5.8%(69/72)和97.2%(70/72)。检测健康人血清100人份,特异性分别为99%和97%;IgM—DIGFA检测135例其它蠕虫病人血清,除1例出现阳性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检测治后6个月病人血清23例,IgM—DIGFA检出8例阳性,抗体阴转率为65.2%(15/23),IgG—DIGFA检出18例阳性,抗体的阴转率为21.7%(5/2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法检测治后12个月病人血清25例,阴转率分别为88%(22/25)和64%(16/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gM—DIGFA不仅简易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对急性、慢性血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IgG-DIGFA相近,且有更好的疗效考核价值,非常适合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
施晓华王越汤益干小仙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IGM金标免疫渗滤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