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花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中日两国青少年儿童身高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了解中国和日本青少年儿童(简称“儿童”)身高差异及中国儿童身高发展趋势。方法 将1979年至2000年中国全国性及1937年至2000年北京市7~17岁儿童身高资料与相应年代日本儿童身高资料比较。结果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儿童身高高于日本儿童;以后日本儿童身高高于中国儿童,20世纪70年代两国儿童身高差值最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国儿童身高差距逐渐缩小;2000年时,中国儿童平均身高仅比日本低1.73cm(男)、0.78cm(女),而且女童部分年龄组身高已与日本女童相同或高于日本儿童。结论 目前7~17岁中国儿童身高稍低于日本儿童,随中国城乡人群身高差距缩小、城乡居民营养状况改善,中国儿童生长长期变化处于上升期,而日本儿童已处于缓慢增长时期,中国儿童身高将继续增长,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将接近或达到日本儿童身高水平。在跨文化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两个比较实体间经济发展、幅员及自然环境的差异。
- 林琬生杨光宇王培花曹若湘段佳丽马军江崇民胡承康甄志平关明杰
- 关键词:身高儿童
-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明确医院权利义务、规避转诊双方利益竞争、搭建信息平台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建立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结果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双向转诊管理和考评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和标准,畅通了信息共享和转诊通道。上转有效率为97.2%,下转有效率为100.0%,双向转诊率为72.8%。结论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建立渠道畅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
- 王建辉张明沈蔷王培花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
- 互联网+线上预约平台在HPV疫苗预防接种服务中的作用
- 2022年
- 分析互联网+线上预约服务在HPV疫苗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依托东城区社区卫生互联网+健康平台,搭建互联网+预约接种服务系统功能,实现线上非免疫规划疫苗定时自动放号(苗)、居民线上预约、预约成功通知、接种服务提醒、在线答疑、门诊变更实时通知、线上预约与线下登记同步服务等自动化服务功能。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为线上HPV疫苗互联网预约接种服务的推广期,本文对推广期内利用互联网+线上预约服务平台功能的社区居民接种HPV疫苗的需求、居民接受HPV疫苗线上预约服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社区居民对HPV疫苗的认知现状、互联网线上预约服务在HPV疫苗接种服务中的作用。结果: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互联网线上非免疫规划疫苗预约接种服务推广期内,共有85762名居民关注并点击了HPV疫苗预约,其中有9026名居民完成了线上问卷调查。关注HPV疫苗2价、4价、9价疫苗的比率分别为12.90%,43.67%,43.43%。分析居民线上问卷调查,有99.94%居民听说过HPV疫苗、99.68%居民知道HPV疫苗能预防的疾病、99.93%居民是自愿主动接受HPV疫苗接种。对HPV疫苗预约方式有81.56%居民选择互联网线上预约方式、获得线上预约途径以关注“佳医东城”和互联网搜索为主。线上参与HPV疫苗预约的居民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预约成功居民满意度明显高于未成功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非免疫规划疫苗线上预约小程序能够有效节省居民的人力物力,帮助其节约时间,促使居民满意度提高。结论:非免疫规划疫苗线上预约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线下预约存在的工作时效性差、实际预约成功率低等问题。
- 王培花王芳宣靓
- 关键词:互联网HPV疫苗
-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11年0~6岁散居儿童营养发育状况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东城区2007-2011年间0~6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儿童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对东城区2007-2011年5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趋势χ2检验儿童营养状况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全区0~6岁散居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的患病率由2007年的1.159%下降为2010年的0.479%,2011年略有回升;3~6岁儿童的患病率高于0~2岁儿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以轻度贫血为主,发病率介于3.08%到6.09%之间;中度贫血患病率介于0.23%到0.53%之间。肥胖患病率为介于3.08%和3.89%之间;0~2岁儿童贫血、肥胖的患病率高于3~6岁儿童。儿童贫血、肥胖患病率未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1)全区儿童营养状况良好,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2)应重点对0~2岁儿童进行肥胖和营养性贫血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 王培花孙思伟刘宝花
- 关键词:营养发育
- 2011—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 2022年
- 探究2011-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1-2020.12北京市东城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法定传染病数据,选择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共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5592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57.69/10 万。除2020年有所下降外,2011-2019年甲乙类传染病隔年波动,增减幅度不大,丙类传染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16,0-15岁以下年龄组(40.86%)年均报告发病高于其他年龄组。职业分布以离退休、散居儿童、学生、托幼儿童为主。各月份均有发病,2011-2017年发病时间集中于6-8月、2018-2020年集中在12-2月。位居前10位传染病的年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9.23%,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等,其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在2011-2017年连续7年位居第1位,年平均发病率为222.19/10万;流行性感冒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0.94/10万,2016-2020年年报告发病率大幅增加,是2011-2015年期间的36.26倍;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4.74/10万,逐年下降;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7.69/10万,时有升降。结论:北京市东城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当前防治重点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猩红热、淋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仍需常抓不懈,依据其流行特点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传染病爆发与流行。
- 王培花宣靓崔玉玲
-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
-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研究
-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
- 王建辉张明沈蔷王培花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
- 信息化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6年6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正式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扁平化结构”为特...
- 王建辉张选王培花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技术卫生服务体系
- 健康卡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以健康卡为载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于深化社区慢性病管理、引导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促进作用。方法追踪调查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持有东城区健康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满意度和慢性管理覆盖率,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从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持健康卡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和健康教育覆盖率分别由47.20%、1.16%提高到90.90%、46.38%,高血压管理覆盖率和规范管理率分别由47.16%、45.66%提高到80.39%、78.27%,持卡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健康卡服务模式对于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覆盖率和有效性,提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王建辉王培花倪东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慢性病
- 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被引量:3
- 2008年
-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新模式,是以"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扁平化结构"为主要特色,不但满足了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还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王建辉张选禹震王培花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卫生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