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赟
- 作品数:34 被引量:245H指数:11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森林空间结构及水源涵养功能被引量:7
- 2014年
- 林分空间结构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关系一直是森林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我们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选取林分空间结构、林冠截留和河川径流等监测样地,采用特征参数统计分析、多度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林分空间结构因子及其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祁连山大野口流域49块样地的2 819株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胸径、树高、冠长、冠幅、冠幅面积的分布曲线比正态分布平缓,树龄、胸径断面的分布曲线比正态分布剧烈;径级从1~5cm到26~30cm、高度级从2~4m到18~20m、冠长级从2~4m到12~14m、冠幅级从2~4m到4~6m,其多度分别为89.4%、94.4%、77.8%和82.7%。(2)林冠截留年总量和平均截留率分别为139.1mm和35.28%;(3)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海拔对树高影响较大,对冠长影响较小,与其他因子不相关;坡向对冠幅影响最大,对冠长、树高影响较小;坡度对这些因子几乎没有影响。径级与多度、冠长与多度均符合三次多项式关系;胸径与树高、冠长、冠幅、树龄符合线性多元回归函数;雨量级与林冠截留率呈反比。本文可为流域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与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
- 牛赟刘贤德李新张学龙赵维俊
- 关键词:空间结构降水林冠截留
-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的地面气象观测,采用参数特征值算法、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和无偏估计等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月际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平均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水面蒸发分别为374.06mm、1.62℃、60.91%、745.27hPa、2.52m/s、1633.14h、995.64mm,其年际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水面蒸发、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气温、水面蒸发、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气压.气温和水面蒸发与降水变化,属于强相关;气压年际变化不大,解释降水不明显,属于极弱相关.综合R2检验、F检验、t检验结果,降水与其他气象因子回归模型除10月份以外,其他月份在95%置信度区间上为可信.
- 成彩霞牛赟陈刚李雯靖
- 关键词:降水气象因子
- 不同植被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的酶活性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以甘肃敦煌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在分布黑果枸杞,骆驼刺以及黑果枸杞和骆驼刺混生植被的盐碱地上选取0~20、20~40和40~60 cm土层,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l-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且集中在土壤0~20 cm;电导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阴离子中Cl-含量大于SO42-,阳离子中Na+含量最大。不同植被和不同土层中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数量最少,放线菌数量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而脲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域盐碱地土壤盐以NaCl为主,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多。
- 孟小伟牛赟海龙海龙
- 关键词:植被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土壤水热空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土壤水热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影响较大,为了研究流域空间上的水源涵养功能变化规律,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布设90个土壤水热监测探头,对已取得的100多万个数据采取相关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研究土壤水热空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海拔增大,土壤水分呈波动性增大趋势,增大率约为2.35%·(100m)-1,土壤温度呈波动性降低趋势,降低率约为0.74℃·(100m)-1.半阴坡土壤水分比半阳坡高1.2倍、比阳坡高1.7倍,半阳坡土壤水分比阳坡高1.4倍.半阴坡土壤温度比半阳坡低1.6倍、比阳坡低2.2倍,半阳坡土壤温度比阳坡低1.3倍.土壤水分与其深度呈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变化关系,土壤温度与其深度呈线性函数关系,深度每增加10 cm,其温度降低约0.536℃.亚高山灌丛林比乔木林土壤水分高1.5倍、比草地高1.7倍,乔林比草地土壤水分高1.2倍.亚高山灌丛林比乔木林土壤温度低1.6倍、比草地低2.3倍,乔木林土壤温度比草地低1.4倍.高海拔半阴坡灌丛林土壤温度变化最剧烈,低海拔阳坡草地土壤变化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探索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 牛赟刘贤德苗毓鑫车宗玺
-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海拔坡向坡度
- 黑果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转录组测序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果实在不同发育阶段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黑果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黑果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青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的果实为材料,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Solexa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de novo组装,并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得到N50值为1743 bp及平均长度为1262.65 bp的黑果枸杞Unigene共有43573条。在GO、KEGG、KOG、NR和SwissProt数据库上得到注释的Unigene总数为23723条,占总Unigene的54.44%,有3726条Unigene在这5个数据库中同时得以注释,但还有19850个Unigene在这些数据库中没有得到注释。23559条和17212条Unigene分别在Nr和SwissProt数据库有同源比对信息。GO数据库中注释到的15064个Unigene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等3大类62个功能组。KOG数据库中注释到的13128个Unigene功能系统分为25类,其中黄酮类代谢途径所属的Q类(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运输和代谢)共获得了520个Unigene注释。以KEGG数据库为参考,将4951个Unigene定位到215个代谢途径分支,其中有45个Unigene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在黑果枸杞果实转录组中发现16815个SSR位点:最多的为单核苷酸SSR,占72.92%;最少的是6核苷酸,占0.04%。【结论】共得到43573条Unigene,有23723条Unigene在GO、KEGG、KOG、NR和SwissProt 5个数据库中得以注释,筛选出与类黄酮生物合成有关的Unigene 45个,这为与黑果枸杞果实品质有关基因筛选、克隆和功能分析等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 孟小伟牛赟马彦军
- 关键词:黑果枸杞果实发育转录组测序功能注释
- 一种林业育苗用灌溉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育苗用灌溉装置,属于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传统的灌溉装置适用范围较低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连接管,安装孔上设置有限位组件,连接管周侧与限...
- 董继业牛赟
- 黑河中游荒漠区植物生长与水分变化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建立的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对土壤各层含水率、植被生物量、盖度、地下水埋深、降水量等9a(2006—2014年)长期定位监测,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植被生长和水分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平均质量含水率、植被平均生物量、平均盖度、地下水埋深、降水量年均分别为2.38%、136.13g/m2、11.01%、271.63cm、141.56mm年际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质量含水率〉植被平均盖度〉降水量〉植被平均生物量〉地下水埋深,其中土壤质量含水率和植被平均盖度呈波动性增加趋势,植被平均生物量、地下水埋深、降水量呈波动性略有减小趋势。(2)在一年的植物生长季的3~11月份期间,降水量、地下水埋深变化步调基本一致,各层土壤含水率变化步调基本一致。(3)植被平均盖度与土壤各层质量含水率中度正相关,与降水量低度相关,与其它因子关系极弱。(4)植被平均盖度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79.2%,误差平均为0.381,解释变差可达89.9%。本研究可为荒漠化防治中的水资源管理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对水资源影响的评估等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数据。
- 牛赟张永喆张虎刘建海赵国生
- 关键词:盖度荒漠化防治黑河中游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响应关系分析
- 牛赟
- 一种林业保护用除虫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保护用除虫装置,包括高压网框,所述高压网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盖板,位于高压网框上方位置设置的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盖板相对一侧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高压网框的内部为中空设...
- 李健康牛赟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分结构及其土壤水热特征分析被引量:29
- 2014年
- 在祁连山区,由于冻土的存在,在关注林分结构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林分结构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因为土壤温度调节着土壤水的形态(冻土水或消融水)及其植物的生长。为此,选择祁连山较典型的大野口流域,在各支流建立49块典型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样地进行树高、树冠、胸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野外调查;采用特征描述统计、多度分析、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林分结构及其土壤水热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水平结构来看,胸径断面和冠幅投影面积与所在陆面面积比值为0.31%和25.58%,从垂直结构来看,树高、冠长分别为1.10 m·m-2和0.71 m·m-2。(2)径级从1-5 cm到26-30 cm、高度级从2-4 m到18-20 m、冠长级从2-4 m到12-14 m、冠幅级从2-4 m到4-6 m,其多度分别为89.4%、94.4%、77.8%和82.7%。(3)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海拔对树高影响较大,对冠长影响较小,与其他因子不相关;坡向对冠幅影响最大,对冠长、树高影响较小;坡度对这些因子几乎没有影响。胸径与树高、冠长、冠幅、树龄均中度正相关;郁闭度或林分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低度负相关,胸径和树高与40-60 cm深处的土壤含水率相关性最大,与0-10 cm和10-20 cm的相关性最小;郁闭度、冠长和冠幅对40-60 cm深处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大,胸径和树高与土壤温度负相关。在寒区旱区,林分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多度及其海拔、坡度、坡向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相互关系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林分结构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机理提供参考资料,为生态建设中林分结构调整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可持续发挥提供科学依据。
- 牛赟刘贤德王立赵永宏常博
- 关键词:林分结构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青海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