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教育
  • 5篇高等教育
  • 4篇贷款
  • 4篇助学
  • 4篇助学贷款
  • 3篇贷款政策
  • 3篇议题
  • 3篇议题建构
  • 3篇助学贷款政策
  • 3篇国家助学
  • 3篇国家助学贷款
  • 3篇国家助学贷款...
  • 3篇高校
  • 2篇信息科技
  • 2篇社会
  • 2篇互动
  • 1篇大众高等教育
  • 1篇大众化
  • 1篇导师
  • 1篇动机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巴伊兰大学

作者

  • 11篇濮岚澜
  • 3篇赵伟
  • 2篇陈学飞
  • 1篇陈皓明
  • 1篇李文利
  • 1篇马丁·特罗
  • 1篇李湘萍

传媒

  • 3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
一、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分析进路教育变迁的社会一政治理论认为:一个教育变迁要被公认(putative),除特定的社会历史动力因素外,尚需要动员、意识形态影响等多种因素的支持。在从社会压力到制度形式变化的过程中,政策行动者都竭...
濮岚澜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政策议题教师资格认定高等教育创新学生公寓管理
文献传递
博士生科研指导的运作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濮岚澜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
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被引量:130
2003年
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对普及高等教育的本质进行反思 ,并对其所需条件的认识进行更新 ,这涉及到高等教育制度结构和对待高等教育态度的深刻变革。精英形式的高等教育需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在比较的背景下主要分析了美国及欧洲社会的高等教育在走向普及形式的过程中面临危机的原因 ,认为美国特有的结构特征和文化特征赋予了其独特优势。而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各国经济。
马丁·特罗濮岚澜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制度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中国教育政策的议程设置过程研究——一个信息互动网络的视角被引量:1
2005年
濮岚澜陈学飞
关键词:信息互动教育政策公众议程媒介议程社会情境
信息科技开创研究生培养新局面被引量:3
2001年
笔者论证了信息科技对于培养创造型、职业型及全面素质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濮岚澜赵伟陈皓明
关键词:信息科技研究生教育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高校
高校师生关系:一般理论及应用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师生的教与学关系是一个充满了影响力量的作用过程 ,学生和导师都有能力使之发生改变。本文利用管理学中的“权力理论”对师生互动关系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并应用于解释博士生科研指导的运作机制 ,抽象出科研指导过程的运行本质 ,区分出导师权力的不同来源和特性。认为应以此为基础去分析导师和学生彼此的职责、任务及角色定位 ,并把它们作为指导师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参考和纲领 ;认为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 ,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范式 ,师生之间的调适、匹配才是良好指导效果的关键。因而 ,指导模式的多样化局面不仅由高等教育系统的固有特点所决定 ,而且也将对高层次研究教学中破除旧规、创造新知的环节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濮岚澜赵伟
关键词:师生关系权力动机互动高校导师
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
本文对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分析进路进行了论述,并简述了议程的设置与议题建构的一些内容,并得出结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议题的建构过程与其说是完全由一方有意策划的结果,还不如说是政策行动者话语互动网络的产物;但在这一互动过程中...
濮岚澜
关键词:助学贷款贷款政策高等教育
信息纪元中的高等教育管理被引量:16
2001年
本文以清华大学为主要案例 ,概述了信息科技尤其是网络媒介目前在我国高教管理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影响。运用威廉姆·E·多尔的控制理论 ,从复杂性控制与过程性控制角度分析信息科技介入教育管理的特点、优越性与趋势 ;同时对信息技术介入高教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揭示出现行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均源于仅关注技术因素。而现代教育管理系统的构建不仅是技术问题 ,更是关于“人”
濮岚澜赵伟崔龙铉
关键词:信息科技教育管理信息化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助学贷款的不同目标——对贷款的设计、评价及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被引量:21
2004年
本文对世界各地助学贷款的不同目标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论 ,着重论述了两种不同目标取向的助学贷款之间的差异 :第一类助学贷款追求经济目标 ,如贷款的设立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 ,为紧张的大学财政获取额外财源 ;第二类助学贷款追求社会目标 ,如设立贷款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大学。以经济目标为导向的助学贷款一般不含政府补贴 ,以社会目标为导向的助学贷款可能享受政府的补贴 ,但需要对贷款对象进行认真仔细的确认。文章最后指出 ,助学贷款的设计和评价必须考虑到贷款政策的目标。
艾德里安·齐德曼李湘萍濮岚澜李文利
关键词:助学贷款成本补偿收费标准高等教育
高校校办高新技术企业办学战略优势的研究
1999年
濮岚澜赵伟
关键词:校办产业办学战略高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