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镇江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马吲哚、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 目的: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的重要内容,体脂分布异常,尤其是腹内脂肪积聚,可能参与IR的发生与发展,已被确认是2型DM、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二甲双胍改善IR作用已被共识,有报导马吲哚既可减肥,又有更好地降脂、...
- 陈军建王东杨玲曹桃芬
- 文献传递
- 体内、外血小板活化时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10
- 1998年
- 目的和方法:用花生四烯酸(AA)诱导正常人(n=12)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活化。结果:AA组、消炎痛+AA组及对照组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浓度分别为:(51±25、5.0±2.8及54±32)ng/L,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别;但AA组TXB2与P-选择素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消炎痛对两者的升高有几乎完全的抑制作用。2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浆DH-TXB2浓度(108~550ng/L)远高于对照组(10~93ng/L),无重叠,但两组之间TXB2与P-选择素浓度均有50%左右重叠。另6例患者服用900mg阿司匹林后血浆DH-TXB2下降43%(P<001),但服药前后TXB2及P选择素浓度无显著改变。结论:DH-TXB2作为TXB2的体内主要酶代谢产物。
- 阮长耿王山喜毛静安张晓林陈惠娟王东
- 关键词:血栓素B2P-选择素血小板脑梗塞花生四烯酸
- 脉络宁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糖尿病 (DM)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和作用。方法74例DM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9例 ,对照组35例 ,分别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甲装微循环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后疗效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2、脉络宁治疗组甲襞微循环改变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3、两组间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差异显著 ,P<0.05。结论脉络宁对DM周围神经病变及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
- 陈军建王东曹桃芬杨玲
- 关键词:脉络宁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甲臂微循环
- 马吲哚、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 2001年
- 对 1 2 0例腹型肥胖 2型DM者 ,随机分成二甲双胍组、马吲哚组和二甲双胍、马吲哚联合治疗组 ,分别测定各组间治疗前后的体重、BMI、腰围 /臀围、血TG、CHDL、HDL、IAI、FINS、FPG。结果 :①马吲哚、二甲双胍及联合治疗三组间治疗后的体重、BMI、腰围 /臀围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 ;其中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各组下降更为明显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5。②治疗后各组的TG、CHDL、FINS、FPG及IAI均有下降 ,HDL有缓慢上升P <0 0 5 ,而联合用药组与其它两组相比改善更显著P <0 0 5。结论 :二甲双胍、马吲哚联合治疗腹型肥胖的 2型DM疗效确定 。
- 陈军建王东杨玲曹桃芬
- 关键词: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
- 甲亢患者22例血脂变化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0年
- 王东袁国跃陈军建
- 关键词:甲亢血脂甲状腺激素病理
- 胰岛自身抗体测定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胰岛自身抗体测定对 2型DM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5 2 8例 2型糖尿病 (DM)患者中胰岛细胞抗体阳性者 95例 ,其中谷氨酸脱羧酶 (GAD)抗体阳性 39例 ,胰岛细胞抗体 (ICA)阳性 5 6例 ,两者均阳性 15例 ,并根据其空腹血糖和胰岛细胞功能分为轻、中、重 3组 ,测定其最高BMI及目前BMI、FBG及空腹和糖负荷后 6 0min、12 0min、180minC肽水平。同时根据各组发病年龄、病理、酮症 酸中毒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GAD抗体中度组阳性检出率高于轻度组 ,P <0 .5重度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 ,P <0 .0 1。②ICA测定中度组阳性检出率高于轻度组 ,P <0 .0 5 ,重度组则显著高于轻度组 ,P <0 .0 1。③中重度组平均FBG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空腹血糖负荷后 6 0min、12 0min、180minC肽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 ,C肽无显著临床意义 (P >0 .0 5 )。④重度组发病年龄较中、轻度组 (P <0 .0 1)病程及体重亦降低 (P <0 .0 5 ) ,而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酮症 酸中毒发生率重度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及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临床上诊断为 2型DM患者相当一部分可视为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 陈军建王东曹桃芬杨玲汪毅
- 关键词: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胰岛细胞抗体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