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杰
- 作品数:8 被引量:11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塞来昔布治疗肝门部胆管癌24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塞来昔布治疗,并与同期随机的17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前瞻性比较,分析2组生存期、塞来昔布治疗的安全性及其镇痛效果.结果:塞来西布组的生存期高于未服用组,2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11.5movs9.6mo,P<0.05);塞来西布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他对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3.3%.结论:塞来昔布可能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吴高松马小鹏汪杰黄丽丽刘岩岩尹玉平刘捷
- 关键词:塞来西布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
-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技术改进(附252例报告)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技术改进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以"血管骨骼化移行凝闭离断法"为核心的血管处理、精细被膜解剖、"整块切除"等系列技术改进方法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252例甲状腺癌病例。结果25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中12例(4.8%)发生短暂性有症状低钙血症,无1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短暂性及永久性损伤。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技术改进后安全、可靠。
- 吴高松马小鹏刘岩岩汪杰尹玉平易继林邹声泉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切除术低钙血症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壁窦道结石残留并感染累及肝脏一例报道被引量:4
- 2009年
- 刘岩岩吴高松刘捷汪杰黄丽丽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结石残留腹壁窦道肝脏胆囊多发结石上腹胀痛
- 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Zuckerkandl结节(zT)与喉返神经(RLN)和上甲状旁腺(sP)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同一手术组连续施行的153例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癌121例,甲状腺良性疾病32例)行回顾性分析,观察zT的有无及大小,及与RLN和sP的解剖位置。结果zT出现在多数病例:在右侧为88.2%(135/153),左侧为82.4%(126/153),两侧同时出现的为76.5%(117/153)。RLN主要位于zT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其右侧为91.7%(99/108),左侧94.7%(90/95)。sP右侧94.4%(102/108)在zT的头侧10点和11点钟方向,其左侧92.6%(88/95)在zT的头侧1点和2点钟方向。结论ZT与RLN和SP之间有着重要的解剖关系。
- 刘岩岩吴高松马小鹏刘捷汪杰黄丽丽尹玉平
-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旁腺
- 介绍一种有助于胆道再次手术中显露胆管的新方法被引量:2
- 2009年
- 马小鹏吴高松刘岩岩刘捷汪杰
-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再手术超声检查
-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BRAF基因点突变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突变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104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BRAF点突变。结果在104例标本中,仅在PTC中检测到BRAF点突变,突变率为58.2%(46/79),其他类型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均未检测到BRAF突变。在PTC中BRAF基因突变与肿瘤高分期、腺体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BRAF基因突变是PTC中较常见的遗传学事件,它与肿瘤的分期、腺体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关系。
- 汪杰吴高松马小鹏刘岩岩陈华涛黄伟
- 关键词:BRAF基因突变甲状腺癌
- 趋化因子SDF-1a生物半衰期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血清趋化因子SDF-1a的动态变化,评价利用SDF-1a的半衰期(T1/2)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同一医疗组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检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术后以及每次化疗前1天的血清趋化因子SDF-1a的含量,观察治疗后SDF-1a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其半衰期,分析其与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治疗后无复发转移组85例,手术以及化疗后血清SDF-1a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而复发转移组27例SDF-1a下降缓慢,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复发转移组的SDF-1a半衰期较无复发转移组明显延长(P<0.01);取半衰期≥14 d预测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1.5%、70.6%及73.2%.结论 乳腺癌治疗后血清SDF-1a的动态变化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血清SDF-1a半衰期对于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有临床价值.
- 吴高松马小鹏刘岩岩汪杰黄丽丽刘捷尹玉平易继林邹声泉
- 关键词:乳腺肿瘤半衰期趋化因子类
- 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7
- 2010年
- 目的评估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护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意义。方法同一医疗手术组连续实施的1019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术中在解剖游离甲状腺的过程中注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包括:正确辨认甲状旁腺,精确解剖甲状腺被膜,最大限度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并记录保留甲状旁腺数目。检测并对比术前、术后24—48h的血清钙离子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术后出现低钙血症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进行1—6个月的支持治疗及随访。结果1019例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均原位保护至少1枚甲状旁腺。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89例(8.7%),出现有症状低钙血症者42例(4.1%);治疗及随访6个月~2年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钙水平均恢复正常。原位保护甲状旁腺3和4枚的患者术后出现PTH降低者(69/999)较保护1和2枚的患者(20/20)显著减少,低钙血症症状的发生比率也显著减少(分别为25/999和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甲状旁腺的原位保护是预防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有效手段。
- 吴高松马小鹏刘捷刘岩岩汪杰黄丽丽尹玉平易继林邹声泉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低钙血症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