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春升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高血压
  • 6篇出血
  • 5篇脑出血
  • 4篇外伤
  • 3篇动脉瘤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外侧裂
  • 3篇外侧裂入路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侧裂
  • 3篇侧裂入路
  • 2篇血压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治疗
  • 2篇治疗高血压脑...
  • 2篇栓塞
  • 2篇皮质
  • 2篇外科
  • 2篇外引流

机构

  • 12篇宜兴市人民医...
  • 2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4篇沈春升
  • 8篇许文辉
  • 5篇蒋建刚
  • 3篇宋金海
  • 3篇万春阳
  • 3篇朱立平
  • 3篇张翔
  • 2篇周志平
  • 2篇蒋建刚
  • 2篇冯海湘
  • 2篇张建平
  • 2篇朱立平
  • 2篇吴达
  • 2篇吴小明
  • 2篇周志平
  • 1篇周立平
  • 1篇朱国
  • 1篇蒋震伟
  • 1篇吴小明
  • 1篇张旭辉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2篇江苏省第十八...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48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室出血的脑室外引流治疗。方法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48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率83.3%,死亡8例,病死率16.7%。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翔沈春升许文辉蒋建刚张建平冯海湘朱立平万春阳吴小明周立平张旭辉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高血压脑室出血尿激酶
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病例资料。结果术后生存病例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评价: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张翔沈春升许文辉蒋建刚张建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
改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36例分析
2009年
张翔沈春升许文辉蒋建刚万春阳吴小明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高血压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朱立平宋金海沈春升蒋建刚许文辉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病人致残率致死率
急性脑梗死采取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提高临床效果观察
2022年
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干预,记录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本文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NIHSS评分等。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经数据统计,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此外,在NIHSS评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在FIM评分方面,观察组更高,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显著。症状性颅内出血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出血症状的人数分别为0例,1例;再梗死分别为0例、2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1例、2例;死亡人数分别为0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00%、对照组24.00%,各组数据差异较大。结论 本病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干预,疾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并且安全性更高、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沈春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
外侧裂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HIG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基底节区出血占70%,提高手术效果是目前外科治疗发展方向.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HICH患者中,随机选择并分别采用皮质造瘘及经侧裂-岛叶入路血...
朱立平许文辉蒋宽沈春升蒋建刚
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清除率>90%者23例,80%-90%者3例。术后存活25例;存活病例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3例,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对脑组织损伤小和清除血肿彻底等优点。
沈春升许文辉蒋建刚张翔朱立平冯海湘蒋震伟吴小明万春阳周志平
关键词:高血压外侧裂入路
支架辅助栓塞与单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从2009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401例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或者单纯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动脉瘤复发率、预后效果等。结果277例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124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栓塞组栓塞后即刻Raymond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者占比分别为72.6%(90例)、21.8%(27例)、5.6%(7例),而单纯栓塞组为58.1%(161例)、32.9%(91例)、9.0%(25例),支架辅助栓塞组的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率较高(P=0.022)。单纯栓塞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5%(18/277),而支架辅助栓塞组为8.1%(10/124),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569)。单纯栓塞组和支架辅助栓塞组的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3.3%vs.4.0%,P=0.693),但支架辅助栓塞组术后6个月复查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栓塞组(12.6%vs.22.2%,P=0.042)。结论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相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患者的术后即刻栓塞率较高,术后6个月复发率较低,同时不增加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蒋宽许文辉周志平宋金海朱国沈春升吴达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弹簧圈HUNT-HESS分级MRS
颅脑损伤后脑梗死38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8例,分析并随访治疗结果。结果住院时间为7-58d,中位时间39d。3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Ⅰ级9例(24%);Ⅱ级13例(34%);Ⅲ级8例(21%);Ⅳ级4例(11%);植物人2例(5%);死亡2例(5%),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脑功能衰竭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个月-4年。1例在出院时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出院3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6例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着重强调早期治疗,应特别注意脱水药物和止血药物的使用。
周志平沈春升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
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比较研究
吴达许文辉周志平宋金海沈春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