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玺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回生口服液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防治作用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肺癌、食管癌、胸腺瘤且需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自放疗开始前7 d起服用回生口服液,对照组则于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症状后给予自制复方普鲁卡因止痛合剂治疗,自入组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并应用药物起计治疗时间,7 d为1个周期,观察疗程为4个周期.参照美国放射治疗肿瘤组(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RTOG)毒性标准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完成率,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出现时间、缓解程度以及放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放射治疗完成率为100%,对照组完成率为86.05%.治疗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为开始放疗后18.9 d±0.5 d,较对照组(13.1 d±0.7 d)明显推迟(P<0.05);发生率分别为79.07%和95.35%(P<0.05),而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76.74%(P<0.05).并且,对照组出现4例因严重并发症而被迫中断治疗.结论:回生口服液可以有效推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明显降低发生率,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顺应性,保障放疗顺利进行,提高近期疗效.
- 孙寅娣盛巍王传玺韩俊庆
- 关键词:放射性食管炎回生口服液胸部肿瘤中医药治疗
- 小柴胡汤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施予小柴胡汤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TACE,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疗效、血清甲胎蛋白(AFP)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柴胡汤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田颖颖田宝睿李冠贞王传玺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小柴胡汤血清甲胎蛋白
- 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PLC患者分为TACE组(n=31)和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n=32)。TACE组行TACE治疗,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经肝动脉途径灌注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甲胎蛋白(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生存期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至2015年8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AFP转阴率及肿瘤缩小率略高于TAC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截止到随访结束,TACE组生存率为19.4%(6/31),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为43.8%(14/32),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生存率高于TACE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LC的治疗,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在提高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方面优于TACE。
- 郭恒照朱亚平毛延涛王传玺房奇韩俊庆丛林李强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长链非编码RNA在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免疫检查点在免疫系统的自我识别、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其同时亦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重要途径,抑制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的治疗策略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非编码RNA中的关键亚类,能够作为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重要的上游调控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调控作用。lncRNA可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PD-L1、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等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中,通过内源竞争性RNA机制对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进行调控,形成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免疫检查点调控轴。深入研究lncRNA在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肿瘤免疫治疗的认识,并为寻找新型肿瘤免疫药物和免疫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 李伟荆琪赵倩倩孙之潘月眉王传玺
- 关键词:肿瘤长链非编码RNA信号通路
- 利用数据库预测基因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关联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从预后相关角度探索未被研究的胶质母细胞瘤(GBM)关键基因,并探索其作为GBM调节基因的潜力。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使用GEPIA筛选预后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相关基因,分析基因在GBM患者与正常人脑组织的表达模式,使用LinkedOmics分析基因与GBM患者的临床参数相关性。结果SAMD13、FAM20C、FUCA1、RARRES1的表达与GBM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相关,同时它们在GBM患者与正常人脑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针对其在GBM患者组织表达相关基因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分析提示它们密切参与GBM的肿瘤形成与进展过程。结论SAMD13、FAM20C、FUCA1、RARRES1具有成为GBM调控基因与诊断标志的潜力,它们密切参与GBM相关调控机制。
- 田宝睿张永超韩晓阳田颖颖王传玺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调控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