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增殖
  • 2篇皮肤
  • 2篇疱疹
  • 2篇瘢痕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MIR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当归
  • 1篇当归四逆
  • 1篇地氯雷他定
  • 1篇地氯雷他定片
  • 1篇点阵
  • 1篇多糖核酸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亚群
  • 1篇颜面

机构

  • 10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王东
  • 4篇王珺
  • 3篇任凯芳
  • 3篇孙田
  • 2篇王凯波
  • 2篇刘岩
  • 2篇王珍
  • 2篇王强
  • 1篇王琛琛
  • 1篇李铁男
  • 1篇张欣
  • 1篇陈家惠
  • 1篇付洋

传媒

  • 3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LA-PDT疗法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46例尖锐湿疣患者的中期随访研究及血清NGF、T细胞亚群水平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PDT)疗法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ALA-PDT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及NGF水平,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1.30%(42/46)较对照组76.09%(35/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治疗前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CD4^+、CD4^+/CD8^+、CD3^+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NGF水平治疗前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血清NGF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3.91%(11/46)与对照组15.22%(7/46)相比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2例失访,对照组4例失访。实验组随访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予以ALA-PDT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可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NGF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随访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东王珺任凯芳孙国均
关键词:尖锐湿疣卡介苗多糖核酸NGFT细胞亚群
更昔洛韦与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与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膦甲酸钠组(30例)和更昔洛韦组(3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年复发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膦甲酸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更昔洛韦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更昔洛韦组(P<0.05),年复发次数0次比例16.7%(5/30)显著高于更昔洛韦组3.3%(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次比例0显著低于更昔洛韦组10.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年复发次数1次、2次、3次、4次比例23.3%(7/30)、23.3%(7/30)、26.7%(8/30)、10.0%(3/30)vs16.7%(5/30)、23.3%(7/30)、30.0%(9/30)、16.7%(5/3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6.7%(2/3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较更昔洛韦显著。
任凯芳付洋王东王凯波
关键词: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颜面单纯疱疹行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的效果及免疫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颜面单纯疱疹行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80例颜面单纯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研究组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止痒、止疱及结痂时间分别为(1.36±0.02)、(1.14±0.05)、(3.82±0.79)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0.33)、(2.46±0.41)、(4.83±0.5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分别为(10.75±0.16)g/L、(1.08±0.21)g/L、(60.37±5.75)%、(7.39±2.45)μg/L,对照组分别为(7.42±0.57)g/L、(0.76±0.12)g/L、(48.55±8.46)%、(6.36±1.34)μ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面单纯疱疹行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伐昔洛韦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快症状缓解。
孙田王珺王东
关键词:颜面单纯疱疹甘露聚糖肽胶囊伐昔洛韦免疫指标
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究冷冻联合干扰素在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实施对比研究,对照组给予冷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宫颈炎评分和LU/CO比值以及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异常分泌物持续时间等实验数据。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U/CO比值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比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宫颈炎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异常分泌物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判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实施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术后恢复。
广维王珺王东王凯波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人乳头状瘤病毒冷冻干扰素
miR-384靶向HTRA1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明确miR-384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384和靶向高温需求因子A1(HTRA1)在KFBs和人瘢痕疙瘩皮肤组织中的表达。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KFBs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KFBs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84对HTRA1的靶向作用。结果:KFBs和人瘢痕疙瘩皮肤组织中miR-384呈低表达,HTRA1呈高表达。转染anti-miR-384后KFBs增殖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Ki-67、PCNA和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降低。转染si-HTRA1后KFBs增殖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Ki-67、PCNA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miR-384靶向负性调控HTRA1表达。结论:miR-384可能通过靶向调控HTRA1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王东王珍刘岩
关键词:HTRA1瘢痕疙瘩细胞增殖
Sézary综合征1例
2010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痒4年,近1周皮疹加重,于2009年9月就诊丁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粟米至米粒大红斑、丘疹,伴瘙痒,曾于其它医院诊为湿疹,口服甘草酸苷片、湿疹汤等,病情好转后停药。1周前患者食用海鲜后,皮疹增多加重,瘙痒剧烈,遂来就诊。患者一般状态可,无发热。
王琛琛李铁男王东陈家惠张欣
关键词:SÉZARY综合征阿维A皮肤组织病理
LncRNA DSCAM-AS1通过靶向miR-627-3P调控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侵袭和迁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反义1(ASCAM-AS1)靶向miR-627-3p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DSCAM-AS1和miR-627-3p在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3种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SCC13、A431和HSC-5)中的表达水平。将RSCaM-aS1小干扰RNA、miR-627-3p模拟物分别转染A431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荧光素酶分析验证DSCAM-AS1对miR-627-3p的靶向调控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ASCAM-AS1和miR-627-3p,对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能力.结果DSCAM-AS1在3种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HaCaT细胞,miR-627-3p在3种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HaCaT细胞(P<0.05)。干扰DSCAM-AS1或过表达miR-627-3P后,A431细胞CyclinD1、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降低(P<0.05)。DSCAM-AS1靶向负性调控miR-627-3p表达。与干扰DSAM-AS1表达比较,同时干扰DSCAM-AS1和miR-627-3p表达后A431细胞CyclinD1、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升高(P<0.05)。干扰DSCAM-AS1后,A431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王东王强王珍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细胞增殖PI3K/AKT信号通路
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88例甲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单一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联合组予以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甲严重程度指数、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mRNA表达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的变化情况。结果:NAPSI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联合组NAPSI评分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NAPSI评分依次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IL-17、IL-22、IL-10、INF-γ变化幅度大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RORγt、STAT3 mRNA表达下调幅度大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DLQI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单一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联合卡泊三醇软膏与UVA1光疗治疗甲银屑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下调转录因子mRNA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孙田王强王东
关键词:复方氟米松卡泊三醇软膏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观察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而成的汤剂内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疗程。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风团发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价生命质量,测定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随访半年,统计治愈患者的复发率,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74.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风团发作情况明显改善,风团数目、风团最大直径、风团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IgE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13、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TSP-1水平则有所升高(P<0.05)(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82%(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利于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风团发作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其起效可能与调整血清中IL-13、TSP-1、D-二聚体水平以降低IgE的异常分泌、改善血管通透性、机体凝血状�
孙田王珺王东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IGEIL-13TSP-1
微针联合射频点阵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效果及舒适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给予微针并射频点阵联合治疗方案对临床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微针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微针并射频点阵联合方案,将两组有效率和舒适度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给予微针并射频点阵联合方案,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王东刘岩任凯芳
关键词:微针痤疮瘢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