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远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主题

  • 3篇聚能
  • 2篇射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装甲
  • 2篇嘧啶
  • 2篇聚能射流
  • 2篇二酮
  • 2篇FEM
  • 2篇FOX-7
  • 2篇催化
  • 2篇值模拟
  • 1篇弹丸
  • 1篇弹丸侵彻
  • 1篇对硝基苯
  • 1篇对硝基苯甲酸
  • 1篇对硝基甲苯
  • 1篇多孔板
  • 1篇多孔陶瓷板
  • 1篇氧化法
  • 1篇有机化学

机构

  • 10篇中北大学

作者

  • 10篇王志远
  • 6篇周芙蓉
  • 6篇李文苗
  • 4篇杜耀
  • 3篇柴艳军
  • 2篇刘天生
  • 1篇李如江
  • 1篇王志芳
  • 1篇周亚萍

传媒

  • 5篇化工中间体
  • 3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山西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4篇2017
  • 6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OX-7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FOX-7作为高能钝感炸药,近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FOX-7优异的性能和三种合成方法及其方法的优缺点,对FOX-7合成方法进行分析,认为以盐酸乙醚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具有经济实用的潜力,并进行了展望。
李文苗王志远周芙蓉
关键词:FOX-7
基于FEM/SPH算法的管壁效应对聚能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LS-DYNA 3D软件,应用SPH/FEM算法对聚能射流侵彻不同内径管状装甲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金属射流穿过装甲管时,部分射流粒子从主体逃逸;逃逸粒子飞溅至管壁后在管壁效应作用下,粒子向心反弹或沿管壁做向心运动,对后续射流产生持续干扰,使其失稳和断裂降低侵彻能力。对比同等厚度及间隙的双层靶板,发现管状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明显优于间隙靶板。对比不同管径情况下逃逸粒子的飞散现象,射流的剩余动能及对后效靶的剩余穿深。结果表明:当管径在10~20 mm范围内时,装甲管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逐渐增强;在20~30 mm范围内时,装甲管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逐渐减弱,管径为20 mm时装甲管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最强。得出的规律可以为管状装甲的优化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志远王凤英刘天生
关键词:聚能射流数值模拟
基于FEM/SPH算法弹丸侵彻多孔陶瓷板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军用人员运输和弹药运输车辆对小型动能弹的防护需求,多孔板作为新型防护装甲可以在保证防护作用的前提下实现装甲防护轻量化。关于陶瓷多孔板的装甲防护性能研究较少。基于LS-DYNA 3D软件,应用FEM/SPH耦合算法对弹丸侵彻不同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孔结构的AD95陶瓷多孔板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形状多孔板的相对防护系数,比较弹丸的剩余速度及动能,可以优选出防护性能最佳、质量更轻的多孔板。研究发现,圆孔板抗弹性能最优,并且FEM/SPH耦合算法能形象地模拟陶瓷的开裂、飞溅现象,与实际情况吻合更好。
王志远王凤英刘天生岳继伟柴艳军
关键词:装甲防护数值模拟
FOX-7中间体2-甲基-4,6-嘧啶二酮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盐酸乙脒和丙二酸二乙醮为原料,以乙醇钠为催化剂制备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重要中间体2-甲基-4,6-嘧啶二酮,通过对2-甲基-4,6-嘧啶二酮合成的正交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及物料比等因素对产品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下催化剂浓度为1mol/L(0.15mol钠),反应时间为3h,盐酸乙脒和丙二酸二乙醇的物料比为1:0.5,产物得率为最高。
李文苗杜耀王志远周芙蓉
关键词:有机化学正交实验
2-甲基-4,6-嘧啶二酮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以盐酸乙脒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以甲醇钠为倦化剂制备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中间体2-甲基-4,6-嘧啶二酮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2-甲基-4,6-嘧啶二酮的的得率达80%以上。与其他催化剂相比,采用甲醇钠作为催化荆,产品得率高,工艺条件温和,易于控制。
李文苗杜耀王志远周芙蓉
关键词:催化剂
冠醚催化氧化法合成对硝基苯甲酸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冠醚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KMnO4氧化对硝基甲苯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的反应,对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如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KMnO4用量等,优化了工艺条件。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n(KMnO4)∶n(对硝基甲苯)=3∶1,冠醚用量为反应底物的4%(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6h,产物收率达74.8%。实验表明,冠醚对于KMnO4氧化对硝基甲苯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的反应是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
王志远杜耀周芙蓉李文苗
关键词:冠醚相转移催化对硝基甲苯对硝基苯甲酸KMNO4
聚能装药爆炸喷涂WC/Co涂层制备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聚能装药爆炸喷涂技术在基板表面制备了WC/Co(Co的质量分数为10%)涂层,简述了聚能装药爆炸喷涂的技术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对经聚能装药爆炸喷涂得到的涂层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使用WC/CoC_2O_4·2H_2O(21.7%,CoC_2O_4·2H_2O质量分数)机械混合粉末制备的涂层比使用WC/Co(10%)机械混合粉末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并且涂层氧化脱碳程度明显降低。随着WC/CoC_2O_4·2H_2O(21.7%)机械混合粉末中气体分散剂含量的增加,经聚能装药爆炸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孔隙率逐渐降低,涂层均匀,致密性逐渐增强。
柴艳军李如江王凤英岳继伟王志远周亚萍王志芳
多层变角度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的干扰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爆炸式反应装甲与聚能射流的作用机理,致力于设计出对聚能射流干扰能力更强的新型结构的反应装甲,即多层变角度反应装甲。基于ANSYS/LS-DYNA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的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的干扰作用,对比了不同夹角的多层变角度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的干扰作用,以聚能射流在后效板上留下的侵彻痕迹的尺寸为判定不同夹角的多层变角度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依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变角度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的干扰作用明显优于V形反应装甲,多层变角度反应装甲中平板装药之间的夹角α=22°时最有利于提高其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
王凤英岳继伟王志远阮光光柴艳军
关键词:聚能射流
单溶剂体系中六硝基联苄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3年
针对双溶剂体系中生产六硝基联苄环境污染严重、产率低的问题,研究了以2,4,6-三硝基甲苯(TNT)为原料在单深剂体系——甲醇中,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合成六硝基联苄的工艺条件。实验以有效氯大于10%的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重点考察了次氯酸钠pH对反应产率的影响。通过平行实验结果得出最佳的pH为12.93,对应的六硝基联苄产率为72.84%。
周芙蓉李文苗王志远
关键词:TNT甲醇PH
2,4-二硝基苯甲酸在乙酸乙脂中的晶习
2013年
为了解2,4-二硝基苯甲酸晶体结构及晶体生长过程,培养了单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采用BFDH模型计算了2,4-二硝基苯甲酸晶体生长的特征晶面,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各特征晶面与乙酸乙酯分子的相互作用能,用修正的附着能模型预测了在乙酸乙脂中可能的晶习,并与冷却结晶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甲酸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6.168(6),b=t4.406(14),c=9.366(10),β=98.341(15)°,Z=4,V=823.5(14)3,DC=1.534 Mg/3。2,4-二硝基苯甲酸的重要品面有{011}{020}{100}{110}{111}{102}。在乙酸乙酯中预测的晶习为长片状,与实验结果吻合。
王志远杜耀周芙蓉李文苗
关键词:晶体结构分子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