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舟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禽伤寒沙门氏菌SG9R株asd基因缺失株平衡致死系统平台的构建
- 2015年
- 为研发以禽伤寒沙门氏菌(SG)SG9R弱毒疫苗株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活菌疫苗,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SG9R株基因组中编码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的asd基因进行敲除,构建SG9R△asd缺失突变株。该突变株在缺乏外源DAP培养条件下溶菌死亡,而在添加DAP或导入表达链球菌asd+质粒p YA3342后才能够恢复增殖能力,以此建立了以asd营养基因为筛选标志的SG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并且进一步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将其克隆于asd+质粒p YA3342中,电转化于SG9R△asd缺失突变株中,通过无DAP培养条件的筛选,获得了表达GFP外源基因的SG重组菌,经体外连续25次传代后,鉴定结果显示,GFP仍能够在重组SG中持续稳定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为以SG弱毒疫苗菌株作为活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简便易行的操作平台。
- 王小舟杨样胡会杰宋玉洁王勇祥谢静李芙蓉陆广富朱国强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 针对fimW基因沙门氏菌的特异性PCR检测被引量:6
- 2013年
- 为建立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I型菌毛蛋白调控基因胁w设计一对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并对收集的A群~F群14个血清型40株沙门氏菌和5种12株非沙门氏菌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沙门氏菌均扩增出与预期(477bp)相符的特异性片段,而非沙门氏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另外,以肠炎沙门氏菌50336株DNA为模板,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出扩增体系中lpgDNA染色体和10-2 cfu的沙门氏菌。表明本研究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简洁、敏感、特异的PCR方法。
- 张江英董立伟王小舟朱国强
- 关键词:沙门氏菌PCR
- 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OmpD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014年
- 为探究肠炎沙门菌伴侣蛋白Hfq对nmpC的调控机理及其基因编码产物OmpD在致病过程中参与的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扩增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OmpD基因nmpC,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TM TF,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oldTM TF-nmpC。将其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和Ni-NTA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蛋白OmpD。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鼠源抗OmpD抗体。结果显示,经酶切、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本研究成功构建并表达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OmpD,经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获得特异性的鼠源OmpD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探究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OmpD在致病过程中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 王勇祥陆广富孟霞杨样王小舟张琪宋玉洁朱国强
-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猪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提供参考。
- 王小舟
- 关键词:猪肉品质肌内脂肪沉积影响因素
- 大肠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探索大肠杆菌(E.coli)16S r 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 B在菌体形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rmt B阳性菌E.coli 3A11-16作为亲本株,经PCR扩增其上下游序列作同源臂序列,分别克隆于p BluescriptⅡKS+中,构建p Blue-Δrmt B,其rmt B基因中缺失的30 bp由质粒中多克隆位点的18 bp替换,以XbaⅠ/KpnⅠ酶切p Blue-Δrmt B,目的片段亚克隆于自杀性载体p DMS197中,构建p DMS-Δrmt B,电转化至野生菌E.coli3A11-16,筛选获得rmt B基因缺失株E.coli 3A11-16Δrmt B。同时将rmt B基因插入p BR322中转化于基因缺失株构建其回补株。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rmt B亲本株、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PCR和测序结果显示rmt B基因缺失株构建正确,证明通过自杀性载体能够对质粒中的基因进行改造。药敏试验显示相对于亲本株,基因缺失株对4,6-二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抗生素耐药性降低至质控菌水平,表明16S r RNA甲基化酶rmt B基因是介导大肠杆菌对4,6-二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重要基因。本实验通过构建rmt B基因缺失株,为进一步研究rmt B阳性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E.coli中的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 区炳明陈琳宋玉洁王小舟张倩陈秀芳朱国强
-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
- 禽伤寒沙门氏菌SG9R株asd缺失株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
- 引言禽伤寒沙门氏菌SG9R弱毒疫苗株在预防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禽伤寒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减毒沙门氏菌感染宿主细胞后,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粘膜免疫反应,因此其无论作为疫苗还是作为异源抗原的载体都有着巨大...
- 王小舟朱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