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喜
- 作品数:33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运动速度和ATP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为了探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不育的原因,采用多次曝光法和生物发光法测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运动速度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并与有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精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运动速度和AT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木后6个月,其精子运动速度和AT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精子的ATP含量与运动速度呈正相关(r=0.89,P<0.001)。认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ATP含量的不足导致了精子运动速度的明显下降,可能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机制;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可明显改善精子的能量代谢和运动功能。
- 王安喜章冠东冯善章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子三磷酸腺苷
- 前列腺动脉结扎在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止血作用
- 1998年
- 王安喜章冠东龚荣根陆晓哲高桂龚隽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动脉
- 附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5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附睾胀痛,伴阴囊坠胀不适6个月.曾在当地医院给予短暂的抗炎治疗,肿痛有所缓解,但肿块未见消失.3个月前,来院门诊,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肿块未见缩小.病程中患者无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精神、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史,无治游,无毒物、放射物质接触史.专科情况:双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沿输精管行经无压痛.睾丸位置、大小正常、无压痛,右附睾下端可触及一肿块约1cm×1cm大小,质中,有轻度压痛.遂行右附睾肿块切除术,术后病变组织送病检.
- 陆海军乐美兆张佃乾王安喜
- 关键词:附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 反麦氏切口腹膜后左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附250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提高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反麦氏(McBurney)切口经腹膜后进行左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治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250例,术后1年未见精索静脉曲张复发,精子密度以及精子活动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0.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 王安喜章冠东高桂陆晓哲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 肾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再手术探讨被引量:1
- 1998年
- 国内外文献有关肾癌术后复发、转移再手术的报道较少。自1987年5月~1997年6月,我们对6例肾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再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2~64岁。左肾癌5例,右肾癌1例,均作肾癌根...
- 王安喜章冠东陆晓哲高桂龚隽
- 关键词:肾肿瘤术后复发肿瘤转移再手术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该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3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后随访9个月~7年,其中有9例膀胱肿瘤复发,2例死于术后肿瘤进展。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亦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及创伤小等特点。
- 卓文利陆晓哲王安喜章冠东龚隽黄霆
-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
- 生殖器药疹(附5例报告)
- 1998年
- 王安喜
- 关键词:药疹磺胺类
- 膀胱癌组织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应用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odoplanin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淋巴管,用淋巴管密度(LVD)表示淋巴管生成情况,探讨BTCC内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BTCC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podoplanin的表达,计算VEGF-C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管密度值,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BTCC组织内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71.1%vs.10.0%,P<0.01);BTCC高中分化和低分化之间VEGF-C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70.6%vs.72.7%,P>0.05),而淋巴结阳性组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81.3%vs.65.5%,P<0.05)。BTCC组织内LVD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6.8±1.3vs.1.2±0.3,P<0.01);BTCC中,VEGF-C阳性组LVD显著高于VEGF-C阴性组(7.6±1.5vs.4.7±0.9,P<0.05),而淋巴结阳性组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8.3±1.4vs.5.1±1.1,P<0.05)。结论:淋巴管生成可能是BTC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VEGF-C参与BTCC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
- 陆晓哲卓文利王安喜章冠东黄霆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PODOPLAN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管生成
- 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32例,开放组32例,对比研究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体温、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两组之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精液改善情况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急性睾丸痛发生率及静脉曲张复发率低于开放组(P<0.05),而鞘膜积液及睾丸萎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的精子活力改善更为明显(P<0.05),但两组间精子密度及活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综合治疗费用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黄霆陆晓哲王安喜张伟冯欢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 Leydig细胞培养与移植被引量:2
- 1999年
- 王安喜冯善章章冠东
- 关键词:LEYDIG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