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跌倒
  • 2篇跌倒风险
  • 2篇衰弱
  • 2篇老年
  • 1篇意外跌倒
  • 1篇身体
  • 1篇身体素质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睡眠
  • 1篇四格
  • 1篇体育
  • 1篇体育锻炼
  • 1篇物理治疗
  • 1篇物理治疗技术
  • 1篇夏练三伏
  • 1篇新陈代谢
  • 1篇美式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力

机构

  • 4篇北京医院

作者

  • 4篇王建军
  • 3篇马钊
  • 1篇高霞
  • 1篇李玉明
  • 1篇邢进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与老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与老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9月在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衰弱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跌倒相关信息,并分为跌倒组和未跌倒组,对比两组患者体质指数、TUG、4 m最大步行速度(4 m MWS)和Barthel指数的差异,检验TUG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UG与跌倒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96例,其中跌倒组35例、未跌倒组61例,跌倒组患者的平均TUG时间(16.45±6.44)s,明显长于未跌倒组(10.17±2.9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UG与跌倒和4 m MWS均存在相关性(r=0.582、0.875,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UG(OR=1.201,95%CI:1.111~1.470,P=0.004)和4 m MWS(OR=1.146,95%CI:1.063~1.244,P=0.015)是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TUG与老年衰弱患者的跌倒风险具有相关性,推荐在临床上开展相关应用。
马钊王建军高霞郭艾鑫邢进宋丹扬王筝李菲张晓雅孙梦妍
关键词:衰弱意外跌倒
两种四格移步试验方法用于预测老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的效能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四格移步试验(four square step test,FSST)是预测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常用方法。本研究拟探讨两种不同的FSST方法在预测老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中的效能差异。方法:连续纳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衰弱患者,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FSST测试和改良的四格移步试验(mFSST)测试。追溯所有患者过去12个月发生意外跌倒的信息,并由此划分为跌倒组和未跌倒组。对比两组患者在FSST、mFSST差异,并将各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分别以FSST和mFSST为检测指标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urve,ROC)进行跌倒预测效能对比。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96例,其中跌倒组患者35例,未跌倒组患者6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尝试了FSST和mFSST测试,但FSST的受试率仅为75.0%,显著低于mFSST的96.9%(P<0.05)。而且,跌倒组患者的平均FSST时间和mFSST时间均显著长于未跌倒组(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FSST与mFSST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98),二者也分别与患者的跌倒及年龄均相关。以FSST和mFSST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048和0.783±0.056,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SST和mFSST均能有效的预测老年衰弱患者的跌倒风险,其中mFSST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马钊王建军刘庆梅景源泽姚佳艺叶娜丁钥国迪崔玲玲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如何科学“夏练三伏”
2024年
随着大众自我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人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体育锻炼是指以提高或保持身体健康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成套的、重复进行的体育活动。正确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身体素质与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及循环系统功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王建军马钊
关键词:体育锻炼新陈代谢身体素质改善睡眠免疫力
美式脊椎矫正枪在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观察应用美式脊椎矫正枪(整脊枪)治疗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对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依据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肩袖修补术后常规康复流程联合整脊枪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流程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周,术后第6周和术后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SS评分(UCLAS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时VAS和UCL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VAS和UCLASS评分优于术后1周(P<0.05),术后12周VAS和UCLASS评分优于术后6周(P<0.05);治疗组在术后6周时VAS和UCLA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治疗组UCLA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脊枪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于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作用更为显著。
李玉明齐树强王建军
关键词:肩关节康复物理治疗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