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嵘
-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生长发育评估和干预的儿童甲状腺B超筛查的横断面调查
- 2021年
- 背景体检儿童中甲状腺B超发现的多囊性甲状腺疾病(PCTD)检出率较高,目前有关儿童PCTD的发生率及相关研究报道不多,且多发囊肿的随访值得重视。目的对生长发育评估需要干预的儿童行甲状腺B超筛查PCTD。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生长发育门诊主诉或为身高偏矮、或为身高生长速度减慢、或为青春期发育评估,行甲状腺功能检查FT3、FT4正常和3项抗体(Tg⁃Ab、TR⁃Ab和TPO⁃Ab)检测阴性,临床评估后需要采取药物干预且行甲状腺B超筛查的儿童,采集就诊和随访当天病历和超声结果,以B超图像观察分析指标分为正常组、PCTD组(囊肿≥4个,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排除甲状腺实质网格状回声和甲状腺先天性畸形与异常)和其他组(甲状腺实性结节、多发囊肿伴实性结节和囊肿数量<4个)。主要结局指标B超检查儿童PCTD检出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572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59例,女313例,年龄3.0~17.0(9.5±2.73)岁,正常组364例,PCTD组161例(28.2%),其他组47例。正常组3~5岁年龄段和PCTD组4~5岁年龄段均为身材矮小(HtSDS<-2),其他年龄段平均身高标准差值均处于正常范围,总体体重标准差值均在正常范围,但HtSDS和WtSDS均在-2~0水平。PCTD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23.6%(61/259)和31.9%(100/313),≥7岁PCTD的检出率(>27.0%)。PCTD组甲状腺肿大11例(7.1%),正常组甲状腺肿大14例(4.6%)。PCTD组囊肿均为规则边缘,弥漫分布于双叶及峡部28例,双叶113例,右叶17例,左叶3例;双叶+左叶144例,3例≥5 mm;双叶+右叶158例,4例≥5 mm;74.5%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囊肿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138例(85.7%)。正常组14例和PCTD组9例TSH>5 mIU·L^(-1)处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儿童PCTD并不少见,女童检出率高于男童,7岁以后儿童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CTD儿童的囊肿多位于双叶,囊肿大小多<5 mm,囊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
- 李阳王峥嵘郭佳运张勇李辉
- 关键词:儿童甲状腺
- 超声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及二维超声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及肠扭转的可能性。方法 2 8例肠旋转不良患儿 ,9例为前瞻性探测 ( 7例手术证实 ) ,19例为肠旋转不良术后随访。结果 7例肠旋转不良术前超声显示 :6例肠系膜上血管关系异常 ,诊断为肠旋转不良 ,其中 5例超声发现“漩涡征”诊断合并肠扭转 (手术证实 6例合并肠扭转 )。 2例超声发现肠系膜上血管关系异常 ,后经消化道造影证实肠旋转不良 (未手术 )。超声随访 19例肠旋转不良术后患儿 ,17例 ( 89% )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或前方 ,2例位于右侧 ,即正常关系。结论 超声探测肠系膜上血管的位置及关系对诊断肠旋转不良有重要价值 ,如果发现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左侧 ,可诊断肠旋转不良 ,位于前方者应怀疑本症。一旦测及“漩涡征” ,应诊断肠扭转。
- 张玉林马汝柏王峥嵘马继东姚生沁
- 关键词:超声检查消化系统畸形儿童肠旋转不良
- 小儿卵巢囊肿及合并症的超声诊断
- 目的:小儿卵巢囊肿为先天性疾患,与中下腹其他囊形占位如肠重复畸形、淋巴管囊肿、网膜囊肿、囊形畸胎瘤、脐尿管囊肿、处女膜闭锁等形态学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有自行消退的趋势;合并蒂扭转或出血则成为急腹症,更易与阑尾脓肿和腹腔脓肿...
- 张玉林王峥嵘苏英姿
- 文献传递
- 超声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及中肠扭转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及中肠扭转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临床高度怀疑肠旋转不良患儿的超声结果,并与手术、上消化道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肠旋转不良的患儿,超声提示肠旋转不良的敏感性为82%,特异度性为94%;超声提示中肠扭转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4%。结论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肠旋转不良的患儿,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的超声阳性征象,能够强烈提示肠旋转不良;超声顺时针旋转的漩涡征可强烈提示肠扭转。
- 王峥嵘张玉林苏英姿张丽娥任军刘琴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肠扭转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儿童Abernethy畸形及术后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Abernethy畸形术前及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诊断Abernethy畸形及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证实为Abernethy畸形的12例患儿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术前超声与分流血管结扎后术中门静脉X线造影进行比较,探讨术前超声诊断Abernethy畸形的准确性;术后超声与CT血管造影比较,总结分流血管结扎后血栓常见位置。结果术前超声9例患儿门静脉主干未显示或呈条索状,诊断为Abernethy畸形Ⅰ型可能;3例门静脉主干细窄诊断为Abernethy畸形Ⅱ型。术中阻断分流血管后门静脉X线造影,11例门静脉主干显影,证实为Abernethy畸形Ⅱ型;仅1例门静脉主干未显影,证实为Abernethy畸形Ⅰ型。术前超声诊断Abernethy畸形分型准确率33.3%。术前超声诊断分流血管位置:7例经粗大肠系膜下静脉汇入髂静脉,1例经粗大肠系膜下静脉汇入下腔静脉,2例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后共干汇入下腔静脉,2例脾静脉与左肾静脉间交通。术中门静脉X线造影与术前超声诊断分流血管位置基本一致。同时术中可见肠系膜下静脉分流合并有结直肠表面迂曲扩张静脉网。术后超声观察分流血管结扎后均不同程度闭塞或血栓化。3例脾静脉胰腺后段继发血栓,其中1例阻塞门静脉主干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上述血栓均经CT血管造影证实。结论①Abernethy畸形Ⅱ型门静脉主干纤细,术前超声检查易误诊为Abernethy畸形Ⅰ型;②术前超声可明确Abernethy畸形分流血管位置;③反复便血患儿应重点探测肠系膜下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分流;④术后超声可早期发现门脉系统血栓,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帮助。
- 冯蔚张金山陈兴海王峥嵘王明雪张勇
- 关键词:ABERNETHY畸形结扎术儿童
- 膝关节超声检查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4年
- 王峥嵘张玉林苏英姿张丽娥
- 关键词: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膝关节积液膝关节软骨
- 儿童梅克尔憩室索带继发急性肠梗阻超声表现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儿童梅克尔憩室(MD)索带继发急性肠梗阻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MD索带继发急性肠梗阻患儿,观察其临床、超声表现及手术所见。结果 12例中,术前超声初诊仅检出1例扩张MD、漏诊11例,复诊发现其中5例存在空瘪MD、6例仍未能检出;12例均见不同程度肠扩张、肠壁增厚及腹腔积液,肠扩张表现为低位肠梗阻,梗阻点位于脐部-右下腹;8例因探及索带与邻近肠结构形成的“十字交叉征”而准确诊断腹内疝。术中见9例MD与肠系膜间索带、2例MD与肠壁间索带、1例MD与腹壁间索带,均不同程度压迫回肠引发低位肠梗阻。结论 儿童MD索带继发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点多位于脐部-右下腹,常合并肠壁增厚和腹腔积液。
- 冯蔚王峥嵘马亚刘琴任红雁刘璐宇
- 关键词:儿童梅克尔憩室肠梗阻超声检查
- 儿童临床前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及检测评估方法被引量:2
- 2016年
-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位居世界十大死因之首,系列研究表明,在儿童临床前动脉粥样硬化阶段进行早期干预,能逆转病变并最终降低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对减轻和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至关重要。现对儿童临床前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及相关检测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为早期发现和诊断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 刘琴王峥嵘
- 关键词:儿童高危因素
- 9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评估
-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日龄在1小时至60天的经临床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就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本...
- 康利民李莉米荣刘冬马继东袁新宇王峥嵘徐放生
-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影像学
- 超声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RPC)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27例患儿的腮腺进行了超声及造影检查,超声观察病变内部回声变化、有无囊状影及血流信号强度,并将声像图结果与X线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X线造影显示有"点扩"的50个腺体中,声像图出现囊状影为46个,敏感度为92%。在反复肿胀的49个腺体中,声像图显示内部回声减低为49个(100%),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血流信号强度Ⅱ~Ⅲ级为42个(86%)。结论:超声可以作为RPC的首选检查方法。
- 张丽娥张玉林苏英姿王峥嵘崔彦春
- 关键词:超声检查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腮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